从“翟天临事件”看论文洗稿
2019年春节刚过,在春晚小品中成功塑造打假形象的演员翟天临却因为论文造假的事件而非议缠身,公众对此事在匪夷所思之余深有反讽之感。在论文事件中,有网友使用知网等查重工具对翟天临2018年发表的论文《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进行查重,发现复制比高达40.4%。那么,网友的质疑是否有道理呢?笔者根据网上公开的内容随机摘选了两段进行对比。
翟天临论文内容如下:对于白孝文这一人物,有人认为他是阴谋家,也有人认为他有着更为复杂的灵魂深度。在笔者看来,这个人物在变迁的过程中的内在心理是不断流变的,当我们一路追随下来,会不禁感慨,白孝文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而现在却变成了“这样子”。于是,人性的扭变便成了定义这个形象的一种注脚。
相似论文内容如下:对于白孝文这个人物,有的人说他是一个阴谋家,有的人说他是一个有灵魂深度的人物。在我看来,这个人物的内在心理是不断演变的。当我们看到后边的时候,我们会忍不住想到,白孝文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而现在却变成了这个样子,整体来看,我们便觉得他的人性是扭曲的。
不难看到,尽管两段内容有区别,例如“他有着更为复杂的灵魂深度”对“他是一个有灵魂深度的人物”的同义替换,“人物在变迁的过程中的内在心理是不断流变的”对“人物的内在心理是不断演变的”的简单变化,“人性的扭变便成了定义这个形象的一种注脚”对“我们便觉得他的人性是扭曲的”的近似演绎,但是,两段内容在整体上大同小异,抄袭与否,即使是一个小学生,只要有过抄作文的经历,也能凭直觉做出判断。
那么,有的网友会觉得奇怪:对论文抄袭或“洗稿”,为什么不能做得更隐蔽一点?答案是,对于专业论文进行“洗稿”,并不容易,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专业论文的字数一般是有限的,一般为5000-10000字左右,在有限的字数范围之内要进行具体表达以外的论证、逻辑方面的“闪转腾挪”并不容易。
其次,“洗稿”多发生于影视、文学作品领域,这绝不是偶然的。影视、文学作品字数较多,内容丰富,给“洗稿”提供了极大的活动空间。具体来说,影视、文学作品的作品要素包括作品主题、主线情节、具体情节、文字描述、人物对话等。影视文学作品受到版权法保护的重点内容包括两大方面:具体情节和具体表达。所谓具体情节,是指在主线情节下的第二层展开,即使主线情节更加具体、生动而塑造的展开情节。而对影视文学作品进行洗稿的侵权者,常常是避免在具体表达方面进行文字抄袭,而是抽丝剥茧,变换文字,对具体的展开情节进行抄袭。但是,对于一篇专业的学术论文而言,并不存在类似的曲折动人的情节,而只有一条毫无趣味的学理逻辑,换言之,由于一般的学术论文并不存在类似文学作品那样的生动情节,因此洗稿的“空间”和“资源”相对有限。
最后,由于专业的学术论文对论文主题、论证逻辑、内容安排、概念表达、行文句式都有严格要求,这使得相应的“洗稿”非常艰难:受制于论文的论证逻辑,洗稿者很难对论文的行文布局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只能对部分段落进行简单的位置变化;受制于论文的学术要求,洗稿者很难对论文的专业表述进行掩人耳目的内容替换,而只能进行简单的同义变换。当然,世事无绝对,只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一篇专业论文做到让查重软件都“失灵”的成功“洗稿”,仍然是可能的,只是这已然失去了“洗稿”的意义——因为如果愿意付出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洗稿者还不如自己原创一篇论文。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