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0160652
010-52852558
| |EN
首页 > 知产速递 > 综合
  • 13910160652
  • ciplawyer@163.com

全国政协委员谢商华:让知识产权人才真正学以致用

日期:2020-05-28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吴珂 浏览量:
字号:

“人才培养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根基,我们需要从学科建设出发保障知识产权人才的供给。”聚焦本职工作,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主任谢商华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带来了一份关于培养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的提案。


“一方面,在走访调研中,很多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都向我们反映知识产权人才稀缺的困扰。另一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93所院校开设了知识产权本科专业,近150所高校设置了知识产权方向的硕士学位教育,46所高校设置了知识产权博士学位教育,北京大学等46所高校成立了知识产权学院。但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仍然存在‘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局限,呈现‘学难致用,供需脱节’的瓶颈。知识产权优秀人才的供应不足与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成为突出的问题。”谢商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仍缺乏高素质、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谢商华介绍,自2008年我国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来,教育部在法学类别中设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部分高校将知识产权学科自主设置为法学或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实践主要在法学学科或者管理学学科下进行。现行学科体系及学科评估制度下,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培养定位与实际需求不符。在实践中,能够为创新主体提供高水平专利代理服务、知识产权价值深度挖掘服务、知识产权国内外市场布局服务、综合保护咨询策划、导航评议、预警分析等专业性强的服务人才供给则更为稀缺。


“只有在知识产权一级学科目录规范下,才能按学士、硕士、博士成体系、全方位地培养国家需要的知识产权各类人才。”谢商华建议,应尽快设立知识产权一级学科,在知识产权一级学科下设若干个二级学科,根据研究方向不同允许授予不同的学位。“从学科属性上看,知识产权属于交叉学科,拥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学科范畴和科学原理,具备特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系统的知识产权一级学科体系涵盖了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类型,包括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知识产权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政策科学等方面内容。知识产权学科建设亟待突破传统束缚,立足国际政治经济和科技学术发展前沿,实现内涵发展。”谢商华表示。


在具体培养层面,谢商华建议,要重点培养拥有理工科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她表示,理工科专业培养集中在本科阶段为宜,专利代理师、专利审查员、知识产权运营人才、知识产权工程师等专业的培养延伸到硕博士研究生阶段。同时,学业评价不应以单一学术论文为标准,要将专利文书写作、知识产权导航评议、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方案等应用型创新成果纳入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