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产业如何“危”中寻“机”?
12月11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2020第七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百余名从业者针对疫情之下的音乐产业发展状况,从产业生态、科技创新、版权经纪、音乐演出、教育培训等多个角度展开了热烈讨论和经验分享,以期寻求解决音乐产业发展困境的路径与方案。与会嘉宾认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音乐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寻求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新机遇。要应对疫情影带来的冲击,推动音乐产业良性健康发展,需要多方协调联动,在“危”中寻“机”,激发出音乐产业全新的创作活力。
线下业务受冲击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线下音乐会、现场演出以及音乐节大范围停办,给音乐人和音乐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影响。今年2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在《致全国演艺同仁倡议书》中指出,根据在会员范围内进行抽样调查的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3月,全国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万场,直接票房损失已超过20亿元,而疫情结束后也还将面临一段时间的逐步恢复期。
对此,中国唱片集团公司总经理樊国宾深有体会:“中国唱片集团公司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较大,我们的现场演出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收入减少了许多。同时,公司很早之前邀约的国外音乐家也因疫情影响无法到现场。”
对于中国唱片集团公司的境遇,音乐经纪公司“战马时代”创始人刘钊感同身受。“战马时代”是一家从事引进演出为主的公司,每年引进200场左右的演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原本定在3月份的演出不断往后推迟。到8月份的时候,损失还在持续扩大。无奈之下,公司决定终止今年所有的海外演出。“我统计了一下,我们今年因为疫情受到影响的演出超过了100多场。在那一刻,我发现,自己热爱的音乐演出行业突然变成了一个非常脆弱的行业,当时我还产生了放弃做音乐演出的念头。”刘钊感慨到。
太平洋影音公司面临同样的问题。其是一家音像电子出版企业,曾出版了新中国第一盒立体声录音带、第一张CD、第一套中国录影集等,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公司的发展遇到了不小的阻力。“盈收和实体唱片的销量都下降了不少。” 太平洋影音公司总经理刘钦隆坦言。
探索商业新模式
如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和冲击,与会嘉宾献言献计,希望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拓展线上业务等方式,在危机中寻觅机会,寻求解决音乐产业发展困境的路径与方案。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全民K歌总经理计鸣钟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演出市场产生了极大影响,但又变相催生了线上的演出市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今年推出了子品牌TME Live,旨在把线下演唱会搬到线上,希望能给用户提供不同的视听体验。事实证明,这一举措非常正确,社会反响效果颇佳。以摇滚乐团“五月天”在5月31日举行的“突然好想见到你 2020 mayday in the sky” 线上演唱会为例,就吸引了全球超过3500万乐迷收看;知名音乐人陈奕迅在TME Live上举行的一场公益演唱会,社会反响同样不俗。陈奕迅公开表示,这一创新模式给无法开展线下演出的艺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展示平台,同时也增加了音乐人的收入。
不仅如此,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还发现,疫情期间人们对线上实时娱乐的诉求意愿十分强烈,为此,他们推出了“在线歌房”,把线下KTV场景搬到了线上的实时互动的平台,用户可以排麦、唱歌,还可以实时互动,此举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用户的参与。“我们发现了一件挺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用户会分成不同的圈层和属性,比如有些小朋友会在自己的房间里面说唱,一些中老年人则喜欢聚在一起唱戏曲。也因为该业务,公司的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计鸣钟说。
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冲击,“战马时代”不断进行业务调整。刘钊介绍,今年2月公司复工后,就开始尝试在抖音、B站等视频平台上做线上演出视频直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3月,公司又打造了电商平台“美好制造”,积极寻求多元变现方式,目前平台运营良好。
太平洋影音公司则将目光投向了高端黑胶唱片市场。刘钦隆表示,公司通过分析发现,中低端黑胶唱片销量下滑,但高端黑胶唱片需求较大,市场前景广阔。正因如此,公司利用3个月时间出品了一批高端黑胶产品,深受市场好评,订单也纷纷而来,实现了逆市上扬。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图书音像出版、专业音响市场等音乐产业的细分领域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疫情冲击。比如,图书音像出版行业以“抗疫”为选题,推出了相关题材图书,以积极舆论导向砥砺人心,呈现出重点突出、多样发展的局面;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专业音响市场则加大技术研发和投入,加快在线销售、宣传和市场推广以及借力5G技术推动音响产业变革,助力音乐版权价值变现。
新冠肺炎疫情给音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但同时也赋予了发展新机。专家表示,音乐产业从业者要抓住机遇,创新商业模式,相信在业界的共同努力下,音乐产业一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