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园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侧记
原标题:从“零容忍”到“零投诉”——北京世园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侧记
园内景点熙熙攘攘,但世园会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却有点“冷清”。
“从开园到现在,还没有接到投诉举报。”5月14日,记者探访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下称北京世园会)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时,驻场的延庆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王来全介绍。
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设立在园区1号门内的世园会展商一站式服务大厅一层,虽然只有简单的两张桌子、两个展架,但位置醒目,一进大厅就能看见。北京世园会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设立,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市农业农村局、市园林绿化局、延庆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驻,是现场处理知识产权相关投诉举报的地方。
侵权“零容忍”、纠纷“零投诉”——这是每一个驻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准则和目标。想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北京世园会会期长达162天,报名参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超过110个,国内参展方120家,世园会自身拥有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近1500件,各类参展物品涉及专利、商标、植物新品种、原产地地理标志等多种知识产权。
早在开园前一个月,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就位。4月2日,世园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正式启动,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牵头下,形成了执法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等工作文件,并对执法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
“开园前半个月,我们出动执法人员996人次,对园区参展项目进行了全面的预先排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全覆盖式知识产权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从专利、商标、版权及植物新品种保护等角度对世园会做了全面“体检”。
开园前3天,适逢“4·26”世界知识产权日,驻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人员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发放相关资料千余份。特别是中英文版的“给2019北京世园会参展者的一封信”,以及《世园会知识产权保护指南》等宣传材料,将世园会园区内和世园会产业链各环节相关知识产权问题列得清清楚楚,让参展商一目了然。正可谓一册在手,维权无忧。
在园外,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同步进行。红桥市场、秀水街等市场是外国游客到北京最爱逛的地方,也是可能出现侵犯世园会特殊标志、商标权商品的重点区域。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对这些重点市场开展主动巡查,为商户答疑解惑,着力营造世园会期间良好的市场环境。
“世园会开幕后,我们的工作以预防为主,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化解。每天都有执法人员在园区内巡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执法人员轮班在园内重点区域蹲守并加大巡查频率,目前仅发现一起涉嫌侵犯商标权行为和2件涉嫌假冒专利产品,并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消解不良影响。
“北京世园会举世瞩目,我们将继续按照严格依法高效、公正处理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同等保护国内外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工作方针,努力为世园会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为提升首都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形象竭尽全力。”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告别世园会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置身花团锦簇的植物世界,记者越发感受到,这场园艺盛会,不仅饱含着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也是对知识产权保护成效的直接展示。
- 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4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
- 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的实践检视与深化路径研究
- 重庆发布2023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
- 促进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
- 通州湾示范区法院发布知识产权刑事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