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骨雕:精雕细琢 刀下生花
在芦苇飘荡的水域中,一位少年脚踩莲花钓起了一条肥美的鲤鱼,少年全神贯注,鲤鱼正奋力挣脱鱼钩。眼前这件骨雕作品《运河之恋》刀法细致、流畅,栩栩如生,正是出自骨雕艺术家陈道清之手。
骨雕,顾名思义,就是在骨头上进行艺术雕刻,历史悠久,从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遗址内发现的钻孔骨坠算起,距今已有10万年的历史。通州骨雕起源于清代,继承并发扬了这项传统技艺,以牛骨、驼骨为原料,进行雕刻制作。2009年,通州骨雕入选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该项目传承人,年过花甲的陈道清,学习雕刻已有40余年。用他的话说,“我这一辈子主要就干了这一件事”。
陈道清骨雕作品常以蔬果为题材:白菜、萝卜、玉米、辣椒、藕、柿子、佛手等,这些蔬果常配有栩栩如生的昆虫,比如蝈蝈、蜻蜓、螳螂、蝴蝶、蛐蛐等。陈道清说:“这些东西要想雕得神形具备,就必须仔细观察。”所以,他常在外写生,细心观察大自然中动物、昆虫的神态动作和蔬果、花卉的形态。
骨雕工艺流程分为设计、凿活、铲活、磨活、组装、染色、配座等,制作工艺相对较复杂。骨雕作品的设计很有讲究,如今主要是根据牛骨材质的形状特点和雇主的要求,来设计题材和艺术表现对象。这一环节最能体现骨雕艺术家的日常生活积累和艺术修养。陈道清不仅掌握了骨雕的传统技艺,而且为骨雕的推陈出新做了大胆的尝试。他创作的骨雕作品《松树蛐蛐罐儿》,在第四届中国礼品暨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上,获得了铜奖,得到专家评委的认可。他还受邀参加了北京国际设计周,很多作品更是被博物馆收藏。
骨雕技艺中最费时费力的要数凿、铲、磨这3个步骤,这也是骨雕技艺的关键。“骨雕需要使用凿子、刀等工具,纯手工细细打磨。”陈道清介绍,“一个巴掌大的白菜,经验丰富的工匠也要做上一周。雕刻时更是要保持全神贯注,不能有一丝干扰。”《运河之恋》在制作时,使用了大小不一的数十件牛骨,前后耗时3年才得以完成,“光是这条鲤鱼,就用了3块骨头。慢工出细活,肯花时间,才能收获好作品。”
“我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运河之恋》是我最满意的作品之一。”陈道清说:“我从小就在运河边长大,对运河感情特别深。现在我已经60岁了,运河也越变越美,我打心底里高兴。所以就用骨雕的方式表达我对运河的眷恋。”
说起骨雕非遗的传承,陈道清显得有些无奈:“由于收入低,现在不好收徒弟。骨雕非遗教学也不好做,比如剪纸好剪,有纸有剪刀就行,面人也好捏,骨雕却很费劲,对人的手工技能要求更高,一般人很难很快掌握,基本没法去学校进行传授。而且骨雕工作室也不能设在楼房,加工环境和噪音都会扰民。”现在,陈道清独自租了一个小农家院自己干。平日,陈道清只能带着骨雕作品去参加一些展会,比如延庆的端午庙会等,组织方一天给他二三百元作为补贴,如果摊位费过高,陈道清基本是不敢去的。
陈道清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充斥着树脂冒充的骨雕,把骨雕的名声都毁了,一件树脂产品只卖20元,而骨雕作品一个小件也要上百元。我们不会去将树脂假冒成骨雕,那是砸非遗的牌子,这种事情不能干,良心上也过意不去。”虽然生活条件清苦,但陈道清表示,制作骨雕是他毕生要做的事情,“骨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不能只传到我这就完了。”
谈及骨雕的创新与发展,陈道清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进来。然而,骨雕作品的创作漫长而艰苦,“很多年轻人都提不起兴趣”,这是陈道清最大的遗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只有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才能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非遗传统小吃“福粿”商标侵权案
- WIPO发布2024全球创新指数报告
- 浅谈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领域的商业秘密保护
- WIPO:中国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蝉联第一
-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商标授权确权行政保护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