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数据
-
知识产权的健康发展需破除数据垄断壁垒
在考量中国的数据治理时,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一个理念:数据治理并非要打压谁、限制谁,根本目的始终在于让数字经济发展地又好又安全。在数据治理议题上,应通过划定红线、加强监管、提升能力等多种手段,力争将隐患、风险隔离在数字经济发展之外,留出安全空间。在这个合法合规的空间中,应进一步明晰数字经济规则,加强数据权益保护,强化新的竞争优势,推进政府有效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推动数字巨头起到头部企业应有的示范效应
发布时间:2022.12.19 -
商业数据的概念辨析
商业数据作为数据流通的基础概念,须正确厘清其内涵。《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借鉴商业秘密对商业数据进行界定的方式,仍然无法清晰指引司法裁判。为有效解决商业数据概念不清晰的问题,建议对商业数据的定义采取“四要件说”,即依法收集、具有商业价值、经过技术管理措施处理、加工后得到的衍生数据。 商业数据作为数据流通的基础概念,正确厘清其内涵是构建商业数据保护制度设计和展开的基本逻辑起点
发布时间:2024.06.05 -
数据产品确权的体系批判
内容提要 目前关于数据确权流行一种理论主张,即为具象化的数据产品创设财产权保护,以填补现行财产权制度的“漏洞”。新型财产权的建构须受现行财产权体系的制约,不应有体系上的矛盾。现行法律体系(尤其是知识产权法)足以妥当保护数据产品利益,数据产品确权并无必要。未能在现行财产权体系中获得保护的数据产品,实乃知识产权法基于公共领域原则所作的刻意留白,而非法律漏洞。数据产品确权论没有透彻把握现行财产权体系的
发布时间:2024.07.16 -
商业数据权益司法保护路径探析
本文认为应以《反不正当竞争法》新一轮修订为契机,完善商业数据条款的制度设计,与现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现有立法优势以及司法实务中积累的裁判经验,为数据权益进行分类别的周延保护。 2024年6月28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结隐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隐某公司)与数据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据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1]这是目前国内已知的首个涉及到已获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的
发布时间:2024.08.14 -
论数据治理的使用权范式
摘 要 在数据治理现代化快速演进之际,“使用权范式”在诸多数据治理范式中脱颖而出,标志着数据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变。数据治理的使用权范式是近现代以来“从所有到使用”的发展趋势在数字时代的表现,其以“数据使用权”为基石范畴,以数据本质特征和数字经济基本规律为理解系统,以数据使用权的合理分配与流通利用为方法论指引,并以促进数据共享与利用为价值导向,旨在实现“数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使用权范式对数据基础
发布时间:2024.11.29 -
全国首例!新浪微博因拒绝许可数据被蚁坊公司起诉数据垄断
在反垄断监管措施日趋严厉和平台数据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新浪微博也遭到了反垄断的诉讼。 近日,湖南蚁坊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北京分公司(以下合称“蚁坊公司”)对新浪微博运营商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梦公司”)提起诉讼一案已经正式被长沙中院正式受理。 具体内容为蚁坊公司以微梦公司拒绝数据许可的行为构成垄断为由,请求法院判令微梦公司以合理条件允许蚁坊公司使用新浪微博
发布时间:2021.11.09 -
人工智能的数据垄断与反垄断法的时代使命
走过10年光辉历程的中国反垄断法,肩负着推陈出新的新使命。当下是一个“万物皆互联”的互联网时代,更是一个“未来已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推动着中国从“人口大国”走向“数据大国”;相应地,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也将从互联网经济的“人口红利”转变为智能产业经济的“数据红利”。用户数据因其鲜活性、即时性和多样性,正成为炙手可热的大数据资源。 在人工智能时代,深度学习算法和计算能力的进步
发布时间:2018.07.24 -
“饭友App抓取微博数据”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饭友App抓取微博数据”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一审案号:(2017)京0108民初24510号 二审案号:(2019)京73民终2799号 【裁判要旨】 本案从平台经营者通过投入转化获得竞争优势、尊重平台与用户的约定等角度,判定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前端及后端全部数据享有合法权益。通过绕开或破坏技术保护措施的手段实施的数据抓取和展示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该不正当竞争行为破坏了平台数据展示规则,影响平台
发布时间:2020.06.23 -
旁观之大数据 从知识产权说起
现在的大数据研究更偏向于可以直接间接归纳整理的运算逻辑数据。实际上很多存储在网络里的有价值的文献数据的利用也刚起步,包括了视频,音乐,文章等。这些数据的价值会随着国内版权意识和专利权意识的提升而越来越扩大化。 文献数据本身价值来源于原创性和基础性。成果做到尽可能多的独立原创,又能被别人更可能多的引用,甚至用做基础进行二次开发,跨界商用。我最近开始学习怎么做专利情报分析,需要懂的专业知识很多。下面
发布时间:2015.11.05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深入挖掘海量信息财富
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CE-PCT电子申请网站和PCT-SAFE电子申请软件两种方式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相关文件,还可以在网上缴纳专利费用、利用多国语言版本的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进行一站式检索……如今,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更多便捷。 近日,在贵阳召开的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下称大数据峰会),吸引海内外数万人汇聚,签约金额超过200亿元,引发社会各界对
发布时间: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