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商业秘密
-
意大利电缆制造商在商业秘密纠纷中获超9600万美元赔偿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从路透社获悉,本周一,意大利电缆制造商普睿司曼(Prysmian)在针对印度Sterlite Technologies 的商业机密诉讼中获得约9,600万美元赔偿。 2021年,普睿司曼提起诉讼,称其前高管斯蒂芬·希曼斯基(Stephen Szymanski)滥用商业机密,并将其交给了新雇主、网络技术提供商Sterlite。 审判发现,Sterlite拥有有关客户、产品和普睿司
发布时间:2024.08.13 -
浅谈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领域的商业秘密保护
的诀窍、餐饮菜品或医药药品的祖传秘方等“诀窍/秘方”暨商业秘密,告诉儿子一定要传承好,经营好,说完即病逝,儿子抱着父亲痛哭,但是没有想到,隔墙有耳,管家、伙计,甚至端茶送水的佣人就在外面偷听,刚才老掌柜所说的“诀窍、秘方”已经被外人获知。这样的情形在诸多影视作品、小说戏剧作品中屡见不鲜。 在现代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范畴中,管家、伙计,甚至端茶送水的佣人这些上述行为属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普通员工故意以盗窃
发布时间:2024.09.09 -
《崩坏:星穹铁道》未公开游戏角色商业秘密保护案
,并多次向第三人披露其偷录的游戏测试内容。 2024年3月22日,米哈游影铁以未公开的游戏角色设计可能遭到提前泄密为由向浦东新区法院提起诉前行为保全申请,法院于48小时内依法作出裁定,责令被申请人陈某不得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其在参与游戏测试过程中擅自摄录的游戏内容。 4月19日,米哈游影铁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陈某立即停止侵犯其享有的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并刊登
发布时间:2024.08.15 -
利用商业秘密对软件源代码进行保护需要明确秘点
基本案情 2010年至2016年3月,张某就职于S公司,先后担任软件研发工程师和技术支持总监等职,参与研发S公司的软件,并有机会接触相关软件源代码。S公司通过分级分权限保密管理、与员工签订保密条款、离职物资归还等措施对相关软件源代码进行保密。经鉴定,S公司软件中的部分源代码在2019年5月16日之前不为公众所知悉。张某离职后于2016年4月与赵某某、张某共同成立Q公司,违反S公司有关保守商业秘密
发布时间:2024.10.17 -
新能源汽车技术秘密第一大案述评
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要求。这种承担责任方式的明确和细化,能够有效遏制侵权行为的扩大与蔓延,真正落实停止侵权,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展现出了审判智慧。 对于赔偿数额的确定,本案判决明确指出,因侵害涉案技术秘密所减少的研发成本亦属于威某方因侵权获得的利益。事实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侵害商业秘密行为的损害赔偿额计算,与侵犯专利权的损害赔偿额计算,具有相通性。在
发布时间:2024.06.24 -
擅用公司涉密技术做实验侵犯商业秘密获刑
新药发现部副主任擅自将公司商业秘密“小核酸药物高通量筛选QC标准”透露给他人,并私下进行多轮实验,形成实验报告……12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依法保护侨胞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其中就披露了这起侵犯商业秘密案。 某核酸技术有限公司系从事新药研发的侨资企业,公司创始人李某为美籍华人,核心团队有大量外籍科学家,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小核酸药物高通量筛选QC标准”(以下简称“QC标准
发布时间:2024.12.26 -
认罪认罚并积极赔偿取得权利人谅解可获宽缓处理
、夏某某作为被告单位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明知系他人违反上海R公司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而非法披露的商业秘密,仍然获取并使用,造成特别严重后果,被告单位及七名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在共同犯罪中,方某某系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龚某某、胡某某、谢某、丁某、夏某某、李某某等人系从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被告单位和六名被告人均系坦白,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龚某某系自首
发布时间:2024.10.24 -
商业秘密司法保护规则研究
内容提要 商业秘密民事纠纷中,原告主张保护的信息是否构成商业秘密是案件审理的焦点问题之一,原告所称商业秘密范围的确定及其是否满足秘密性、保密性要件是案件审理的重点。对被诉侵权行为是否成立的评价方面主要有根据证据直接认定和推定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均须通过信息比对确定被告获取、披露或使用的信息与涉案商业秘密是否构成相同或实质上相同。被诉侵权行为成立时,须审查被告合法来源抗辩是否成立;确定被告应承担的
发布时间:2024.11.07 -
员工离职后提供原公司客户信息给同业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
员工离职后,带着从原任职公司知悉的客户信息等经营类商业秘密,以亲人名义开设与原任职公司业务相同的新公司,开展竞争业务。近日,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作出二审判决,维持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判令该员工和两家关联公司立即停止侵害原任职公司商业秘密,共同赔偿经济损失。 安徽某科技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电商家居类客户提供效果图制作、家居产品设计,公司开发定制了“客户信息
发布时间:2024.11.07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五起侵犯商业秘密典型案例
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是优化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重要任务。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加大监管力度,连续多年部署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2024年以来,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不正当竞争案件11036件,其中查办侵犯商业秘密案件120件。现选取五起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一、北京市通州区
发布时间: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