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s/52/h5/_files/images/guojiban.png)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假冒商标
-
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案二审刑事判决书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18)粤03刑终655号 原公诉机关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李某某。因涉嫌犯假冒注册商标罪,于2016年11月21日被羁押,次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23日被逮捕,现押于宝安区看守所。 辩护人:杨华,广东宝城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被告人巫某。因涉嫌犯假冒注册商标罪,于2016年11月21日被羁押,次日被刑事拘留,现取保候审
发布时间:2019.04.29 -
浙江高院:关于审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著作权罪论处。 04 侵犯著作权罪如何认定未遂? 答:对已着手非法出版、复制他人作品,尚未完成即被查获的,或者单纯销售、贩卖侵权复制品而未实际售出的,可根据情况认定为未遂。对该类案件的处理,可参照《两高一部意见》中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未遂)的规定,数额或数量达到入罪标准三倍以上的,可以侵犯著作权罪(未遂)处罚。 05 侵犯著作权罪中“其他作品”是否包含美术作品? 答:《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
发布时间:2016.12.19 -
假冒注册商标 贴标生产销售被判刑
6月6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非法制造注册商标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系列刑事犯罪案件。33名被告人依法分别被判刑。 现年40岁的吴亮芬系龙泉查田人,初中文化。2008年至2012年7月期间,被告人吴亮芬以雇佣方式结伙被告人吴某某、叶某某等4人进行贴标生产,先后在浙江永康、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等地承租生产所需用房,从浙江黄岩、温州、嘉兴等地购进空白滤清器及相关设备
发布时间:2013.06.09 -
翁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
与否,是区分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非罪的关键,而行为人通过假冒注册商标获得的营业金额,也即“非法经营数额”的计算,对“情节严重”的认定起重要的作用。商标权人的销售代理商违反供货合同约定,擅自外购无标签商品并加贴假冒的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同时,应以销售代理商交付的商品数量和供货合同约定的该商品价格,计算其非法经营数额。 【基本案情】 2012年10月,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
发布时间:2017.03.28 -
假冒注册商标 贴标生产销售被判刑
6月6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非法制造注册商标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系列刑事犯罪案件。33名被告人依法分别被判刑。 现年40岁的吴亮芬系龙泉查田人,初中文化。2008年至2012年7月期间,被告人吴亮芬以雇佣方式结伙被告人吴某某、叶某某等4人进行贴标生产,先后在浙江永康、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等地承租生产所需用房,从浙江黄岩、温州、嘉兴等地购进空白滤清器及相关设备
发布时间:2013.06.09 -
制售假冒名牌产品 既遭刑罚又担民责
股东杨某林、张某良、钟某万为非法牟利,以首沣公司名义,通过其架设的网站销售假冒LV、Gucci、Tiffany&Co等注册商标商品,涉案金额超过3000万元,相关人员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案刑事判决现已生效。 在业内人士看来,该案涉及刑事、民事交叉衔接,该案二审判决认为公司以其名义实施侵权行为,构成直接侵权,个人具体组织实施亦构成直接侵权,阐述了在刑事案件未认定单位犯罪
发布时间:2019.04.19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诉李某标等侵害商标权纠纷案
集团公司为第171188号“”商标的商标权人,商标局于1989年认定“同仁堂”商标属驰名商标。同仁堂集团公司许可同仁堂公司使用第171188号商标在内的“同仁堂”商标。 一审法院作出的(2015)穗荔法刑初字第654号刑事判决书载明,自2014年开始,被告人李某标伙同吴某珍、李某浩在其家中对假冒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及假冒外包装锦盒进行包装,并由被告人李某标负责销售。2014年12月12日,被告人
发布时间:2020.02.03 -
现场扣押假冒口罩10余万枚,上海松江一口罩制假窝点被捣毁
装备有生产机械6台,并堆放有大量口罩原料、半成品和成品N95口罩,涉及霍尼韦尔、港凯、吉可以及SPERIAN等十余个品牌。经注册商标权利人技术人员现场鉴定,该处的港凯、吉可等品牌的口罩均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松江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的物品实施了扣押。经初步调查,该处由俞某、王某珍夫妇二人开设,并负责平时的生产、仓储和发货。因两人的行为已达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
发布时间:2020.02.19 -
2019年度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2019年度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目 录 假冒注册商标案 案例1:上海汪某等假冒注册商标案 案例2:山东姚某某等假冒注册商标案 案例3:重庆古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抗诉案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案例4:北京张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起诉案 案例5:江苏邓某某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案例6:福建高某某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抗诉案 案例7:河南肖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立案监督案
发布时间:2020.04.27 -
妨害疫情防控犯罪案例发布,销售假冒口罩被判刑!
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8个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案例聚焦疫情期间涉及防疫物资的刑事案件,包括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非法经营、销售伪劣产品、招摇撞骗、诈骗等犯罪。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论疫情防控还是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都离不开防护用品。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及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喷布一时成为紧缺的防疫物资,一些不法分子为此不惜以身试法,其中有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伪劣口罩
发布时间:20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