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标识
-
设计上海“设计”了谁
2014年,原告艺博公司与被告Media 10公司联合主办了“2014【设计上海】国际设计创意博览会”,内容为现代家具及相关艺术品的设计展。在双方签订的协议及展会手册上印有设计上海标识,并标注展会名称“设计•上海”或“设计•上海2014”。多家杂志和网站均对此进行了报道。 该次展会后,被告Media 10公司为举办2015年展会,委托被告新美阁公司为其申报批文、租赁场馆等,但未与原告再次合作
发布时间:2017.12.20 -
冒牌蚕丝被高价贩售 侵犯商标权主犯领刑四年
,大量生产假冒波司登品牌的蚕丝被,并通过淘宝网络在全国范围内批发零售,数额巨大。经过侦查,发现有几个加工点位于通州川港的志浩市场。常熟警方随即与通州警方取得了联系。 通州警方迅速出动,一举捣毁3个生产加工点。查扣假冒“波司登”品牌的蚕丝被四千多件,各类商标标识及包装盒数万个。经过调查,一件售价一千多元的假冒品牌蚕丝被,成本价仅仅几十元。警方抓获了假冒波司登品牌蚕丝被的生产商陈某、浦某以及供应商等人
发布时间:2016.02.04 -
浅析“以假卖假”“知假买假”案件中,侵犯注册商标犯罪的罪名认定
商标代表着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信誉,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商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注册商标的数量激增。国家对注册商标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在刑事法律政策上,《刑法》设置专条对严重侵犯注册商标的犯罪予以惩处,《刑法》第三章第七节之第213条(假冒注册商标罪)、第214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第215条(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最高司法机关陆续制定了
发布时间:2021.06.21 -
制售假冒“得物”防伪扣被判刑
“‘90后’夫妻假造30万个防伪扣被判有期徒刑3年。”近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的一起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讨论,相关话题迅速登上新浪微博热搜和抖音热榜。 在这起案件中,一对“90后”夫妻通过制售假冒的“得物”防伪扣非法牟利,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日前分别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判处二人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对违法所得予以追缴,相关犯罪工具予以没收。上诉期
发布时间:2023.05.06 -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一定影响的商业标识的构成条件辨析
商业标识的构成条件、保护范围等的修改。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过程中,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一定影响的商业标识的构成条件就几经改变、争议颇多,而在修订之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一定影响的商业标识的构成条件仍然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分歧。有学者认为,“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予以保护的商业标识‘有一定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与《商标法》第三十二条以及第五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的‘有一定影响’相比,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应
发布时间:2018.07.04 -
最高检:2016年共逮捕涉知识产权犯罪2251件、3797人
。其中,批捕假冒注册商标罪1037件1911人,起诉1684件3259人;批捕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873件1330人,起诉1486件2470人;批捕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167件264人,起诉294件556人;批捕侵犯著作权罪66件97人,起诉182件307人;批捕侵犯商业秘密罪22件36人,起诉25件57人。 “检察机关虽依法查办了一批涉知识产权犯罪大要案,有效维护了市场经济
发布时间:201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