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可专利性及其权利归属
使用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这个概念。[2]麦卡锡在会议提案中指出,人工智能研究“建立在这样的猜想基础上:智能在学习或其他任何方面的所有特征原则上可精确描述,从而机器可以对其进行模拟。我们将尝试让机器使用语言、形成抽象和概念、求解目前专由人类智能解决的各种问题并予以改进。”[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和人工智能的发源地美国并驾齐驱,成为人工智能研究和
发布时间:2020.04.20 -
人工智能的治理和国际机制的关键要素
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产生重大影响,未来的潜力更是有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与此同时,其风险和挑战也引起全球范围的担忧。2015年1月,包括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在内的全球数百名人工智能专家和企业家签发了一封公开信警告说,如果不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有效限制,“人类将迎来一个黑暗的未来”。由此引发的担忧和恐惧,成为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热门话题
发布时间:2020.03.10 -
浅议新审查指南对人工智能及新业态专利保护
人工智能、区块链、新商业模式专利申请,近几年热度不断。针对此类专利申请和审查,业界一直存在诸多疑问,例如何种商业模式技术能被保护?AI中神经网络模型训练过程是否可以提交专利申请?技术特征与非技术特征如何结合?本次《专利审查指南》修改,在第二部分第九章中专门增加了一节进行了细化规定。笔者从实务角度出发,分析此次指南修改涉及到人工智能和新业态保护方面的内容,仅供业界参考。 一、强调专利审查中不应简单
发布时间:2020.04.08 -
“人工智能著作权”案
案件介绍 原告北京菲林律师事务所于2018年9月9日首次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涉案文章《影视娱乐行业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电影卷·北京篇》,文章由文字作品和图形作品两部分构成,是采用人工智能法律统计数据分析软件获得的报告。2018年9月10日,百度网讯公司经营的百家号平台上发布了涉案文章,删除了文章的署名、引言等部分。北京互联网法院经审理认定,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文字作品应由自然人创作完成。软件的
发布时间:2021.01.27 -
人工智能训练数据中的知识产权权利——欧洲视角
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第三方数据训练人工智能系统,将面临哪些风险?推出一款可能被第三方知识产权数据权利“污染”的人工智能产品,可能面临多大风险?评估使用“污点数据”训练并在数据源或数据部署中任何一环可能涉及欧洲的人工智能系统的风险是一件极其重要并极具挑战的工作。本文将聚焦欧洲人工智能训练数据中的各种知识产权权利,这些内容对中国科技公司和科技律师同样非常重要。 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第三方数据训练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22.03.09 -
人工智能平衡法案——澳大利亚政府正在考虑的潜在监管措施
在澳大利亚工业、科学和资源部公布了《澳大利亚安全和负责的人工智能讨论文件(Safe and Responsible AI in Australia Discussion Paper)》之后,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国政府正在考虑的各种潜在的人工智能监管措施。 主要内容 这份讨论文件概述了澳大利亚和国际上与人工智能技术有关的监管框架。 该文件的重点是如何确定监管措施,以确保人工智能在澳大利亚能够得到安全
发布时间:2023.07.05 -
著作权法体系是保护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最好归宿
从整个国际环境角度出发,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目前也尚未发现有单独立法的现象。在著作权法体系下讨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法律保护路径是现阶段的最好选择。我建议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妥善设计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法律保护路径、条件、方法和边界。 在人工智能软件中输入一些时间、地点、情绪等关键词,人工智能就能生成一段文字优美的诗篇;输入色彩喜好、元素背景、视觉效果等要求就能制作出一张精美的照片;输入时间、地点
发布时间:2023.10.20 -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版权制度的挑战及应对
摘要 人工智能生成物给版权制度带来诸多挑战,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可版权性问题、生成表达形式权利归属问题、生成表达形式来源标注问题和由此引发的版权侵权责任问题等。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各界人士基于版权基础理论提出了必要的应对之策,包括但不限于:判断人工智能生成物之“作品说”与“非作品说”,AI生成表达形式作为作品的版权归属原则和非作品情形下的权利归属原则。本文主张构建以生成式AI生成不同阶段
发布时间:2024.01.12 -
谷歌被诉侵犯人工智能相关专利 被索赔16.7亿美元
据路透社1月9日报道,本周二,美国波士顿的一联邦陪审团开庭审理一名计算机科学家指控Alphabet公司旗下的谷歌(Google)侵犯其专利权的案件。庭审中,谷歌针对侵权索赔提出了抗辩。 马萨诸塞州的计算机科学家约瑟夫·贝茨(Joseph Bates)创立的Singular Computing公司是涉案专利的专利权人。该公司律师表示,谷歌在多次与Bates会面,讨论他解决人工智能开发核心问题的想法
发布时间:2024.01.10 -
英国知识产权局暂停了人工智能专利的审查
上周,英国高等法院就情感感知人工智能公司(Emotional Perception AI,PEA)的一项专利申请作出了一项备受瞩目的裁决,英国知识产权局拒绝了这项申请。作为对这一裁决的回应,英国知识产权局暂停了对有关人工智能专利的审查。 世界各地的专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人工智能发明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获得专利。现在,英国高等法院对其最新裁决对这一争论提出了进一步的质疑。 该案件涉及PEA公司申请的
发布时间: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