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人工智能
-
中国成为全球AI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数量领先于美国和日本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来临,尤其是以人工智能为技术已经从科幻逐步走入现实。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人工智能是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赛场。 对于中国而言,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机遇,对于缓解未来人口老龄化压力、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那么目前,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条件如何,中国距离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强国还有多远?7月13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在
发布时间:2018.07.16 -
人工智能之于专利代理:挑战与机遇并存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智能搜索、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语言和图像理解、专家决策系统等子学科与专利代理行业密切相关。因此,有人预言,人工智能技术将不可避免地渗入专利代理行业,甚至可能取代专利代理人直接面向发明人或者企业提供更加直接、更加高效的专利代理服务,由此导致大量专利代理人失业或者转行。果真如此吗? 当前,人工智能的一些新技术已经开始涉足于专利代理行业,并且给传统
发布时间:2018.11.05 -
专家思考机器人崛起带来的道德、法律和社会挑战
有没有人认为著名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所描述的机器人三定律终有一天会成为现实?上周举行的人工智能(AI)峰会设想了一个机械和机器人所操控的世界,并探索了这个新世界中的法律、道德、经济以及社会影响。一些专家强调称有必要建立管理这个新物种的框架。 “人工智能惠及人类”全球峰会于6月7日至9日举行。 不难想象生活中拥有了机器人的确会改变很多事。全球峰会讨论了AI给未来
发布时间:2017.06.19 -
人工智能使神经网络设计速度提高200倍
利用算法自动设计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的新领域,但称为神经架构搜索(NAS)的技术非常昂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一种新的NAS算法,可以直接学习针对目标硬件平台的专门卷积神经网络。当在一个大型图像数据集运行时,只需200 GPU小时,而谷歌开发的最佳NAS算法则需要4.8万GPU小时来产生一个卷积神经网络。研究人员利用“路径级二值化”与“路径级修剪”相结合的技术,修剪整个路径,剔除所有低概率路径,只
发布时间:2019.06.17 -
人工智能:专利化难题的破解之道
一、人工智能专利申请以往遭遇获批难 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2017年人工智能专利授权情况【1】,人工智能领域共授予发明专利权6475件,其中算法只有1378件,而当年的申请量是30000余件【2】,因此,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的授权率只有约21%。民间的榜单也显示【3】,2017年中国前三名人工智能领域杰出专利代理人在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的授权率分别仅仅为100/500=20%,180/400=45
发布时间:2019.08.20 -
中国是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
近日,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19)》和《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19)》两份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是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量达到13万余件。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相关专利申请累计占比超过全球80%。美国在基础层拥有专利控制力,技术层则呈现中美竞争格局,应用层中国专利占比领先
发布时间:2019.05.23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二届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对话会议闭幕
近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宣布第二届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对话会议闭幕。在闭幕仪式上,WIPO上一任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Francis Gurry)讲述了旨在阐明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中与知识产权政策有关问题的进程中的后续行动。 鉴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大爆发,2020年7月7日至9日,WIPO通过虚拟的形式举行了第二届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对话会议。来自全球130个国家的
发布时间:2020.07.16 -
复工复产,人工智能来测温
该社区居民、返京时间等。下班回家的孙女士告诉记者,“自从社区安装了人工智能温测系统,不仅实现了无接触温测,还能显示出是否在返京隔离期等信息,筛查很方便,测出的结果准确率高,超出正常体温仪器会立即报警,居民安全感提升不少。” 人工智能来助力 北京东辛店社区安装的这款产品,是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格灵深瞳)针对疫情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瞳双光温测智能识别系统”。今年大年初二,格灵深瞳
发布时间:2020.03.17 -
人工智能增强型常规武器对大国战略稳定的影响
本文编译自美国《战略研究季刊》(SSQ)2020年春季号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备受推崇,人们只关注到该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发展机遇,却低估了它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核能力与非核能力的融合,战争速度的不断加快,这一切都可能会破坏战略稳定。从我们今天对新兴技术的了解来看,人工智能对先进常规武器能力的持续增强,将加剧军事对抗升级的风险,尤其是意外风险升级。虽然在文献中对军事技术进步带来的潜在升级风险已有些许讨论
发布时间:2020.04.02 -
新基建领域(人工智能)专利状况分析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新基建领域(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阐述了知识产权对于人工智能新基建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分析了人工智能基础平台类技术领域以及典型应用关键技术相关专利状况,提出了高质量推进人工智能新基建的若干建议,以期对我国人工智能新基建发展提供参考。 专利布局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报告指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我国
发布时间: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