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2023年人民法院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9月11日至15日为2023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统一大市场 公平竞未来”。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3年人民法院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本次共发布10件典型案例,包括5件反垄断典型案例和5件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5件反垄断典型案例中,3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类案件涉及不公平高价、限定交易、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拒绝交易等4种类型的滥用行为,2件垄断协议类案件
发布时间:2023.09.14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活动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件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4件反垄断典型案例,涉及固定商品价格及联合抵制交易的横向垄断协议、搭售商品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等重要法律问题,涉及餐饮、数字电视、民用天然气、蔬菜批发等民生行业。案例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一是紧扣民生福祉,积极发挥司法反垄断职能作用。本次发布的“米线生产商”横向垄断协议案、“有线数字电视加扰信号服务公用企业”滥用市场支配
发布时间:2024.09.11 -
最高人民法院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目录 1.“米线生产商”横向垄断协议案【最高人民法院(2023)最高法知民终653号】 ——固定商品价格、联合抵制交易的认定及损害赔偿确定 2.“有线数字电视加扰信号服务公用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最高人民法院(2023)最高法知民终383号】 ——搭售、拒绝交易行为的认定 3.“天然气公司”捆绑交易案【最高人民法院(2023)最高法知民终1547号】 ——反垄断
发布时间:2024.09.11 -
陕西省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发布
对延安市十家混凝土企业实施垄断的违法行为作出处罚,责令上述企业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约492万元。 案件效果: 联合盖章并联合涨价属于典型的垄断协议行为。该案是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机构改革后首次查处的垄断案件,也是省市(延安)两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动查处的一起垄断协议案件,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评为2019年反垄断执法十大典型案例。 03 某县人民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发布时间:2024.09.14 -
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认定案析
【案析】在专利授权确权案件中,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为准,但并非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内容均具有限定作用。如果相关文字记载对于产品或方法本身不会产生影响,则尽管其被记载在权利要求中,该部分...
发布时间:2024.11.19 -
长三角地区人民法院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
、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 本案系全国首例涉“虚拟数字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入选2023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2023年度中国十大传媒法事例、浙江法院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件、2023年度浙江法院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本案判决首次对虚拟数字人的法律属性进行界定,厘清了真人驱动型虚拟数字人从创建到使用过程中涉及的虚拟数字人本体、真人演员、虚拟数字人经营者等多方主体的著作权或邻接权边界,同时规制了利用
发布时间:2024.12.12 -
广州知产法院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案例
行为的本质,对于规范行业协会加强自律、引导其防范垄断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本案入选2021年度人民法院反垄断十大典型案例、2021年度广东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获评2021年全国法院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案件优秀裁判文书二等奖。 02长某公司诉某省市监局反垄断行政处罚纠纷案 (一)案情 原告长某公司不服被告某省市监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该案中,某省市监局认定长某公司与其他
发布时间:2025.04.15 -
2020年江西法院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均未提出上诉。 【典型意义】本案是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典型案例。本案明确了专利权独占许可使用后专利权被侵害时专利权人有权提起诉讼;总结出权利要求理解存在分歧时解释权利要求的一种体系化方法;对于现有技术抗辩亦明确比对方法是将被诉侵权产品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进行比对,而非将涉案专利与现有技术进行比对,为相关案件的审理提供了借鉴。 二、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与罗礼贵侵害作品发行权纠纷案 【案情摘要
发布时间:2021.05.10 -
辽宁高院2020十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上与原告第6560545号“蹭吃“牛肉面”,“李先生”不答应!【辽宁高院发布十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上)】”商标极为相似,足以导致公众对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与原告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产生混淆,故被告的上述行为侵害了原告享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被告在其企业名称中使用“良子”字样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承担停止侵权的民事责任。 综合考虑涉案商标的知名度,被告的侵权性质、经营时间为2年、经营面积为242.2
发布时间:2021.05.08 -
2023年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典型案例(侵犯商业秘密篇)
商业秘密保护是反不正当竞争的重要内容。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商业秘密保护工作,连续多年部署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2018年至2022年共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5万余件,其中侵犯商业秘密案件344件。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持续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增强企业自我保护、合规经营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
发布时间: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