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独创性
-
短视频维权:平台之困与突围之路
保护。通过这两则案例,司法审判机关清晰的传达出如下信息:短视频只要符合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独创性要求,均构成作品受保护,与时长无必然联系。这两则案例从法理上释明了短视频是否构成作品以及构成何种作品,解决了短视频保护的基础问题,迈出短视频保护的第一步。但短视频保护之路的后半程依旧困难重重,不解决这些问题,短视频的保护依旧只能停留在理论和个例上。本文将就实践中短视频维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19.01.03 -
看了德国通说, 我认为对电影和类电作品不应排除保护其情节的可能
张伟君教授指出,“在德国《著作权法》中…电影作品作者即在电影拍摄或剪接中为图像或者声音的衔接作出了智力创造性贡献的人,包括导演、电影摄影师、剪辑师、音响师等。”[1] 笔者认为,若按上述认定规则,可推论,德国著作权法认定电影作品的独创性仅在于“在电影拍摄或剪接中的图像或声音的衔接”方面,电影作品的保护也仅仅在于对连续画面和声音的保护,而不包括保护连续画面所体现的情节。 带着对德国著作权法的好奇心
发布时间:2020.07.14 -
缘木求鱼:体育赛事节目录像制品保护说之走向
作者| 孙山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 2018年3月30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就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与北京天盈九州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以下简称“中超赛事转播案”)作出二审判决,认为涉案两场赛事公用信号所承载连续画面虽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但达不到电影作品的固定要件,也未能达到电影作品所要求的独创性高度,故不构成电影作品[1],只能归为录像制品,从而推翻了一审法院作品属性
发布时间:2020.05.27 -
按摩椅专利遭遇无效挑战
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线上开庭审理了原告爽客智能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爽客公司)诉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三人广州市索弗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弗公司)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一案。 涉案专利...
发布时间:2020.10.26 -
王国柱:著作权法中作品独创性的审美逻辑
内容提要:审美能够以特定方式作用于作品独创性,审美逻辑是著作权法的内在逻辑。审美可以作为作品独创性中人格要素、个性要素和创造性要素的阐释方式。审美可以作为判定艺术作品独创性的前提性条件,为作品独创性设定“外部过滤机制”。审美可以作为作品独创性表达类型化的实现途径,为作品独创性设定“内部分类机制”,进而为作品类型转换行为法律性质的界定、作品类型开放背景下作品独创性的判定以及著作权侵权判定方法的选取
发布时间:2023.06.13 -
人工智能生成物中用户的独创性贡献
摘要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与传统绘图软件的功能逐渐融合的背景下,用户在利用AI工具创作图片时,无论是在“文生图”还是“图生图”模式下,用户是否作出独创性贡献,只能个案判断,不能一概而论。在“用户输入文字或图形指令,然后AI输出内容”的单一回合中,用户的确可能因为没有具体构思并无法预见输出结果而未对该回合的AI输出内容作出独创性贡献。不过,如果用户在选定AI输出初稿后,继续指引AI对它的表达细节
发布时间:2024.01.08 -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作品独创性和作者主体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著作权法带来挑战,涉及作品独创性和作者主体性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司法机关、行政主管部门以现行法为依据,采取法教义学的解决方法,对人工智能作品可版权性争端作出回应。尽管裁判结果有别,但其主旨都表现了强调人类作者的著作权主体地位,维系主体(作者)与客体(作品)二分原则的法政策取向。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迭变,著作权法理论需要反思和重构,从法理学层面化解独创性标准与传统人格理论的紧张关系
发布时间:2024.05.10 -
全国首例涉“小猪佩奇”侵权案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宣判
公司。艾贝戴公司、娱乐壹公司认为,聚凡公司未经许可销售涉案被控侵权产品并展示相关图片,嘉乐公司未经许可生产、销售涉案被控侵权产品,均已严重侵害其所享有的美术作品著作权。淘宝公司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并未对商家上架的产品是否涉嫌侵权进行主动审查,应当承担停止侵权的法律责任。 杭州互联网法院认为“佩奇、乔治、猪爸爸、猪妈妈”以线条、色彩或者组合呈现出富有美感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效果,具有独创性,属于著作权法
发布时间:2018.08.21 -
网络游戏可版权性再思考
人认为,网络游戏软件作为设计工具受著作权保护,与游戏内容或画面作为另一种作品类别受著作权保护并无关联。有人认为,网络游戏中的背景路线图属于地图作品;也有人认为,游戏中的背景路线图不符合地图作品的构成要件,属于思想范畴,或具有实用功能的游戏规则或玩法,不应当受著作权保护。有人认为,网络游戏中的人物角色属于文字作品或美术作品;也有人认为,这些人物角色独创性偏低,也不属于法律规定的任何作品类别,故不应当受到保护
发布时间:2018.09.25 -
视频虽短 体现出个性化表达的就是作品
法院经审理认为,作品具有独创性,应当具备两个要件:是否由作者独立完成;是否具备“创作性”。本案中,党媒平台及人民网的示范视频和网络下载图片是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独立元素,“黑脸V”将上述元素结合制作出的“我想对你说”短视频,与前两者存在能够被客观识别的差异。故认定“我想对你说”短视频由制作者独立创作完成。在判定“我想对你说”短视频的“创作性”时,法院考量如下因素:第一,视频的长短与创作性的判定没有
发布时间: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