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金力股份的反击时刻来了。短短几天内,金力股份向恩捷股份发动了两轮专利诉讼,索赔金额达1.49亿元。
11月13日和11月17日,金力股份两度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向恩捷股份相关子公司提起诉讼的情况。此前,在IPO期间,恩捷股份曾在5月和8月发布公告披露向金力股份发起的涉案合计2.8亿的专利诉讼。彼时,处于IPO阶段的金力股份或是不想多生事端,并未采取诉讼途径进行反击。今年9月份,金力股份的科创板IPO终止,随之而来的是其本月连续向恩捷股份发起的两起大额诉讼……
两轮诉讼反击!索赔合计1.49亿
11月13日,金力股份在官方微信发布了“向上海恩捷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的情况说明”。金力股份称,珠海恩捷、上海恩捷侵犯了其ZL201810969215.2号(名称:电池用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并在诉讼中索赔5000万元。2023年11月10日,金力股份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递交案件材料,立案申请已获得审核通过,该案件目前未开庭审理。可见,这是对此前恩捷股份主动发起专利战的第一次诉讼反击。
在公布上述诉讼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金力股份随即又公布了一起索赔更高的专利诉讼。11月17日,金力股份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向上海恩捷再次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的情况说明”。
金力股份披露,2023年11月15日,其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递交了起诉恩捷股份子公司珠海恩捷(被告一)、上海恩捷(被告二)侵犯其ZL201810859589.9号发明专利(名称: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的案件材料,立案申请已获得审核通过。
金力股份诉称,珠海恩捷、上海恩捷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大量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犯涉案专利权的侵权产品,侵权获利金额巨大。二被告的侵权行为严重侵犯原告合法权益,给原告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由此,金力股份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立即停止侵害涉案专利的行为,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权产品,停止使用侵犯该专利权的产品制造方法;销毁侵权产品库存以及制造侵权产品的专用设备;并赔偿金力股份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人民币9900万元。
在发起的两轮诉讼中,合计索赔金额已达1.49亿元。
曾遭遇2.8亿专利诉讼,原告撤回一桩2000万诉讼案件
就在金力股份宣布向恩捷股份发起专利诉讼的后一日(11月14日),恩捷股份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上海恩捷起诉金力股份侵害ZL201921292978.4号实用新型专利一案已撤诉,涉案专利索赔金额2000万元。
今年以来,恩捷股份和金力股份各自向对方发起了两轮专利诉讼,目前双方案件涉及7项专利,索赔金额合计4.29亿元。不过,随着恩捷股份2000万专利诉讼的撤诉,意味着双方还存在6项专利的纠纷,涉案金额共4.09亿元。
2023年5月22日,恩捷股份发布公告公布了其子公司珠海恩捷和上海恩捷分别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金力股份提起3起专利诉讼侵权案件的情况,索赔合计7000万元。其中,珠海恩捷指控金力股份侵犯了其ZL201810751698.9号发明专利,索赔3000万元。上海恩捷指控金力股份侵犯其ZL201920914445.9、ZL201921292978.4(撤诉涉案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索赔各2000万。
8月8日,恩捷股份发布公告披露,上海恩捷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起诉金力股份侵害其ZL201380061102.8、ZL201810710744.0两项发明专利,涉案金额合计2.1亿元。
国知局官网显示,11月6日,国知局就本次恩捷股份撤诉的ZL201921292978.4专利,向专利权人及无效请求人的代理律师分别发送了口头审理通知书。目前,恩捷股份涉诉的五项专利均处于无效审理阶段。
国内锂电隔膜头部企业的专利混战
近年来,国内锂电隔膜领域企业的知识产权诉讼愈演愈烈,国内排名前五的锂电隔膜企业基本一对一展开了专利战。同时,部分业内相关人士还认为,企业间频发的专利战除了市场竞争外,还意在向IPO的企业发起专利阻击。
中兴新材此前招股书显示,2022年我国锂电隔膜行业出货量的前五名分别为恩捷股份、星源材质、中材科技、金力股份、中兴新材。其中,国内排名第一的恩捷股份先行向排名第四的金力股份发起专利诉讼,排名第二的星源材质则向排名第五的中兴新材发起了专利诉讼(已终结)和侵害技术秘密诉讼。
值得一提的是,两家被诉的企业金力股份和中兴新材都曾打算在科创板进行上市,而今年9月和10月,两家企业相继终止了在科创板的IPO。
目前,星源材质和中兴新材尚有一起涉案5050万的商业秘密纠纷在审理中,恩捷股份和金力股份则形成了互诉的局面。可见,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也使得国内锂电隔膜企业的知识产权纷争逐步加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