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7月15日,由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侵犯微软公司著作权罪案取得进展,被告人徐某犯侵犯著作权罪,被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15万元;被告人姜某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罚金人民币14万余元;两被告人违法所得29万余元全部退还微软公司。
徐某、姜某合谋,通过篡改微软公司开放式批量许可协议的方式,非法获利达人民币29万元,被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以侵犯微软公司著作权罪为由提起公诉。检察院认为,被告人以营利为目的,没有得到著作权人授权,伪造、涂改著作权人授权许可文件的情形,为《刑法》规定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的行为,不仅造成了著作权人和用户的极大损失,同时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应当予以严惩。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计算机软件,违法所得数额巨大,该行为均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由此做出一审判决。鉴于二被告自愿认罪,案发后积极退出违法所得,并妥善处理其行为对用户所造成的损失,法院决定适用缓刑。
事件回放
2006年7月,一用户采购了价值人民币429,269元的微软公司开放式许可协议。2007年8月,该用户因升级微软软件产品的需要,访问微软公司网站核查采购记录时,发现被微软公司记录在册的采购数量仅为其总采购的小部分产品,用户联系微软公司核实情况,由此案发。徐某和姜某已承认合谋篡改微软公司的开放式许可协议,并非法获利。
微软开放式批量许可协议是微软公司授权其客户批量使用其软件产品的一种许可文件,主要对象为中小型企业和机构用户。此案涉及7种微软产品,其中包括WINDOWS XP、EXCHANGE SERVER 2003 CAL、SQL SERVER 2005 CAL、OFFICE 2003、WINDOWS SERVER 2003 CAL、SQL SERVER 2005 中文标准版、WINDOWS SERVER 200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