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2015年,体奥动力、腾讯和我们,3家在版权上花了200多亿。”这是乐视体育副总裁于航在前几天一次体育高峰论坛上发出的感慨。时间进入2016年,对于体育赛事版权上的争夺还在愈演愈烈,尤以几大视频网站为先锋。有竞争自然有哄抬,在每个天价版权的背后,买主各自的侧重和策略是什么?在这场战役中也不乏失败者,那么,2016年版权市场争夺将呈现一个怎样的新格局?有了版权就有了一切?
腾讯、乐视:得版权者未必得天下
2016年被公认为体育产业的爆发年,5万亿元的产业规模,让各路大咖纷纷搅动资金进入这个领域,而各路资本也是狭路相逢,让国际顶级体育赛事资源的争夺一下子变得火热起来,版权费用节节高升,争夺异常激烈。显然,几大主要的视频网站围绕国际顶级赛事版权资源的争夺,则彰显出未来这个领域不可限量的商业价值。
以5亿美元成为NBA未来5年在中国唯一的数字媒体合作伙伴,让腾讯体育成为最大受益者,一时风光无限,而新浪体育和乐视体育则失去了NBA的直播权;虽然失意NBA,但乐视体育却拿到英超联赛的独家转播权,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让乐视体育在未来的市场中,在争夺体育用户的竞争中,有了可以与腾讯体育比拼的筹码。
腾讯体育:圈定顶级赛事
2015年10月11日和14日,NBA中国赛分别在深圳大运会体育馆和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开赛,全场100%的上座率和比赛的一票难求,再次见证了NBA在中国的号召力。
据悉,NBA一贯重视中国市场,每年新赛季开赛前都会安排在中国举行两场中国赛,此前主要在北京、上海比赛,这次放在深圳据说主要是因为腾讯,因为腾讯体育以5亿美元拿到了NBA在中国的5年的赛事新媒体转播的独家版权。
据悉,乐视曾为了拿到这个版权,开出了更高的价格,价码号称高达6亿美元,但是NBA最终却选择了出价较低的腾讯。
在腾讯体育咨询部商务合作及市场总经理谢岳峰看来,拿下NBA中国赛的数字媒体转播权,对于腾讯体育具有战略意义,作为全球观众最多,观赏性第一的顶级赛事,可以强化腾讯体育在新媒体和视频领域第一阵营的地位。
不过,对于腾讯而言,版权的投入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好的IP如何运营好,才是对腾讯体育团队水平的真正考验。“腾讯体育从来不会像竞争对手那样乱买东西,对于我们而言,买来就要做好,我们未来5年会在播出、技术和用户体验上投入很多。”谢岳峰表示。
腾讯作为互联网媒体平台,巨大的用户数量和流量,以及在硬件方面的投入,都会给NBA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带来很多的价值。
对于腾讯体育而言,赛事直播、自制节目、网络社区、球迷活动,腾讯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资源和影响力为其进行NBA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保障,这也是腾讯5年5亿美元拿下独家新媒体版权的底气所在。“通过拿下这个独家版权,对于腾讯而言,为其带来的商业回报之外的增值价值或许更高。”
显然,NBA看重的还是腾讯全媒体平台优势,这其中包括腾讯网、腾讯视频、QQ、微信、腾讯新闻客户端的移动+PC平台。据了解,腾讯体育将直播一个赛季覆盖1500+的场次的比赛,还将运营NBA官网和30支球队的官网,打造NBA官方唯一中文社区,以及100大球星的专属社区。
“从数字角度看,NBA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也许无足轻重,但是从战略角度看,却比数字重要得多,中国市场未来预期很高,NBA看重的是中国市场的未来。”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总裁张庆表示。
谢岳峰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腾讯体育除了在篮球NBA、CBA领域的投入,也与足球的中超有合作,此外,网球、欧冠、马拉松、搏击领域也都有投入,但并不是什么都买。关键还是经营好每一项版权,提升用户体验。
乐视体育:海量版权战略
事实上,在NBA的版权争夺上,乐视体育是最强有力的竞争者,毕竟乐视体育开出的价码比腾讯体育还要高1亿美元,显示出乐视体育志在必得的心态。然而,在综合实力上,乐视的短板还是比较明显,这也是NBA比较看重的。
曾经,英超的赛事转播权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因为赛事转播权的昂贵,甚至拖垮了两家中国企业。
这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英超的版权争夺又开始热起来,2015年PPTV获得英超赛事转播权,转播成本是1100万美元,采取免费与付费混合的模式;而乐视体育在失去NBA数字媒体版权之后,也成为2015~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英超新媒体合作伙伴,将直播这一赛季全部380场比赛,转播价格比上一赛季有增无减。
2014年3月,乐视体育在乐视网的基础上成立,作为独立的体育赛事直播平台独立运作,5月就获得首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8亿元,市场估值高达28亿元,创造了国内体育产业融资的新纪录。在乐视体育的架构中,体育版权是核心资源,是花钱的大头,也是乐视体育构建体育产业链全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这个环节投入巨大。
相比较竞争更为激烈的转播权市场,赛事市场的竞争相对比较温和,乐视体育在NBA的版权争夺失败后,调整了自己的策略,进入了关注度相对较小,但是更为密集的赛事市场,最终购买了海量的赛事版权资源。乐视体育相继购入17类体育项目,121项比赛,从奥运会、欧洲杯、足球、篮球、网球、赛车到高尔夫、马拉松、自行车、马术等项目的制作播出,可以说是覆盖了老百姓熟悉的所有比赛项目。
“乐视体育要的是一个生态圈,聚合了用户参与体育的所有场景,包括资讯、观赛、参赛、社交、游戏、消费等,可以全天候一站式地满足和无缝转接。”乐视体育CEO雷振剑表示。
但张庆觉得,买到如此多的版权,如何经营好这些版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垂直细分的领域,都有独特的地方,都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去运营,都需要深入进去,专注,没法做到赢家通吃。另外一方面,与顶级赛事能够从赞助商那里吸引到足够的资金不同,乐视体育购买的很多小众赛事版权并不能实现快速变现。“我们很难从这部分赛事中挣出较大利润。”雷振剑说。
CCTV-5 新浪体育 大输家失去的不仅仅是版权
最近一段时间,央视的离职潮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在央视体育频道供职18年的著名足球解说员段暄离开央视,加盟香蕉计划体育担任CEO,而此前,还有多位知名的体育解说员相继离开央视,加盟网络平台,央视著名足球解说员刘建宏2014年从央视体育频道离职,加盟乐视体育,出任首席内容官;2015年,央视解说员申方剑也离职央视,加盟PPTV体育;而另一名美女解说刘语熙也已离开央视,有传言她也将加盟一家网络平台。
知名体育解说员纷纷转战新媒体平台,背后折射的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体育产业中资源争夺,以及此消彼长的一个典型写照。新媒体通过大量购入赛事版权,需要更加专业化的人才团队去运营和管理,而传统媒体的人才就成为他们挖角的首选,于是,央视体育频道、新浪体育这些传统体育平台就成为体育人才流失的重灾区。
央视体育的尴尬事
和知名解说员离开央视总会受到媒体关注不同的是,很多从事体育传媒的央视基层员工也在2015年默默的离开了自己的老东家,陈杞真(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30多岁的他在央视已经工作了近10年,在自己的多位同事相继转战网络平台后,陈杞真也在2015年的下半年来到了乐视体育,从事市场拓展工作。
和央视体育相比,陈杞真在乐视体育的薪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一切都更加的市场化,没有体制的束缚,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大胆的去实施,周围的同事也都是一群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在新的团队里,陈杞真觉得有一种获得新生的感觉。
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体育平台,央视体育多年以来在电视市场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由于一家独大,缺乏竞争,很多国际顶级赛事为了打开中国体育市场,就需要首先与央视进行合作,版权方在版权方面往往没有任何谈判的筹码,只能低价的卖给央视,甚至是倒贴。而央视多年来也基本垄断了多数国际顶级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权。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崛起,频频在赛事版权方面重金出击,NBA、英超、西甲等赛事的版权都被新媒体平台争抢,央视体育再也不是唯一的转播平台,竞争受到空前的挑战。对版权方而言,央视再也不是绕不过去的必须选择,以往英超因为价格昂贵一直被央视无视,但是现在却可以在乐视体育、PPTV体育、腾讯体育等平台上转播。例如,去年央视旗下的中视体育在中国之队、中超等版权上也参与了报价,但最后都没有拿下。这让一直风光无限的央视非常的尴尬。
在于新媒体的版权争夺中,央视体育落于下风,在人才的争夺中,央视更是被新媒体无情的挖角。更高的薪酬,更灵活的机制,更大的市场空间,成为吸引央视员工转战新媒体平台的诱惑,对于央视的员工而言,在央视这个平台上积累的人脉资源和知名度,以及扎实的电视转播技术和体育赛事运营经验都是新媒体平台及其欠缺和需要的。
2016年,是体育大年,有巴西里约奥运会和欧洲杯,对央视体育而言,依然可以抓住机会抢占商机。但和4年前相比,他的竞争对手已经强大了很多,奥运会、欧洲杯的网络转播已经不是4年前的绝对配角,随着新媒体平台在技术、人才、运营方面的成熟,他们将有可能在今年展开对央视的反击。
新浪体育的“边缘化”
和央视类似的是,新浪体育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由于在2015年新浪体育失去了NBA在中国的数字媒体的转播权,这对新浪体育影响很大,很多最近几年一直在负责NBA业务的员工直接被腾讯体育挖走。比央视更惨的是,新浪体育被挖角的力度更大,有的部门几乎整体出走。
曾经,新浪体育是央视体育频道之外,国内最强的体育平台,拥有NBA、欧冠、亚冠、英超、意甲、西甲、中超、亚冠、足协杯、英格兰足总杯、欧洲超级杯等全球顶级赛事的直播和点播权。解说阵容也异常强大,例如:黄健翔、詹俊、张路等坐镇国际足球大赛;李欣、徐阳、董路联袂解说中国足球比赛;杨毅、苏群等解说NBA精彩对决。另外,新浪体育的自制节目也是做的风生水起,吸引了很多体育界的大咖加盟,参与节目的录制,比如黄健翔、董路。
在过去的多年,新浪体育一直都是NBA在中国的数字媒体的直播和转播平台,这也是新浪体育立足一线阵营的资本。2015年,新浪体育失去了NBA,被老对手腾讯体育拿走。随之而来,新浪体育培养多年的内容和市场人才也面临严重流失,有些部门甚至被“一锅端”。
在外界看来,体育是新浪的灵魂,毕竟新浪的前身就是一个体育论坛。此后,体育频道也一直都是新浪门户的核心频道。然而,在体育产业越来越火,万达体育、阿里体育、乐视体育、腾讯体育、PPTV体育纷纷加入到这场号称5万亿规模的战役中时,却几乎看不到新浪体育的身影。
2015年,新浪体育也曾传出独立分拆,成立事业部的消息,但是最终只是传言;而新浪体育以内容入股阿里体育,也没有新的进展。可以说,在2015年,新浪体育失去NBA,与阿里体育合作没有结果,又遭遇人才团队的流失,这一年对新浪体育绝对是失意的一年。2016年,是否有翻身的机会,只能拭目以待。
腾讯、乐视:得版权者未必得天下
2016年被公认为体育产业的爆发年,5万亿元的产业规模,让各路大咖纷纷搅动资金进入这个领域,而各路资本也是狭路相逢,让国际顶级体育赛事资源的争夺一下子变得火热起来,版权费用节节高升,争夺异常激烈。显然,几大主要的视频网站围绕国际顶级赛事版权资源的争夺,则彰显出未来这个领域不可限量的商业价值。
以5亿美元成为NBA未来5年在中国唯一的数字媒体合作伙伴,让腾讯体育成为最大受益者,一时风光无限,而新浪体育和乐视体育则失去了NBA的直播权;虽然失意NBA,但乐视体育却拿到英超联赛的独家转播权,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让乐视体育在未来的市场中,在争夺体育用户的竞争中,有了可以与腾讯体育比拼的筹码。
腾讯体育:圈定顶级赛事
2015年10月11日和14日,NBA中国赛分别在深圳大运会体育馆和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开赛,全场100%的上座率和比赛的一票难求,再次见证了NBA在中国的号召力。
据悉,NBA一贯重视中国市场,每年新赛季开赛前都会安排在中国举行两场中国赛,此前主要在北京、上海比赛,这次放在深圳据说主要是因为腾讯,因为腾讯体育以5亿美元拿到了NBA在中国的5年的赛事新媒体转播的独家版权。
据悉,乐视曾为了拿到这个版权,开出了更高的价格,价码号称高达6亿美元,但是NBA最终却选择了出价较低的腾讯。
在腾讯体育咨询部商务合作及市场总经理谢岳峰看来,拿下NBA中国赛的数字媒体转播权,对于腾讯体育具有战略意义,作为全球观众最多,观赏性第一的顶级赛事,可以强化腾讯体育在新媒体和视频领域第一阵营的地位。
不过,对于腾讯而言,版权的投入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好的IP如何运营好,才是对腾讯体育团队水平的真正考验。“腾讯体育从来不会像竞争对手那样乱买东西,对于我们而言,买来就要做好,我们未来5年会在播出、技术和用户体验上投入很多。”谢岳峰表示。
腾讯作为互联网媒体平台,巨大的用户数量和流量,以及在硬件方面的投入,都会给NBA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带来很多的价值。
对于腾讯体育而言,赛事直播、自制节目、网络社区、球迷活动,腾讯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资源和影响力为其进行NBA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保障,这也是腾讯5年5亿美元拿下独家新媒体版权的底气所在。“通过拿下这个独家版权,对于腾讯而言,为其带来的商业回报之外的增值价值或许更高。”
显然,NBA看重的还是腾讯全媒体平台优势,这其中包括腾讯网、腾讯视频、QQ、微信、腾讯新闻客户端的移动+PC平台。据了解,腾讯体育将直播一个赛季覆盖1500+的场次的比赛,还将运营NBA官网和30支球队的官网,打造NBA官方唯一中文社区,以及100大球星的专属社区。
“从数字角度看,NBA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也许无足轻重,但是从战略角度看,却比数字重要得多,中国市场未来预期很高,NBA看重的是中国市场的未来。”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总裁张庆表示。
谢岳峰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腾讯体育除了在篮球NBA、CBA领域的投入,也与足球的中超有合作,此外,网球、欧冠、马拉松、搏击领域也都有投入,但并不是什么都买。关键还是经营好每一项版权,提升用户体验。
乐视体育:海量版权战略
事实上,在NBA的版权争夺上,乐视体育是最强有力的竞争者,毕竟乐视体育开出的价码比腾讯体育还要高1亿美元,显示出乐视体育志在必得的心态。然而,在综合实力上,乐视的短板还是比较明显,这也是NBA比较看重的。
曾经,英超的赛事转播权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因为赛事转播权的昂贵,甚至拖垮了两家中国企业。
这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英超的版权争夺又开始热起来,2015年PPTV获得英超赛事转播权,转播成本是1100万美元,采取免费与付费混合的模式;而乐视体育在失去NBA数字媒体版权之后,也成为2015~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英超新媒体合作伙伴,将直播这一赛季全部380场比赛,转播价格比上一赛季有增无减。
2014年3月,乐视体育在乐视网的基础上成立,作为独立的体育赛事直播平台独立运作,5月就获得首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8亿元,市场估值高达28亿元,创造了国内体育产业融资的新纪录。在乐视体育的架构中,体育版权是核心资源,是花钱的大头,也是乐视体育构建体育产业链全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这个环节投入巨大。
相比较竞争更为激烈的转播权市场,赛事市场的竞争相对比较温和,乐视体育在NBA的版权争夺失败后,调整了自己的策略,进入了关注度相对较小,但是更为密集的赛事市场,最终购买了海量的赛事版权资源。乐视体育相继购入17类体育项目,121项比赛,从奥运会、欧洲杯、足球、篮球、网球、赛车到高尔夫、马拉松、自行车、马术等项目的制作播出,可以说是覆盖了老百姓熟悉的所有比赛项目。
“乐视体育要的是一个生态圈,聚合了用户参与体育的所有场景,包括资讯、观赛、参赛、社交、游戏、消费等,可以全天候一站式地满足和无缝转接。”乐视体育CEO雷振剑表示。
但张庆觉得,买到如此多的版权,如何经营好这些版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垂直细分的领域,都有独特的地方,都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去运营,都需要深入进去,专注,没法做到赢家通吃。另外一方面,与顶级赛事能够从赞助商那里吸引到足够的资金不同,乐视体育购买的很多小众赛事版权并不能实现快速变现。“我们很难从这部分赛事中挣出较大利润。”雷振剑说。
CCTV-5 新浪体育 大输家失去的不仅仅是版权
最近一段时间,央视的离职潮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在央视体育频道供职18年的著名足球解说员段暄离开央视,加盟香蕉计划体育担任CEO,而此前,还有多位知名的体育解说员相继离开央视,加盟网络平台,央视著名足球解说员刘建宏2014年从央视体育频道离职,加盟乐视体育,出任首席内容官;2015年,央视解说员申方剑也离职央视,加盟PPTV体育;而另一名美女解说刘语熙也已离开央视,有传言她也将加盟一家网络平台。
知名体育解说员纷纷转战新媒体平台,背后折射的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体育产业中资源争夺,以及此消彼长的一个典型写照。新媒体通过大量购入赛事版权,需要更加专业化的人才团队去运营和管理,而传统媒体的人才就成为他们挖角的首选,于是,央视体育频道、新浪体育这些传统体育平台就成为体育人才流失的重灾区。
央视体育的尴尬事
和知名解说员离开央视总会受到媒体关注不同的是,很多从事体育传媒的央视基层员工也在2015年默默的离开了自己的老东家,陈杞真(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30多岁的他在央视已经工作了近10年,在自己的多位同事相继转战网络平台后,陈杞真也在2015年的下半年来到了乐视体育,从事市场拓展工作。
和央视体育相比,陈杞真在乐视体育的薪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一切都更加的市场化,没有体制的束缚,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大胆的去实施,周围的同事也都是一群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在新的团队里,陈杞真觉得有一种获得新生的感觉。
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体育平台,央视体育多年以来在电视市场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由于一家独大,缺乏竞争,很多国际顶级赛事为了打开中国体育市场,就需要首先与央视进行合作,版权方在版权方面往往没有任何谈判的筹码,只能低价的卖给央视,甚至是倒贴。而央视多年来也基本垄断了多数国际顶级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权。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崛起,频频在赛事版权方面重金出击,NBA、英超、西甲等赛事的版权都被新媒体平台争抢,央视体育再也不是唯一的转播平台,竞争受到空前的挑战。对版权方而言,央视再也不是绕不过去的必须选择,以往英超因为价格昂贵一直被央视无视,但是现在却可以在乐视体育、PPTV体育、腾讯体育等平台上转播。例如,去年央视旗下的中视体育在中国之队、中超等版权上也参与了报价,但最后都没有拿下。这让一直风光无限的央视非常的尴尬。
在于新媒体的版权争夺中,央视体育落于下风,在人才的争夺中,央视更是被新媒体无情的挖角。更高的薪酬,更灵活的机制,更大的市场空间,成为吸引央视员工转战新媒体平台的诱惑,对于央视的员工而言,在央视这个平台上积累的人脉资源和知名度,以及扎实的电视转播技术和体育赛事运营经验都是新媒体平台及其欠缺和需要的。
2016年,是体育大年,有巴西里约奥运会和欧洲杯,对央视体育而言,依然可以抓住机会抢占商机。但和4年前相比,他的竞争对手已经强大了很多,奥运会、欧洲杯的网络转播已经不是4年前的绝对配角,随着新媒体平台在技术、人才、运营方面的成熟,他们将有可能在今年展开对央视的反击。
新浪体育的“边缘化”
和央视类似的是,新浪体育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由于在2015年新浪体育失去了NBA在中国的数字媒体的转播权,这对新浪体育影响很大,很多最近几年一直在负责NBA业务的员工直接被腾讯体育挖走。比央视更惨的是,新浪体育被挖角的力度更大,有的部门几乎整体出走。
曾经,新浪体育是央视体育频道之外,国内最强的体育平台,拥有NBA、欧冠、亚冠、英超、意甲、西甲、中超、亚冠、足协杯、英格兰足总杯、欧洲超级杯等全球顶级赛事的直播和点播权。解说阵容也异常强大,例如:黄健翔、詹俊、张路等坐镇国际足球大赛;李欣、徐阳、董路联袂解说中国足球比赛;杨毅、苏群等解说NBA精彩对决。另外,新浪体育的自制节目也是做的风生水起,吸引了很多体育界的大咖加盟,参与节目的录制,比如黄健翔、董路。
在过去的多年,新浪体育一直都是NBA在中国的数字媒体的直播和转播平台,这也是新浪体育立足一线阵营的资本。2015年,新浪体育失去了NBA,被老对手腾讯体育拿走。随之而来,新浪体育培养多年的内容和市场人才也面临严重流失,有些部门甚至被“一锅端”。
在外界看来,体育是新浪的灵魂,毕竟新浪的前身就是一个体育论坛。此后,体育频道也一直都是新浪门户的核心频道。然而,在体育产业越来越火,万达体育、阿里体育、乐视体育、腾讯体育、PPTV体育纷纷加入到这场号称5万亿规模的战役中时,却几乎看不到新浪体育的身影。
2015年,新浪体育也曾传出独立分拆,成立事业部的消息,但是最终只是传言;而新浪体育以内容入股阿里体育,也没有新的进展。可以说,在2015年,新浪体育失去NBA,与阿里体育合作没有结果,又遭遇人才团队的流失,这一年对新浪体育绝对是失意的一年。2016年,是否有翻身的机会,只能拭目以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