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我国商标的申请量从2006年的76万余件猛增至2015年的287万余件。但我国在商标领域仍面监挑战,突出表现为知名商标品牌数量较少,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还较弱。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我国位列第五,仅有31个品牌入选。而美国拥有228个,位列第一,英国44个,位列第二。同时,我国企业申请商标国际注册有待加强。发达国家商标国际申请量占比达35%至75%,我国只有4%,绝大多数的商标在国内注册。
品牌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核心体现,更是企业的生命所在、灵魂所系。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知名品牌占全球商标总量的比重仅为3%,但却占据了全球市场40%的份额和50%的销售额。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作为一种高度稀缺资源的知名品牌,正被少数发达国家所垄断。
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在该规定中,一大重点就是品牌建设与管理。其中第六十二条规定,“支持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制定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建立品牌价值评价体系。支持企业建立品牌管理体系,鼓励企业收购海外知名品牌。”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相关部门已出台多份有关品牌管理和品牌评价的指导性政策文件。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产值在2010年占到全球的20%以上。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有281种工业产品的销量世界第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却寥寥无几。我国中低端产品严重过剩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供需错位”也愈演愈烈。
全球化造就了“品牌经济”时代。一个成功品牌的价值往往是任何有形资产所不能比拟的,我国的企业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可惜的是,一些本土品牌在外资有计划的攻势下危机四伏。国内企业在直面经济全球化的严酷竞争中,最宝贵的资产不是土地、厂房和机器设备,而是自己的品牌。
不言而喻,要使我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振兴品牌经济。应该说,国内有很多具有品牌潜质的企业,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并不是某一个企业所能完成的,需要所有企业品牌的提升,形成“品牌族群”。这需要政府制定有序的发展规划,逐步地、有计划地培育名牌企业群,推出一大批知名品牌占领市场。
我国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认为,跨国公司整合我国市场的利器就是品牌,其对我国本土品牌的策略历来都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买,买了之后就束之高阁”。我国的经济增长优势就是制造业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除了成本优势并没有其他明显优势可言,制造业的品牌普遍老化。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正进入了“微利竞争时代”,过去那种依赖成本优势的时代将不复存在。
在我国企业与外资合作的过程中,品牌争夺一直是焦点之一。一些跨国公司看透国内企业急于引进外资的心理,在谈判中常加入对于我国品牌的限制性条款,如“15年内合资企业不得使用原商标”等。另一种情况是,合资企业表面上打出“双品牌”战略,但合资期只推广外资品牌,控制原有内资品牌的发展,甚至停用内资品牌,在外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时,集国内企业多年心血的本土品牌逐渐被人淡忘。
相对之下,跨国公司整合我国市场的利器就是品牌。许多人不知道,在我国畅销的“捷达”汽车,其品牌JETTA(捷达)并不归在我国的合资公司所有,而是归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所有,跨国公司的高明与老到可见一斑。事实上,跨国公司对我国本土品牌“消灭式”和“冷藏式”的策略始终未曾改变,对此,国内企业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在这方面,此前,“徐工”在与“凯雷”的谈判中坚守本土品牌阵地、高举本土品牌的大旗,最终让“凯雷”无功而退的做法尤为值得称道。
尽管近年来国内引进外资成效显著,但不能单纯成为“世界工厂”,要想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发展本土品牌战略应该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现在国家多次强调“自主品牌”与“自主创新”,就是为了提高本土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应该说,一个地区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托所有企业品牌的提升,形成地区商标“品牌族群”,政府应制定品牌发展规划,这将有助于国内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好地转变增长模式,培育出更多有竞争力的本土商标品牌。
品牌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核心体现,更是企业的生命所在、灵魂所系。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知名品牌占全球商标总量的比重仅为3%,但却占据了全球市场40%的份额和50%的销售额。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作为一种高度稀缺资源的知名品牌,正被少数发达国家所垄断。
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在该规定中,一大重点就是品牌建设与管理。其中第六十二条规定,“支持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制定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建立品牌价值评价体系。支持企业建立品牌管理体系,鼓励企业收购海外知名品牌。”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相关部门已出台多份有关品牌管理和品牌评价的指导性政策文件。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产值在2010年占到全球的20%以上。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有281种工业产品的销量世界第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却寥寥无几。我国中低端产品严重过剩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供需错位”也愈演愈烈。
全球化造就了“品牌经济”时代。一个成功品牌的价值往往是任何有形资产所不能比拟的,我国的企业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可惜的是,一些本土品牌在外资有计划的攻势下危机四伏。国内企业在直面经济全球化的严酷竞争中,最宝贵的资产不是土地、厂房和机器设备,而是自己的品牌。
不言而喻,要使我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振兴品牌经济。应该说,国内有很多具有品牌潜质的企业,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并不是某一个企业所能完成的,需要所有企业品牌的提升,形成“品牌族群”。这需要政府制定有序的发展规划,逐步地、有计划地培育名牌企业群,推出一大批知名品牌占领市场。
我国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认为,跨国公司整合我国市场的利器就是品牌,其对我国本土品牌的策略历来都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买,买了之后就束之高阁”。我国的经济增长优势就是制造业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除了成本优势并没有其他明显优势可言,制造业的品牌普遍老化。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正进入了“微利竞争时代”,过去那种依赖成本优势的时代将不复存在。
在我国企业与外资合作的过程中,品牌争夺一直是焦点之一。一些跨国公司看透国内企业急于引进外资的心理,在谈判中常加入对于我国品牌的限制性条款,如“15年内合资企业不得使用原商标”等。另一种情况是,合资企业表面上打出“双品牌”战略,但合资期只推广外资品牌,控制原有内资品牌的发展,甚至停用内资品牌,在外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时,集国内企业多年心血的本土品牌逐渐被人淡忘。
相对之下,跨国公司整合我国市场的利器就是品牌。许多人不知道,在我国畅销的“捷达”汽车,其品牌JETTA(捷达)并不归在我国的合资公司所有,而是归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所有,跨国公司的高明与老到可见一斑。事实上,跨国公司对我国本土品牌“消灭式”和“冷藏式”的策略始终未曾改变,对此,国内企业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在这方面,此前,“徐工”在与“凯雷”的谈判中坚守本土品牌阵地、高举本土品牌的大旗,最终让“凯雷”无功而退的做法尤为值得称道。
尽管近年来国内引进外资成效显著,但不能单纯成为“世界工厂”,要想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发展本土品牌战略应该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现在国家多次强调“自主品牌”与“自主创新”,就是为了提高本土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应该说,一个地区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托所有企业品牌的提升,形成地区商标“品牌族群”,政府应制定品牌发展规划,这将有助于国内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好地转变增长模式,培育出更多有竞争力的本土商标品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