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品牌
-
浙江省工商局公布2007年度品牌建设十大典型案例
记者从昨天在杭州召开的“2008浙江省品牌创新大会”上获悉,去年,众多浙江企业通过品牌通过并购国际知名品牌、挖掘品牌的传统文化底蕴、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商标专用权,在品牌的培育、保护和国际拓展等诸方面成绩斐然。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商标协会特别整理了其中的10个经典案例向社会公布,与广大在浙企业分享创牌护牌经验,共同推进浙江品牌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一、雅戈尔并购美国KWD和KWDASIA服装品牌
发布时间:2008.04.15 -
品牌强国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我国商标的申请量从2006年的76万余件猛增至2015年的287万余件。但我国在商标领域仍面监挑战,突出表现为知名商标品牌数量较少,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还较弱。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我国位列第五,仅有31个品牌入选。而美国拥有228个,位列第一,英国44个,位列第二。同时,我国企业申请商标国际注册有待加强。发达国家商标国际申请
发布时间:2016.10.08 -
品牌化消费趋势日益明显,自主品牌驶入发展“快车道”
电商平台争奇斗艳 自主品牌大放异彩 “双11”刚刚过去不久,本月第四个星期五即11月24日,国外全民购物狂欢节“黑色星期五”将正式“开战”。每年的“双11”和“黑色星期五”等促销活动对于品牌方而言都是一次“大练兵”,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实体商家,各路品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积极备战。 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双11”电商平台大促评测报告》显示,今年“双11”期间,各大电商平台上的
发布时间:2017.11.28 -
外资产品主导医药市场 对民族品牌冲击不可忽视
近年来,我国医药市场发展迅速,成为外资进入的重点领域之一。外资在带动我国医药产业技术进步的同时,也给民族医药工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业内人士反映,目前一些政策和制度没有促进中外医药产业的公平竞争,客观上扩大了外资药品的市场主导权。 “洋品牌”不断扩张 近年来,跨国企业在华医药领域的投资不断扩大,辉瑞、默克、罗氏、葛兰素、诺华、拜耳等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均已在华投资设厂。截至2006年底,我国已有
发布时间:2008.02.19 -
“中国产品变中国品牌”需几步?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品牌与知识产权密不可分的关系,主动将知识产权的申报和保护纳入建设知名品牌全过程。 不少人还记得,去年两会期间,国人到国外爆买马桶盖事件曾引起舆论热议。不少人心存疑问:小小一个马桶盖,对于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来说算什么,至于众人跑到国外去买吗?原因解释起来很复杂,但有一条最关键:我们的品牌还不够响亮,消费者缺乏更多了解和信心。 小小一个马桶盖,折射的是中国制造的品牌现状。品牌,是一个
发布时间:2016.01.26 -
应重视跨国并购中民族品牌商标权流失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跨国并购、合资合作的行列,品牌商标权的流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有关专家就此呼吁,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增强知识产权意识,避免企业品牌商标权的流失。 在2日于北京举行的“自主创新与民族品牌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中国企业自有品牌在合资并购过程中的流失现象成为与会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 他们认为,有些行业民族品牌的流失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有关部门应为企业商标
发布时间:2008.09.05 -
品牌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之下,品牌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而品牌文化是品牌的核心价值。 品牌文化,是指通过赋予品牌鲜明的文化内涵,建立独特的品牌定位,并整合运用营销传播工具,以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精神共鸣,经过历史的积淀,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归属与忠诚。品牌忠诚度将赢得稳定市场,并产生品牌溢价能力。因此,品牌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组成部分。 品牌文化具有的四大内涵:企业文化、产品与服务
发布时间:2014.08.06 -
时尚品牌发展,需“标本”兼修
商业标识(Logo)是品牌价值的缩影和企业历史文化的体现。不少知名企业的Logo延续多年保持不变,但也有部分企业选择通过“换标”重塑品牌形象。日前,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在其举办的一个秀场上发布了全新的Logo,设计与旧版差别较大,其整体改成了无衬线字体、字母间距减少、整体非常紧凑,品牌视觉形象及印花也进行了全新设计。这一巨大“变动”让不少消费者“震惊”,直呼该品牌“太反常”。 笔者了解到
发布时间:2018.09.30 -
商标纠纷因何成为初创公司的“拦路虎”?
创业公司在创业之初,首先就是要打响品牌,换言之,就是得有一个叫得响,能让大众记得住的名字。但是呢,往往一个不小心就掉进了“商标纠纷”的坑里,大部分初创公司都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那么,商标真的是创业公司发展的“拦路虎”吗?对于高速发展中的创业企业来说,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该怎么做才能不让自己辛苦打造的品牌形象付诸东流,不让自己努力赚的钱成为赔款装进别人的口袋呢? 商标注册不及时,产品上市才发现
发布时间:2018.10.09 -
民族品牌如何不在“海归”中消失
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可口可乐提出的每股现金作价为12.2港元。消息一经传出就引来了网民的关注。 近期,外资对中国企业的并购屡见不鲜,外资并购所引起的话题屡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7月30日,美国强生公司旗下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已经完成收购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的交易,一家有18年历史的中国品牌企业成为了外资企业的全资子公司。 在我国,每年
发布时间:200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