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新闻发生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空降大神解锁,FBI撤诉,看似皆大欢喜!事实真的如此简单?

发布时间:2016-04-01 来源:知产力 作者:艺紫琼心
标签: 苹果 FBI apple 解锁
字号: +-
563



  2015年12月初,一名叫做法鲁克(Sayed Farook)的极端伊斯兰恐怖分子同其妻子在加州圣伯纳迪诺郡枪杀14人,随后在与警方的枪战中被击毙。案发后,警方在其汽车上发现一部iPhone 5c手机。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想确认一下,这对恐怖份子夫妻是否同极端民兵组织-伊斯兰国有关。因此,需要了解这部ipone上的内容。但由于苹果在手机设备中使用了独有的加密技术,导致FBI无法破解。

  因此FBI希望苹果公司提供协助,解锁该手机,但是对方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拒绝了该请求。

  FBI与苹果对抗实录

  枪机案发生后,FBI就要求苹果提供关于这部手机的所有信息,但苹果拒绝了FBI的要求并建议可将手机自动备份,FBI表示,他们已经重置了iCloud密码,备份的话需要输入新的icloud密码,然而他们无法越过四位锁屏密码。对此苹果依然拒绝帮忙!

  随后,FBI要求苹果开发一套能解密的“政府系统”,苹果觉得该要求过分,再次拒绝!

  吃了闭门羹后,FBI气急败坏,软的不行便来硬的。很快,他们便向苹果亮出联邦法院的法庭指令,并将此事公布于媒体,想利用公众舆论对苹果进行施压。本想苹果会就范,谁想库克发表公开信予以回击!

  紧接着,Facebook、谷歌、亚马逊、twitter、WhatsAPP、微软等科技巨头发起声势浩大的支援活动,力挺苹果到底!然而总统候选人特普朗以及新晋果粉奥巴马表示坚决公开支持FBI!

  软硬兼施都不行,FBI感到很无奈,只好选择走正规渠道,与苹果打官司,当然科技巨头苹果自然拥有它的豪华律师团队,丝毫没有退却之意。然而就在两者剑拔弩张时,FBI竟然……撤诉了,究竟发生了什么?

  突然急剧缓和 到底何方神圣?

  原本美国当地时间3月22日,苹果要与FBI正式对簿公堂,然就在听证会举行的前一天,即美国时间3月21日,美司法部却突然向听证会监管法院提出请求,希望能将双方听证会的时间往后顺延。并表示他们找到了第三方组织帮助解锁ipone。

  这个时间点赶得好巧,没早一步,没晚一步,偏偏在听证会正式开始之前,而这家解锁机构恰好是苹果家的深度合作伙伴–以色列的Cellebrite。

  而就在美国当地时间3月28日,FBI宣布,已成功解锁ipone,放弃相关司法程序,撤销对苹果的诉讼。

  此时,推特上有人发现,FBI在宣布能够在不需要苹果公司的帮助下解锁的iPhone的几天前,即3月21日(美国时间),Cellebrite和FBI刚刚签了一份价值约15,000 美元的合同,合同服务内容是信息技术软件,3月28日(美国时间)又有一份新合同,价值高达到了21.8万美元,服务内容是信息技术供给,这是两者之间价格最高的一份合同。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大写的偶然事件啊,当然还有一些擅长“胡乱推理”的认为,偶然事件背后藏着很多必然,此次双方气氛突然缓和,有可能是双方私下达成协议,也有可能是当事双方合写的一个剧本。

  推测:关键时刻,双方私下达成协议(情节部分纯属虚构 若有雷同 纯属巧合)

  就以3月1日,FBI局长詹姆斯·科米在国会山举行的听证会上发表的立场观点为引,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智能手机加密技术造成了外界获悉个人信息和通信的真空地带,即便是法庭命令都无济于事,警察和技术公司也不行。那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FBI将会在未来很多案件面前束手无策。

  这个问题应该是困扰FBI很久的事情,因为从Cellebrite与FBI签署的至少199份合同中获悉,最早一份在2009年9月。这些合同价值从几千到十几万不等。大部分合同内容是软件、通讯器材等等。在过去的案件审理过程中,类似“苹果解锁门”的事件不在少数,而且苹果还是以保护用户隐私而著称的科企,这次枪击事件正好给了FBI一个契机,借助舆论压力,获取苹果“后门”,如果得逞,那将一劳永逸。

  FBI以为事件闹的越大,苹果越可能就范,但它忘了,苹果在世界人民心中是个人隐私安全卫士的形象,事情越是沸沸扬扬,就越要在世人面前维护好这个形象。或许FBI悄无声息的与苹果洽谈,就不会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苹果得强硬态度不仅引起美国政府的不满,曾遭遇过恐怖袭击的法国,其政府也对苹果的行为感觉愤慨。从时间点的巧合来看,左右为难的苹果,最终不得已,悄悄暗示了一个解决方法–它的深度合作伙伴,以色列的Cellebrite–并希望大家各退一步,各取所需。FBI得到一个永久解决方案,苹果则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而勇敢与政府对抗的卫士。

  后面就是大家看到的剧情大反转,本来全世界的人民都买好瓜子拿着饮料准备好好看看这个最民主最自由国度的大法官在人道主义与人权自由之间将作出如何惊人的判决,结果,FBI撤诉了。

  或许有同学会问,既然FBI与Cellebrite很久以前就合作过好多次,那为什么这次苹果解锁这个问题没有直接去找老伙计帮忙呢?

  嗯,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据悉,苹果在与其合作伙伴开展合作之前都要签署严苛的保密协议,苹果之所以以安全可靠自居,这就说明扼杀后患的技能还是有的。只要苹果不松口,以色列的这家公司怎会冒着违约风险主动找上这个轰动全球的解锁任务?

  不仅如此,从Cellebrite官网上也能看出,他们对苹果还是有些避讳的。Cellebrite声称其能对三星Galaxy系列、HTC、摩托罗拉等安卓手机进行解锁,还能对诺基亚的塞班、微软Windows Phone、黑莓、华为、中兴等公司的手机进行解锁并提取数据,而对于苹果设备,介绍文件中却一笔带过——“可对Apple设备广泛提取和解码”。

  关于“解锁”方法

  Cellebrite官网上有两种技术最可能用于此次解锁。第一个就是UFED Touch技术(具体介绍,请看上图),第二种技术内容转移(Content transfer)。Cellebrite关于“内容转移”的服务介绍文件中介绍到,可以将包括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视频、图片、音乐以及应用程序在内的手机数据内容在不同系统和不同硬件设备之间进行转移、备份和存储。 

  至于到底运用了何种方法与技术,估计苹果会使尽浑身解数让其保密吧。

  关于Cellebrite

  这是一家以色列的移动软件开发商,1999 年成立于以色列佩塔提克瓦,并在在美国和德国设有分公司。创始人分别是罗恩·塞伯(Ron Serber)和Yossi Carmil,是日本Sun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该公司有两大业务部门。无线运营商和零售商部门(Cellebrite Wireless Carriers & Retailers),主要生产用于手机间数据传输、备份、移动应用分发和数据分析的软硬件,客户大多是手机运营商和零售商。

  另一个是成立于2007年的手机监识部门(Cellebrite Mobile Forensics),主要生产从手机中进行取证的软件和硬件。这个部门的客户包括了联邦、州及地方的执法部门和情报部门、军队、公司安全和调查机构、法律机构和私人的取证机构。

  本次用于帮助FBI解锁iPhone的很可能就是该公司的重要产品Universal Forensic Extraction Device(UFED法医提取通用设备),该产品能够恢复手机中的删除数据,解密加密和密码保护的信息。

  本以为能通过专利技术窥探一下解锁细节,谁知这家公司目前只有一件公开的专利,名为“判断移动设备电源健康状况的系统和方法”(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state of health of a power source of a portable device)。这件专利最早于2014年2月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申请。一年后又分别在日本、欧盟、韩国申请了专利。根据专利文件的描述,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激活移动设备各个组件,加速其耗电量,并比较电量下降的速率与标准速率的差异来判断移动设备的电源健康状况。

  额,好吧,好像与解锁的关系不大。

  关于解锁 苹果这样回应

  “一开始,我们反对FBI让我们为iPhone开后门的请求,因为我们认为这是错的,并且会开启一个危险的先例。现在由于政府撤诉了,这些情况也就没有发生。不过这次案件原本就不应该发生。

  我们会继续协助执法部门的调查工作,就像我们一直所做的那样。而且,当用户数据遭遇威胁和攻击的事情发生得愈加频繁和复杂的情况下,我们也将继续增加产品的安全性。

  苹果深信,美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在数据保护、安全和隐私上都应该得到保障,为了其他人而牺牲某个人将置人民和国家于更高的风险之中。

  这次案件也凸显了一个值得全国性讨论的问题,事关我们的公民自由,还有我们共同的安全和隐私。苹果依然致力于参与这样的讨论并发挥作用。

  尽管现在 FBI 已经能够完美地获取涉案 iPhone 中的数据,但还不清楚其中是否包含所需要的有效证据。此外,苹果可能无权得知司法部是如何在第三方的帮助下破解这部 iPhone 的,这可能会引发新一轮争论。”

  结语

  这个事件本来很简单,就是政府部门需要企业提供案件协助,一般情况下,企业积极配合就完事了。可麻烦的地方就在于这个政府部门是一个喜欢利用舆论为自己谋取便利的部门,而且需要配合的这家企业正是以保护用户隐私得到市场青睐的苹果。

  本来这是一个探讨恐怖袭击日趋严重的形势下科企如何配合政府而又能最大限度保护用户隐私权的良好契机,却因FBI撤诉戛然而止。好吧,我们只好相信这是一个大写的偶然! 

  (图片源于网络)   枪击解锁事件回顾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