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新闻发生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我国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市场备受国外企业关注

发布时间:2016-09-06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曹志明
字号: +-
563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表示,将开始发售其无线充电装置“免插充电系统”,帮助用户摆脱对充电桩的单一性依赖。业内预测,到2025年,全球1/4的车型将为插电混动或纯电动车,而相比充电桩,无线充电的建设成本更低,且不受场地限制,因此,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正向替代充电桩的目标发展。

  笔者以2016年3月23日前在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WPI)中已公开的相关专利文献为基础,对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专利申请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帮助社会公众了解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态势。

  申请数量持续增长

  笔者经过检索发现,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国外专利申请量为1505件,国内专利申请量为1348件。在国内专利申请中,由国内专利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为731件,国外申请人提交的为617件。从专利申请趋势来看,从2006年开始,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开始增长,其中,国内专利申请在2010年至2012年保持在60件左右,从2013年开始增长迅猛,当年申请量为127件,随后在2015年达到历史最高的237件;国外来华专利申请在2011年至2013年比较稳定,维持在130件左右。

  目前,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人主要来自于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国外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韩国科学技术院、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高通股份有限公司、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这5家公司。国内专利申请人主要分布在北京、江苏、深圳、安徽、上海、广东等省市,而国外来华专利申请人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

  笔者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内专利申请人主要为东南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等,表明目前国内对于该项技术的研究以高校为主。国外来华专利申请申请量排名前6位的分别是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麻省理工学院,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美国的高通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之外,其余4家皆为日本公司。

  研发方向较为广泛

  从专利申请量的角度来看,针对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活动已十分活跃,国外专利申请布局区域高度集中,中国专利申请优势区域正在形成。从2006年开始,该领域专利申请量在国内外同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未落后于国外,而且在国内新能源汽车整体技术大力发展的带动之下,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也明显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有可能获得该领域的产业化优势。目前,我国专利申请人集中在北京、深圳、江苏、安徽、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等地,其中北京、江苏两地优势较为明显,如果集中其他区域的技术力量重点针对几个关键技术分支开展研究,我国有可能在该领域取得一些技术突破。

  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存在着若干技术分支,国外专利申请主要侧重于电动汽车推进系统或电动汽车放大器以及低功率电源、电动汽车供电系统或集电器、电动汽车供电系统或电池充电、供电或配电或电路结构或非接触配电、电化学储存或蓄电池充电器、放大器或低功率电源或低功率电源;国内及国外来华专利申请主要侧重用电磁波供电或配电的系统、用变换器丛交流干线为电池组充电、用于电池充电或由电池组向负载供电的装置、车辆内部使用电池供电的电力推进系统、电动车辆电源线路的集电器、电池充放电的方法等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专利申请以及国外来华申请中,日本专利申请量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可见日本在汽车无线充电领域占有技术优势,也反映了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美国和德国分列第二、三位。反观国内主要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情况,专利申请集中度不高,部分国内申请人均具有一定实力,但在专利技术产业化上还需加强。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