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新闻发生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中国包装设备企业在海外遭遇“专利狙击”

发布时间:2008-07-23 来源:慧聪网 作者:
标签: 德国
字号: +-
563
        德国Interpack展会是世界上包装设备工业界最大的展会,每三年举行一次,近年来中国参展商表现非常活跃,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内的关注。然而在今年的Interpack展会上,据了解,江苏赛摩公司、在仅一公司展台展出的无锡卓制等中国参展商遭到了日本石田公司的“专利狙击”。中国参展商不得不将相关的设备撤出展位或者遮盖。

  原来德国的法规规定,如果一个公司起诉另一个公司侵犯其专利,后者须马上停止销售、展示,如果在接下来的应诉中如果后者打赢诉讼,前者须赔偿后者的损失。

  这个条款看似公允,但是却对国外财大气粗、熟悉当地法律法规的公司非常有利。

  我们中国参展的企业基本不可能在德国应诉,大致上原因有三:

  第一、对当地的法律法规不熟悉;

  第二、应诉成本非常高,动辄数万欧元,耗费的精力还不算;

  第三、参展企业都是为了参展而去,展会也就几天,而应诉过程很长,那边法律程序还没有开始,这边展会已经结束了。

  所以中国的参展商往往只能无奈地服从当地法院做出的决定,不去节外生枝。

  据了解,在上届德国CeBIT展会,爱国者,纽曼等国内著名的电子厂商也遭遇到了类似的“专利狙击”。

  石田公司正是利用了上述这个法规,以中国参展商侵犯了其一个专利为由,通过法院要求中国参展商停止展出相关设备。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次石田声称中国参展商侵犯的专利,本身是一个定义非常模糊的专利,几乎所有相关设备制造商都使用到这个结构。然而石田公司利用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专利,单单起诉中国参展商,而并没有牵涉到其他使用该类结构的欧美企业,其遏制中国竞争对手的目的非常明确。

  据无锡卓制参展负责人介绍,他们的产品均是自主研发并拥有结构、控制系统等相关的专利,并不存在专利侵权的问题,但是考虑到费用和精力,他们此次将不会采取应诉这个事件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一批优秀的包装设备制造商凭借着出色的质量、优异的性价比,不但在中国市场,更是在国际市场上让国外先进同行感到惧怕,原先趾高气扬的国际知名企业不得不使用非常规的竞争手段来遏制中国企业。随着国际影响力日渐增长,我们中国的企业不但要大力创新,同时必须熟悉且掌握国际法律法规,才能在国际大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