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要入驻我们的平台,就必须退出另一个平台;在每年的集中促销日期间,只能在我们平台进行促销,且价格必须低于其他平台……”如今,很多入驻电商平台的商家遇到了在平台之间的“二选一”问题,这不仅给商家造成困扰,也让消费者担心渠道资源的集中或会引发日后价格的上涨。
8月23日,在上海市法学会消保法研究会与上海市法学会竞争法研究会联合主办、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法与社会法研究中心承办的“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与竞争秩序问题研讨会”上,大多数与会专家提出,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电商平台“二选一”问题,应视为限制交易的一种,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定,互联网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交易、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平台单边签订排他性服务要依法禁止。此外,有专家指出,根据我国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反垄断法等相关规定,如果“二选一”是以打击其他竞争对手为目的,不仅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还涉嫌构成对其他平台的不正当竞争,这有悖于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规则。
业界关注“二选一”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平台竞争的激烈,“二选一”行为在电子商务领域有愈演愈烈之势,进而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对此,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院长、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王健认为,如今,“二选一”行为呈现出如下三个突出特点:从集中促销期间发展到非促销期间;从小规模的“二选一”发展到大规模的“二选一”;从公开的“二选一”到隐蔽的“二选一”,甚至呈现出“无平台不二选一”的趋势。此外,限定交易的手段日益复杂化,限定交易行为大都有单方强制的特点,自愿达成的并不多见。通常而言,具有上述特点的限定交易行为有悖于互联网的开放、包容、创新的环境,违背了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则,妨碍、排除了互联网平台的竞争和经营者的竞争,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外部监管的介入势在必行,竞争法的适用也需要提速。
此外,在上海市法学会竞争法研究会名誉会长徐士英看来,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商平台既是企业,又是市场,扮演着规则制定者、市场管理者和“裁判员”等多个角色。从企业竞争来看,“二选一”容易产生滥用市场管理者为自己谋利的趋势,出现让电商企业进入该市场受到限制、让消费者选择受到限制等情形。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判断相关市场主体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行为是否侵犯了消费者权益,因此,如果电商平台“二选一”让消费者的转移成本增加,甚至让其失去选择权,那么,该平台的相关行为就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全兴则认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弥补了实体经济的不足,这让实体经济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增加。“二选一”行为的出现,就好比是一家商场限制某一品牌只能在其商场内开设专柜,而不能在其他商场经营的做法一样,这让商家的选择变少,增加了经营成本,从长期来看,不但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还有可能造成阻碍。此外,让商家在多个平台间选择或者同时入驻多个平台,无疑可以增加就业机会、稳定就业质量,如果平台强制“二选一”,这不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和稳定就业质量。
相关问题待厘清
记者在研讨会上了解到,虽然业界大多认为电商界出现的“二选一”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但司法实践中尚没有出现相关的判决案例,而从江苏、浙江和四川等地方执法部门处理的相关案例来看,受到处罚的也仅是有关平台的当地代理商,并未涉及到平台本身。
对此,华东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巍表示,虽然我国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电子商务法均可规制“二选一”行为,但这类法律规制缺乏针对性、周延性与实操性。具体而言,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虽然可视为规制“二选一”行为的法条,但其对“不合理限制”与“不合理条件”的表述较为模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第二款则仅适用于规制采用互联网技术手段的“二选一”。此外,反垄断法第十四条与第十七虽然亦适用于规制“二选一”,但第十四条仅适用于规制纵向协议这种单一形态的“二选一”,而第十七条关于“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定虽然可规制各种样态的“二选一”,但其适用前提之一是实施“二选一”行为的企业必须在相关市场具有支配地位,对这一前提要件的证明责任过高,举证难度很大,许多实施“二选一”的企业虽然具有较强的市场力量,并且滥用了该市场力量,但其却没有达到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程度。
此外,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虽然很多当地老字号企业遭遇了平台“二选一”问题,而真正需要执法机关出面解决的时候,大多数企业模糊其词,他们不愿意同合作已久的平台形成对立,不愿意冒着收入降低的风险转向新的平台。
法律适用需明确
如果“二选一”行为最终损害了整体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那么此类行为该如何规制呢?
对此,王健建议,相关当事人可依据不同案件寻求不同的法律救济。其中,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相对比较简单,其次是电子商务法,反垄断法的适用门槛则最高。当然,各地方出台的反不正当竞争条例也能规制“二选一”行为。值得指出的是,电子商务法的适用亟需跟进,其中第二十二条和第三十五条的适用要激活。
此外,翟巍还建议,基于我国法律体系现状,立法机关有必要通过修订法律的方式规制“二选一”,比如,在反垄断法的修订被纳入议程之际,增加精准规制“二选一”行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这可借鉴《德国反对限制竞争法》第十九条和第二十条的相关规定,对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和相对优势地位行为进行明确规定,以降低举证难度。
对于“二选一”的法律定性以及是否对消费者和市场竞争秩序造成损害,业界存在不同声音。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先林总结道,如果该行为的确出现限制市场主体竞争、将竞争对手排除在外的情况,相关部门就要在包容、审慎的态度下进行监管,除了罚款和硬性的执法外,还可以通过行政指导等手段,最终才能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