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假冒
-
假冒注册商标罪中商标使用行为的认定
01 案号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粤03刑终514号刑事裁定 02 裁判要旨 假冒注册商标犯罪中“使用”商标行为不限于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及交易文书或广告宣传等有形载体上的行为。物联网环境下通过配对链接等无线通信技术将商标展示在配对设备上的行为,同样属于商标使用行为。该行为是否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应当结合被告人的主观故意、商标使用方式和是否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和误认等因素
发布时间:2023.02.28 -
假冒专利与专利侵权定性及赔偿法律依据差异案民事二审判决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21)最高法知民终2380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姚魁君。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嘉兴捷顺旅游制品有限公司。 原审被告: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诉人姚魁君因与被上诉人嘉兴捷顺旅游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顺公司)、原审被告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寻梦公司)假冒他人专利纠纷一案,不服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1年10月18日
发布时间:2023.07.05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中网络交易平台的刑事归责
在互联网环境下,商标和商品本身分离,消费者主要通过商标和广告,间接对商品质量作出判断。因此,商标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侵犯注册商标犯罪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程度愈发严重,传统的商标民事侵权正在向商标犯罪转化。网络交易平台通过算法技术,为消费者推荐满足其需要的商品,帮助商家精准投放广告,有效节省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然而,假冒注册商标通过混淆知名度较高的商标以取得消费者关注,在平台算法加持下推
发布时间:2024.07.05 -
浙江高院:关于审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著作权罪论处。 04 侵犯著作权罪如何认定未遂? 答:对已着手非法出版、复制他人作品,尚未完成即被查获的,或者单纯销售、贩卖侵权复制品而未实际售出的,可根据情况认定为未遂。对该类案件的处理,可参照《两高一部意见》中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未遂)的规定,数额或数量达到入罪标准三倍以上的,可以侵犯著作权罪(未遂)处罚。 05 侵犯著作权罪中“其他作品”是否包含美术作品? 答:《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
发布时间:2016.12.19 -
假冒注册商标 贴标生产销售被判刑
6月6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非法制造注册商标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系列刑事犯罪案件。33名被告人依法分别被判刑。 现年40岁的吴亮芬系龙泉查田人,初中文化。2008年至2012年7月期间,被告人吴亮芬以雇佣方式结伙被告人吴某某、叶某某等4人进行贴标生产,先后在浙江永康、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等地承租生产所需用房,从浙江黄岩、温州、嘉兴等地购进空白滤清器及相关设备
发布时间:2013.06.09 -
翁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
与否,是区分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非罪的关键,而行为人通过假冒注册商标获得的营业金额,也即“非法经营数额”的计算,对“情节严重”的认定起重要的作用。商标权人的销售代理商违反供货合同约定,擅自外购无标签商品并加贴假冒的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同时,应以销售代理商交付的商品数量和供货合同约定的该商品价格,计算其非法经营数额。 【基本案情】 2012年10月,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
发布时间:2017.03.28 -
假冒注册商标 贴标生产销售被判刑
6月6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非法制造注册商标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系列刑事犯罪案件。33名被告人依法分别被判刑。 现年40岁的吴亮芬系龙泉查田人,初中文化。2008年至2012年7月期间,被告人吴亮芬以雇佣方式结伙被告人吴某某、叶某某等4人进行贴标生产,先后在浙江永康、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等地承租生产所需用房,从浙江黄岩、温州、嘉兴等地购进空白滤清器及相关设备
发布时间:2013.06.09 -
2017年江苏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商标)
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我国出口商品的质量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在满足国外消费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我国出口商品的侵权假冒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我国企业产品的海外市场造成严重损害,有损“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在此背景下,海关加强出口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合法开展出口加工业务和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进自主品牌发展,遏制
发布时间:2018.04.19 -
一铭鞋厂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再审民事判决书
“制鞋”企业,其经营范围与原告相同,与原告系同行业竞争者。被告在经营活动中,采用下列不正当竞争的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活动:1.假冒原告注册商标,上文已有详述;2.使用与原告注册商标相近似的标志。被告在假冒原告的注册商标的同时,通过将第13688178商标“”(商标持有人周金山系本案被告的个体工商户业主)变形成为“”标识,达到与原告第G914687号“”商标在视觉上近似的效果。被告在销售时同时出售假冒原告
发布时间:2018.09.20 -
制售假冒名牌产品 既遭刑罚又担民责
股东杨某林、张某良、钟某万为非法牟利,以首沣公司名义,通过其架设的网站销售假冒LV、Gucci、Tiffany&Co等注册商标商品,涉案金额超过3000万元,相关人员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案刑事判决现已生效。 在业内人士看来,该案涉及刑事、民事交叉衔接,该案二审判决认为公司以其名义实施侵权行为,构成直接侵权,个人具体组织实施亦构成直接侵权,阐述了在刑事案件未认定单位犯罪
发布时间:201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