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中
-
(美国)普罗克特和甘布尔公司诉上海晨铉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然而,被告晨铉公司却将“safeguard”注册商标和著名品牌注册在其域名中,明显是恶意注册和“搭便车”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据此,原告诉请法院判令被告晨铉公司停止使用并撤回已注册的safeguard.com.cn域名,承担案件诉讼费。庭审时,美国宝洁公司提出“safeguard”注册商标系驰名商标,驰名商标作为一种事实状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认定,法院在个案审理中也可以认定。要求
发布时间:2009.12.15 -
薛模权、霍重光侵犯著作权犯罪案
式 按照《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的规定,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可以采取自诉的方式,本案正是采取了自诉方式进行诉讼。但笔者认为这类案件究竟应该采取何种形式比较妥当值得商榷。由于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技术性、专业性含量较高,公安、检察机关对此缺乏专门性力量,因此采用被害人自诉的形式确实有一定的优势;另外此类案件往往涉及一些商业秘密、技术秘密,为防止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的扩散,被害人一般不愿意公诉
发布时间:2009.12.15 -
顾然地、库迪等人销售侵权复制品案
侵犯著作权罪认定。 笔者认为,上述几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的理由,虽然也有合理性的一面,但也存在缺陷或者不够全面、合理的一面。如认为法条竞合的情况下应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理定性的观点,实际上没有正确理解法条竞合的真实涵义,所谓法条竞合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两个法律条文,其中一个法律条文的内容包含在另一个法律条文的内容中。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法经营罪之间不存在包容关系,也就不存在法条竞合
发布时间:2009.12.15 -
被告人周德隆等侵犯商业秘密案
作为商业秘密对待就是技术秘密(或称专有技术)和经营秘密。作为商业秘密的载体,既可以是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实物,还可以存在于人的大脑或操作方式中。 其次,应正确理解和认定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之一“不为公众所知悉”,即秘密性。从理论上讲,一般认为,“不为公众所知悉”包含了最低限度新颖性的含义,即指该信息不能是行业内现成的普通信息。显然,新颖性隐含在秘密性之中。对秘密性,世界各国均认为只要求“相对秘密性
发布时间:2009.12.15 -
被告人魏成刚、李迪准侵犯商业秘密上诉案
“舍福公司”)市场部、技术部经理,两名被告人与时任舍福公司总经理的许某,在舍福公司为上海伊顿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顿公司”)加工汽车气门的过程中,窃取舍福公司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2001年6月,许某之妻与伊顿公司主要负责人的家属成立上海欧本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本公司”),由许某担任总经理,魏成刚担任副总经理,采用不正当的手段从伊顿公司截取原属舍福公司承揽的加工业务,又以
发布时间:2009.12.15 -
被告单位鸿绪公司、被告人林毅、董伟德侵犯商业秘密案
[提要] 本案系2004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施行以来,我院判决的首例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在本案例中,作者就如何计算侵犯商业秘密的经济损失及如何认定“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合议庭] 薛振(审判长) 吴登楼 杨庆堂(承办法官) [案情] 公诉机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被告单位上海鸿绪
发布时间:2009.12.15 -
上海化工研究院诉陈伟元等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先刑后民"程序中界定商业秘密的若干法律问题
有限公司厂长王建飞等人共同商量出资成立一家生产15N标记化合物的公司,并通过被告程尚雄介绍认识了被告陈伟元、强剑康。此后,被告陈伟元、强剑康借用他人名义参与投资,与李玉明、王建飞等共同出资成立了被告埃索托普公司,李玉明担任法定代表人。2001年12月18日,李玉明担任被告汇鸿苏州公司的股东及董事。 在被告埃索托普公司筹备成立阶段,该公司在购买15N生产设备的过程中,当时尚未辞职还在原告化工院工作的
发布时间:2009.12.15 -
薛模权、霍重光侵犯著作权犯罪案
式 按照《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的规定,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可以采取自诉的方式,本案正是采取了自诉方式进行诉讼。但笔者认为这类案件究竟应该采取何种形式比较妥当值得商榷。由于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技术性、专业性含量较高,公安、检察机关对此缺乏专门性力量,因此采用被害人自诉的形式确实有一定的优势;另外此类案件往往涉及一些商业秘密、技术秘密,为防止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的扩散,被害人一般不愿意公诉
发布时间:2009.12.15 -
被告人周德隆等侵犯商业秘密案
作为商业秘密对待就是技术秘密(或称专有技术)和经营秘密。作为商业秘密的载体,既可以是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实物,还可以存在于人的大脑或操作方式中。 其次,应正确理解和认定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之一“不为公众所知悉”,即秘密性。从理论上讲,一般认为,“不为公众所知悉”包含了最低限度新颖性的含义,即指该信息不能是行业内现成的普通信息。显然,新颖性隐含在秘密性之中。对秘密性,世界各国均认为只要求“相对秘密性
发布时间:2009.12.15 -
被告单位鸿绪公司、被告人林毅、董伟德侵犯商业秘密案
[提要] 本案系2004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施行以来,我院判决的首例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在本案例中,作者就如何计算侵犯商业秘密的经济损失及如何认定“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合议庭] 薛振(审判长) 吴登楼 杨庆堂(承办法官) [案情] 公诉机关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被告单位上海鸿绪
发布时间:200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