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商业秘密
-
现代汽车申请驳回窃取电动汽车电池技术诉讼
9月20日,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向加州联邦法院提出请求,要求驳回一项关于其涉嫌窃取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诉讼。该指控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家名为Soelect Inc.的初创公司。现代汽车表示,硅谷分公司签署的合同并未赋予加州法院对该案件的管辖权。 据悉,Soelect在诉讼中指责现代汽车于2020年底窃取了其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商业机密。而现代汽车则回应称,加州法院无权对总部位于韩国的公司行使管辖权
发布时间:2024.09.27 -
特斯拉起诉前供应商侵犯电动汽车电池商业机密
的知识产权”,特斯拉将“积极捍卫权利”。 特斯拉的律师和发言人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根据起诉书,总部位于匹兹堡的马修斯自2019年起成为特斯拉的供应商。特斯拉表示,它与马修斯分享了有关干电极涂层的秘密,这种涂层可以大大减少电池制造厂的尺寸、成本、能耗和生产周期时间,同时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 诉讼称,马修斯通过出售“体现特斯拉商业秘密的机器和其他技术”,将特斯拉的创新成果分享给了其竞争对手
发布时间:2024.06.18 -
欧足联冠军联赛被指控窃取商业机密和抄袭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从ec.europa.eu获悉,8月26日,在摩纳哥举行的2024/25赛季欧冠联赛抽签仪式确定了本赛季的比赛日程。除了一如既往的兴奋之外,今年的活动也引发了争议。欧洲足球协会联盟(UEFA)被智利顾问莱安德...
发布时间:2024.09.11 -
从多份不同文件总结提炼的技术信息可作为技术秘密保护案
基本案情 B公司系某技术秘密权益人,相关技术信息体现于该公司的多份研发记录文件中,以上文件均标明了密级。程某某原系B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约定其负有保密义务,并由B公司支付相应保密费用。双方签订的《关于商业秘密、知识产权、无利益冲突协议》对商业秘密的范围及程某某承担保密义务的方式作了明确约定。程某某从B公司离职后入职A公司,并向A公司披露前述技术秘密。A公司使用前述技术秘密生产、销售产品。B公司以
发布时间:2024.07.03 -
里维安(Rivian)将面临特斯拉提起的商业机密盗窃指控
纪律处分,”法官在临时命令中写道。 最终听证会定于本周三在圣克拉拉法院举行。 这场法律纷争起源于2020年,当时特斯拉对里维安提起诉讼,指控其挖角员工和盗用机密信息的惊人模式。 虽然里维安提出了对商业秘密盗窃案进行调查的证据,但法官认为,它“不能最终确定调查是充分的”。 里维安此前否认了这些指控。 里维安拒绝置评,而特斯拉没有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有关本案的后续进展,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将持续
发布时间:2024.07.25 -
全国首例人工智能领域侵犯商业秘密案宣判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市浦东新区汇聚着数十万家企业,其中不乏科技创新企业;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浦东新区着力打造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引领地。对于企业,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来说,商业秘密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内生力,更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宝贵资产。 日前,浦东新区检察院办理的全国首例人工智能领域侵犯商业秘密案有了结果。 案发:机房里多出一台电脑 浦东新区张江地区
发布时间:2024.08.06 -
论商业秘密民刑诉讼之间的衔接关系
内容提要 民刑裁判之间的协调性、民刑诉讼对同一事实基于相同规则认定结果的互认以及基于不同规则认定结果的单向决定与重新认定是民刑交叉案件民刑诉讼之间的衔接准则。基于上述衔接准则,民刑诉讼对商业秘密构成条件的认定,应遵循互否与互认的衔接关系;对商业秘密侵害行为的认定,应遵循基于不同认定规则“刑—民”之间肯定的单向决定、“民—刑”之间否定的单向决定、“刑—民”之间否定的重新认定、“民—刑”之间肯定
发布时间:2025.03.06 -
商业秘密案中举证责任转移的适用
基本案情 Y公司许可Y上海公司使用其商业秘密。孙某某曾在Y上海公司担任服务工程师、服务主任等职务,劳动合同约定了孙某某应当承担的具体保密义务。Y上海公司制定的《员工手册》《使用技术资源规定》等均规定了相关保密制度。Y公司、Y上海公司主张的载有涉案技术信息的图纸存储于公司网络系统中,仅经Y上海公司授权的员工可登录进入。Y上海公司发现,孙某某从其公司系统中大量下载含有商业秘密的图纸并转存至私人
发布时间:2024.07.11 -
涉“石化废气无害化处理燃烧器”商业秘密侵权案二审判决书
技术秘密、经营秘密均不成立,明远公司等不存在侵害瑞昌公司商业秘密的行为。 明远公司等十一被诉侵权人上诉请求:1.撤销原审判决第一、二项,驳回瑞昌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2.瑞昌公司承担本案一、二审诉讼费用。事实与理由:(一)瑞昌公司所提出的客户信息并非经营秘密。瑞昌公司的客户信息没有长期稳定的交易;石化领域的产品无定型,价格没规律,不存在深度客户信息;瑞昌公司的客户档案、维修保养档案等属于一般性信息
发布时间:2024.10.11 -
专利申请岂能沦为商业秘密侵权的掩护
专利申请真的可以作为侵害他人商业秘密的法律漏洞吗?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就浙江某动力公司与某威公司因雇员跳槽引发的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做出二审终审判决,依法认定原告浙江某动力公司商业秘密主张成立,被告某威公司与跳槽员工构成商业秘密侵权,应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170万元。 该案属于技术员工跳槽,滥用专利申请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典型。此次判决向市场明晰,专利认定与商业秘密认定标准不存在必然的法律
发布时间: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