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技术
-
改进现有技术的动机并不必然来自克服现有技术缺陷
裁判要旨 改进现有技术的动机并不必然来自克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缺陷;当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存在明显缺陷时,仍然可能有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由此产生改进动机。 案号:一审:(2017)京73行初6748号 二审:(2019)最高法知行终76号 案情 原告:英国卫生部、麦克罗弗姆有限公司。 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以下简称国家知识产权局)。 2010年12月6日,英国卫生部、麦克罗
发布时间:2021.11.29 -
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资产化要点及估值基础
“技术交易的前提是其所拥有的技术形成资产,并且使其可以交易和估价,离开此前提技术交易没有实质的商业意义。” 摘要 新技术以其形式可以大致分为专利技术或者专有技术(know-how),专利技术依照其法律属性可以区分辨认,但是专有技术或者技术秘密必须依靠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治理能力,才能形成或者区分。为此,我们必须首先通过恰当有效的内控保护避免其成为公有技术,其次必须通过高效的管理和法务团队,依靠
发布时间:2022.06.23 -
技术问题与技术效果的关系案析
【案析】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对应于区别特征在本发明或涉案申请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该技术问题既应与区别技术特征具有针对性,不能过于上位,亦一般不能包括区别技术特征。 【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3.2.1.1判断方法(2) 【示例】 示例一:一种发酵乳的制作方法案【1】 “1.一种发酵乳的制作方法,包括对原料乳进行脱氧处理的脱氧工序;对所述进行了脱氧处理后的原料乳添加发酵剂和酶的工序:以及使含有
发布时间:2025.01.13 -
商业秘密案件中技术秘密点的认定
:“有关信息不为其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得,应当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的‘不为公众所知悉’。”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案件中,要注重引导权利主张方准确归纳其技术秘密内容,明确相较于公知技术的技术秘密点,在此基础上确定技术秘密的权利边界和保护范围。在判断被诉侵权技术信息与技术秘密是否实质相同时,应将技术秘密点作为重点比对对象。如果技术秘密点是对公知技术的重要改进,而被诉技术信息具备相应的
发布时间:2017.03.29 -
被结合的现有技术与技术启示案析
【案析】在创造性判断中,最接近现有技术的作用在于发现技术问题并产生研发动机,被结合现有技术的作用在于解决该技术问题,如果针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具有改进动机,且被结合的现有技术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技术特征能被用以解决该技术问题,则可认定该现有技术结出了技术启示,无论其与涉案专利是否属于同一技术领域,均不影响这一认定。 【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3.2.1.1判断方法(3)(iii
发布时间:2025.01.20 -
如何划分专利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
01 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的专利实践中,技术特征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在专利授权确权程序中,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判断需要将待审技术方案与相关现有技术进行技术特征的比对。在涉及《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其他法条的审查中,也常常需要首先对技术特征进行恰当的划分。在专利侵权纠纷处理程序中,通常需要判断被诉侵权物是否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因此不可避免地要针对被诉侵权物和专利技术方案进行侵权比对,而这种比对
发布时间:2024.12.12 -
商业秘密案件中技术秘密点的认定
:“有关信息不为其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得,应当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的‘不为公众所知悉’。”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案件中,要注重引导权利主张方准确归纳其技术秘密内容,明确相较于公知技术的技术秘密点,在此基础上确定技术秘密的权利边界和保护范围。在判断被诉侵权技术信息与技术秘密是否实质相同时,应将技术秘密点作为重点比对对象。如果技术秘密点是对公知技术的重要改进,而被诉技术信息具备相应的
发布时间:2017.03.29 -
中国企业研发投资强劲 重点投向数字技术领域
近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最新一期全球企业研发投资排行榜报告。根据该报告,中国企业2016年研发投资表现最为强劲,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幅高达18.8%,远远超过了5.8%的世界平均水平。 欧盟此次选取了全球2016年研发投资金额最高的2500家企业作为调查样本。欧盟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在一起,了解并掌握信息通信相关技术对推进“工业4.0”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庞大
发布时间:2017.12.26 -
《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全文发布!
2018年5月20日,“链上无限”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童晓民、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起风财经创始人罗智勇发布了《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深入分析我国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应用落地情况,系统阐述中国区块链产业的发展的六大特点和六大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童晓民
发布时间:2018.05.22 -
我国图像配准技术还需加强产学研融合
2017年9月苹果秋季发布会的重头戏当属加入Face ID面部识别功能的全面屏IPhoneX。然而,在发布会现场,苹果高级副总裁克雷格却未能顺利通过刷脸成功解锁IPhoneX,这次演示失败让许多人对Face ID的实用性和准确性产生怀疑。那么,图像配准技术作为应用在面部识别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的发展情况如何?本文将从专利角度探寻答案。 分析技术热点难点 图像配准技术最早出现在美国70年代从事
发布时间: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