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技术
-
结合发明构思理解技术特征含义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 张琳 【弁言小序】 在评述权利要求技术方案是否具备新颖性、创造性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对比文件包含与权利要求技术特征表述相似的特征的情形,为了准确判断技术特征是否被对比文件公开,不仅需要考察技术特征本身体现的手段是否相同,还要考察该特征在技术方案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否相同。那么,如何准确理解相似特征在本专利以及对比文件中的含义和作用,笔者以一案件为例,探讨了如何围绕
发布时间:2019.11.28 -
下一代屏幕,谁领风骚?
2019年被称为折叠屏手机的元年。这一年,三星与华为陆续发布了折叠屏手机。近日,苹果获得的一件无折痕屏幕铰链专利,也释放出信号:折叠屏iPhone离用户更近了。折叠屏掀起的新一代屏幕革命成为颇多关注的热点。本文将从从专利角度去探索一下华为、三星两家公司的折叠屏技术。 后起新秀大有可为 目前,华为折叠屏手机采用京东方公司生产的显示屏,众所周知,京东方在显示屏领域属于业界的佼佼者,目前已成为全球
发布时间:2020.02.19 -
技术秘密的密点认定有误案民事二审判决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23)最高法知民终1566号 上诉人(一审原告):梅某某-托某某(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常州辉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陈某某,男,1980年1月6日出生,汉族,住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尤某,男,1981年11月3日出
发布时间:2025.02.26 -
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明确排除区别技术特征的应用对改进动机判断的影响
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明确排除区别技术特征的 应用对改进动机判断的影响 ——(2020)最高法知行终185号 【裁判要旨】 如果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现有技术存在区别技术特征,且该现有技术明确排除应用该区别技术特征的,则可以认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面对区别技术特征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时缺乏动机,对该现有技术进行相应技术改进,以获得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 【基本案情】 上诉人国家知识产权局与被上诉人
发布时间:2021.09.14 -
刘某、北京TGK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TGKX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安JD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合作开发合同纠纷案
发布时间:2017.12.07 -
贵州华兴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RSF公司技术转让合同纠纷仲裁案
提要:2012年4月1日,贵州华兴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兴公司)与北京RSF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RSF公司)分别签订《闸瓦生产线转让合同书》(以下简称《生产线转让合同》)及《技术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以下简称《技术转让合同》)。根据合同约定,RSF公司向华兴公司转让闸瓦生产线及生产工艺,并供应保密配方原材料;华兴公司则应向RSF公司支付1500万元设备款及最高限额为980万元的
发布时间:2020.07.23 -
北京知产法院制定实施《技术调查官回避实施细则》
技术调查官是知产法院特有的一类司法辅助人员,他们在技术类案件的审判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司法公正,确保技术调查官客观中立履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技术调查官回避实施细则(试行)》(简称《实施细则》),建立四项工作机制,明确不同来源技术调查官应当回避的情形和程序,细化落实民事、行政两大诉讼法关于回避制度的原则及规定要求。 一是建立分类回避机制。北京知产法院
发布时间:2017.03.30 -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启用技术调查官 为法官“神助攻”
目前遴选的20名法官中,均不具备技术类学科背景。这里面看起来每一个字或字母都认识,但串在一起就完全不知所云。” 那案子还怎么审下去?“别担心,有技术调查官。”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吴振告诉记者,该院技术调查室目前启用7名技术调查官,该院成立以来,已有114件案件借助技术调查官,他们对案件技术事实所提出的专业意见,采纳率100%。 技术难题催生调查官 2015年4月22日上午,一起著作权侵权纠纷
发布时间:2017.05.24 -
最高院按功能划分专利技术特征所选案例是否最合适?
专利侵权诉讼被喻为一场围绕权利要求的有趣游戏或战斗,专利侵权判定前提是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确定保护范围前提是合理划分技术特征,不同标准划分技术特征,可能导致技术特征的数量与内容的差异,最终导致不同的判决结果。 专利侵权诉讼被喻为一场围绕权利要求的有趣游戏或战斗,在进行专利侵权判定的前提是准确合理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在英文中专利侵权行为为“infringement”,其中“in”为“进入
发布时间:2016.10.27 -
“发现技术缺陷产生原因”类发明的创造性判断
(作者:魏辛欣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 【弁言小序】 在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类发明,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贡献在于分析了导致某技术缺陷的原因,而该原因一旦找出,其解决方案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所涉及的真实案例正是这类发现缺陷产生原因的发明。对于这类发明创造性的审查,在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时,更需要注意不能超越申请日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本文将从发明实际完成的过程出发,具体分析
发布时间:2016.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