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版权
-
叫板苹果二审获胜,他是怎么做到的?
原标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周丕海诉苹果北京公司图片侵权案二审胜诉——“单挑”苹果,他何以赢了版权官司? 历时3年,历经二审,周丕海终于打赢了一场图片版权官司。虽然获赔不多,涉案6张图片共计1万余元,但对他而言意义非凡,因为对方是跨国巨头——苹果公司。 2018年,因认为苹果电子产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下称苹果北京公司)经营的域名为apple.com的网站(下称涉案网站)等未经授权传播了自己享有
发布时间:2021.01.19 -
法院一审认定《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不侵权
2021年5月28日上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公开宣判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被诉侵害《五维记忆》改编权纠纷一案,认定整台五维记忆舞台剧不构成戏剧作品或其他作品,舞台剧中“供舞台演出的作品”部分构成戏剧作品,但仍...
发布时间:2021.05.31 -
版权滥用泛在之证伪
内容提要:版权本为法定垄断之权。通常而言,正常行使版权并不会构成版权滥用,更不可能构成垄断行为。文娱领域的个体作品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对个体作品的版权行使极少会影响市场竞争。聚合一定量级版权的互联网内容平台是否构成垄断需要基于竞争法原理,结合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进行个案判定。我国《著作权法》实施以来,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仍然是时代的主旋律,应当进一步加强版权保护工作,而不是无端限制
发布时间:2022.02.22 -
冯晓青 沈韵:生成式人工智能版权问题研究
摘要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引发传统版权领域的诸多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主体资格、创作内容作品属性、版权侵权责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遵循“人类中心主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主体资格面临既有制度规范、民事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否定。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内容具有可版权性,值得版权保护。为此,需要明晰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的权利主体,确立以约定优先为原则、以使用者为主导的版权归属路径
发布时间:2023.05.18 -
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与网络版权保护
前言 本文系作者于2023年2月27日在国家版权局、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上的主题演讲,发表时有增补。原文刊载于于《版权理论与实务》2023年第3期,文章注释从略。作者吴汉东,中国法学知识产权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 【内容提要】数字内容产业是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高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其法治现代化的主要方面涉及合理配置资源(赋予主体产权)、完善监管规制
发布时间:2023.06.12 -
短视频平台版权帮助侵权赔偿责任研究
摘要 当前,短视频平台用户使用电影、电视剧等长视频的片段制作短视频并上传到短视频平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短视频平台用户的上述行为,有的属于合理使用,有的则涉嫌版权侵权。如果用户行为构成版权侵权,短视频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其提供平台服务的行为则有可能涉及版权帮助侵权。随着科技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发展,司法机关在“避风港”原则之外,越来越倾向于将短视频平台是否采取合理措施预防侵权作为其是否构成帮助侵权
发布时间:2023.11.10 -
艺术家对Stability、Midjourney重新提起版权诉讼
据路透社11月30日报道,一些视觉艺术家再次对Stability AI、Midjourney和其他人工智能公司提起版权诉讼,指控后者滥用他们的作品来训练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 上个月,美国地区法官威廉·奥里克(William Orrick)驳回了部分起诉,但允许原告在修改诉讼请求后再次提起诉讼。本周三,他们在提交的修改后的诉讼中,针对Stability、Midjourney、DeviantArt和
发布时间:2023.12.01 -
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的作品风险、著作权归属及有效治理
外包给机器的过程。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将人类社会推向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工具也进入了智能化时代。美国版权作品新技术应用国家委员会将计算机同照相机、打印机以及其他创作工具进行对比,认为照片的作者是使用照相机的人,计算机“创作作品”的作者就是使用计算机的人。计算机“创作作品”指利用信息技术在计算机上创作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或以其他拷贝形式存在的作品,其中,计算机程序是被动性协助创作工具。文生视频大模型作为
发布时间:2024.04.07 -
卡拉OK反复侵权被判惩罚性赔偿
基本案情 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以下简称音集协)是经国家版权局批准成立、民政部注册登记的我国唯一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某娱乐公司系从事卡拉OK经营的公司。音集协曾以侵害视听作品著作权为由对某娱乐公司提起诉讼,法院判决某娱乐公司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责任后,某娱乐公司仍继续实施侵权行为,音集协请求法院判决某娱乐公司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并主张惩罚性赔偿金。 案件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判决生效
发布时间:2024.04.07 -
《纽约时报》否认在与OpenAI的版权纠纷中使用“黑客”技术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从路透社获悉,近日,《纽约时报》否认OpenAI公司声称其“入侵”了该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以制造误导性的侵犯版权证据,称这一指控是“不相关的,因为它是虚假的”。 去年12月,《纽约时报》起诉OpenAI及其最大的股东微软(Microsoft),指控他们未经许可使用OpenAI的数百万篇文章,训练聊天机器人向用户提供信息。 包括作家、视觉艺术家和音乐出版商在内的几家知名版权
发布时间: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