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版权
-
《乘风破浪》歌曲侵权 韩寒公开致歉
《乘风破浪》电影海报 韩寒执导的影片《乘风破浪》自筹备以来就备受关注,近日发布的定档预告片更是掀起一股点击热潮。不过,预告片中所使用的歌曲版权却遭到了原作者的质疑,在经确认后韩寒随即致歉。 歌曲原作者刘家昌发微博开撕 预告片中的歌曲《在雨中》原本为台湾作曲家、电影导演刘家昌于1985年创作,但韩寒在微博中却错误的将词作者署名成其他人,这引起刘家昌的不满,29日下午17时许,刘家昌发微博表示:“您
发布时间:2017.01.04 -
《香烟爱上火柴》红不让 乐海盛世身陷版权官司
网络歌曲由于通过网络传播,成败全取决于网民的点击率。所以一首网络歌曲的成败来源于最基础的群众意识。然而,这也正是网络歌曲分外走红、广为传唱的最基本的理由。但是近几年网络歌曲遭遇的尴尬版权纠纷却是不胜枚举:2005年,梁静茹北京演唱会上未经授权演唱了《两只蝴蝶》;杨臣刚和王启文关于《老鼠爱大米》版权对峙公堂;因果兄弟与SP商的收益纠纷;《两只蝴蝶》的系列侵权纠纷等等。 近日,又一网络歌曲权属纠纷
发布时间:2008.01.28 -
多名音乐人状告环球 称其欺诈侵吞600万版权费
上周五,包括贝西伯爵(CountBasie)、班尼•古德曼(BennyGoodman)等在内的10多位录音艺人,把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环球音乐告上法庭,称自1998年开始他们被骗走的版权费超过600万美元。 这些艺人签下的唱片公司多被环球收购,2月15日,他们以合同违约和违反信托责任为由向纽约州法庭提起诉讼。隶属于法国Vivendi公司的环球音乐在声明中否认了对方的指控。“我们认为这些说法毫无根据
发布时间:2008.02.20 -
谁动了我的论文著作权?482名硕、博士再诉万方案开审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万方曾向学校支付过使用费用,但是否能够到达作者手中,万方公司无法监控。 对此,国内著名的知识产权专家、人民大学教授刘春田表示了质疑:“无论怎样,万方要使用这些论文必须得到论文作者的亲自授权,论文作者拥有完全的著作权,必须先授权再使用。” 北京务实知识产权发展中心主任程永顺也指出,著作权使用的前提是许可,未经许可的使用就是侵权。 版权维护意识的觉醒 “尽管自己的成果被他
发布时间:2008.09.28 -
知识产权的起源
1、特权与私权 知识产权并非起源于任何一种民事权利,也并非起源于任何一种财产权。它起源于封建社会的“特权”。这种特权,或由君主个人授予、或由封建国家授予、或由代表君主的地方官授予。无论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教材,国外学者的专著,都是这样叙述的,并有历史材料的支持(即并非国际组织或外国学者想当然地妄言)。这一起源,不仅决定了知识产权(指传统范围的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的地域性特点,而且决定了
发布时间:2017.08.08 -
擅用他人作品“声明”能否免责
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作品,认为在作品下方标注“请图片作者速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这样的声明就可以免责,但实际上这样的行为根本无法免责。日前,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这样的案件,被告某周刊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3.07.11 -
漫谈商标思维与版权思维
作者:袁博 上海市二中院 在此前笔者撰写的《商标思维对版权侵权判定的“不良影响” 》一文发表后,收到一些业内人士的反馈。所谓“真理越辩越明”,为了理清商标思维和版权思维之间的区别,特续写此文。 商标vs.版权:构成差异 最近,一家名叫“宝鸡有一群怀揣着梦想的少年相信在牛大叔的带领下会创造生命的奇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39个字,以下简称“牛大叔公司”)火了,微信很多讨论群、朋友圈都在疯狂转发该公司
发布时间:2017.06.27 -
转发微博引发的著作权思考
近年来,社交网络已然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人们热衷于从微博短短的140个字中分享和获取信息,企业也将微博作为宣传自己产品或公司形象的重要窗口。但是,我们在随手转发微博同时往往会忽略其中隐含的著作权风险。...
发布时间:2013.09.24 -
擅用他人作品“声明”能否免责
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作品,认为在作品下方标注“请图片作者速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这样的声明就可以免责,但实际上这样的行为根本无法免责。日前,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这样的案件,被告某周刊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3.07.11 -
二十余载被侵权古稀工程师打赢官司
,《双曲线》一书虽在投稿时使用了杜益彦所在单位名义,且其所在单位为出版社审稿提供了研讨、修改、食宿等便利,但这并不能改变该书内容全部由杜益彦个人执笔完成的基本事实。建工出版社主张该书属法人作品,但该书在出版时,我国尚未制定包括著作权法在内的任何知识产权立法。在著作权法于1991年颁行后,杜益彦原所在单位在1994年即出具证明,明确《双曲线》一书由杜益彦个人完成,版权归属杜益彦。此外,由本案事实可见,杜益彦
发布时间:2008.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