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专利 发明
-
评析“轴流风轮”发明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案
关于使用公开案件的审查思路 涉案专利名称为“轴流风轮”(专利号:ZL200710026747.4),专利权人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无效宣告请求人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涉案专利包含5项产品权利要求,主要以自定义参数和公式对轴流风轮的结构、叶片立体曲面的外形和尺寸作了具体限定。审查决定主要以一种使用公开的技术方案评述了全部权利要求不具备新颖性或创造性。请求人主张事实繁杂,双方当事人
发布时间:2022.06.28 -
中药领域发明专利的创造性判断
裁判要旨 中药发明专利创造性判断中,对于最接近现有技术的选择,不宜过度关注现有技术披露的发明技术特征数量,如药味重合度,而应当根据中药领域技术特点,特别是配伍组方、方剂变化、药味功效替代等规律,综合考虑发明技术方案和现有技术方案的适应症及有关治则、治法、用药思路是否相同或者足够相似。 中药发明创造性判断中,关于现有技术是否给出将区别技术特征用于最接近现有技术以解决技术方案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布时间:2022.06.30 -
评析“用于治疗潜伏性结核的喹啉衍生物”等发明专利无效宣告请求系列案
浅析制药用途发明的创造性判断 该系列案涉及发明名称为“用于治疗潜伏性结核的喹啉衍生物”(专利号:ZL201210507318.X)(下称318号专利无效案),以及发明名称为“取代的喹啉衍生物在治疗耐药性分枝杆菌性疾病中的用途”(专利号:ZL200580017016.2)(下称016号专利无效案)的两个发明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 上述涉案专利分别涉及的是抗结核药“贝达喹啉”在制备治疗潜伏性结核
发布时间:2022.07.27 -
首例微生物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案
。2021年8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认为微生物的保护范围涵盖以保藏号保藏的菌株DNA,说明书记载的该菌株特有的SCAR分子标记975bp片段属于涉案专利保护范围,以说明书中记载的特有分子标记结合形态学、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是合理的,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判决观察】 二审法院认为,本案为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因被诉侵权行为发生在2009年10月1日以后、2021年8月1日前,故本案应适
发布时间:2022.05.06 -
从一种智能泊车系统看发明创造性的认定
摘要:在专利授权确权程序中,对权利要求的解释要考虑专利的发明目的。在创造性认定时,判断现有技术是否给出技术启示,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整体把握,考察相关技术手段在现有技术中所起的作用与区别技术特征在发明创造中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 【裁判要旨】 在专利授权确权程序中,对权利要求的解释要考虑专利的发明目的。在创造性认定时,判断现有技术是否给出技术启示,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整体把握,考察相关技术手段在现有技术
发布时间:2023.06.19 -
专利发明人署名权应如何归属?
问题咨询: 律师您好,请教您一个问题,我刚从上一家公司离职,我在上一家公司离职前写了一篇专利(专利的设计与编写均由我一个人完成)并发往内部知法处审核,我这个月14号正式离职,20号同事打电话跟我说专利已经通过了公司审核,但在填写发明人的时候经理要求把我除名(理由是我已经离职),请问这种合不合法,烦请帮忙解答,感谢! 北京专利律师回复: 您好! 根据《专利法》第十六条规定,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在
发布时间:2023.07.04 -
USPTO:AI不是发明人,但人在发明时可使用AI工具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当地时间周一在新发布的决策程序指南中明确,人工智能系统不能被命名为发明人,但人类可以在创造专利发明的过程中使用AI工具,若使用了AI工具,就必须明确(向监管机构)告知。 该指南指出,发明专利应当“重点关注人类的贡献”,因为专利的功能是激励、奖励人类的聪明才智。虽然人工智能系统和其他“非自然人”不能在专利申请中被列为发明人,但自然人使用AI系统“并不排除”自然人作为
发布时间:2024.02.19 -
我国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有效量去年达到37.8万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7月29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副局长、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出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42.5万件,权利人为企业的发明专利占比提升到72.8%,企业创新更加活跃
发布时间:2024.07.31 -
已知化学产品用途发明专利的新颖性判断
【裁判要旨】 已知化学产品用途发明专利所限定的新用途,仅是从不同角度描述或者以不同方法验证申请日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能够确定的该化学产品技术效果的,该所谓新用途不构成该专利与现有技术的区别技术特征。 【关键词】 行政 发明专利申请驳回复审 新颖性 已知化学产品用途发明 技术效果 【基本案情】 徐某军系专利申请号为201611021737.7、名称为“缩短残留农药半衰期和/或完全降解时间的降残方法
发布时间:2024.08.08 -
西电捷通诉索尼WAPI专利侵权案二审判决书
)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一案,不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15)京知民初字第119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7年6月8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索尼中国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被上诉人西电捷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索尼中国公司上诉请求:1、依法撤销一审判决;2、依法改判驳回西电捷通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或将本案发回重审;3、判决
发布时间:201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