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技术秘密
-
将单位技术秘密私自拷贝并带离单位经营场所行为的认定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结了上诉人北京某科技公司甲与被上诉人曹某某、王某某、北京某科技公司乙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案,综合考虑涉案各被诉侵权人的有关行为事实和情节,认定涉案未经许可且无正当理由将单位技术秘密私自拷贝并带离单位经营场所的行为构成以“盗窃”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审宣判后,各被诉侵权人已及时主动履行了生效判决确定的各项义务。 本案基本案情如下:北京某科技公司甲主张某策略游戏
发布时间:2024.10.23 -
“横机设备”技术秘密许可案
【案号】 (2019)最高法知民终333号 【基本案情】 宁波慈某公司为“横机设备”的技术秘密权利人,其与宁波必某纺织机械公司签订了技术秘密许可使用合同。宁波慈某公司认为,宁波必某纺织机械公司违反协议约定,侵害其技术秘密,遂提起诉讼。一审期间,宁波市公安局针对宁波必某纺织机械公司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有关事项立案侦查。一审法院认为,刑事侦查的事实涵盖了涉案商业秘密,故将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民事案件裁定
发布时间:2024.07.22 -
“柴油发动机”技术秘密许可案
【案号】 (2021)最高法知民终809号 【基本案情】 某动力股份公司与江苏某科技产业园控股集团公司洽谈在当地投资建厂事宜。根据当地招商引资政策以及计划投资规模,某动力股份公司预计可获得2亿元综合奖励。某动力股份公司授权其关联公司某动力(江苏)投资公司与江苏某科技产业园控股集团公司签订涉案技术许可协议,由江苏某科技产业园控股集团公司支付2亿元许可使用费获得某动力股份公司柴油发动机的全部商业秘密
发布时间:2024.07.19 -
技术秘密与专利的区别和联系?
技术秘密和专利均属于人类智利活动的成果,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的本质特征就是保护客体的无形性,然而,二者又具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念 技术秘密是商业秘密的一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98修订)》第二条的定义: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
发布时间:2016.09.13 -
张某窃取技术秘密案二审终审改判有期徒刑5年、罚金200万元
近日,一起受到业内关注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在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朝阳中院)审结。化学博士张某在职期间窃取朝阳光达化工有限公司(下称朝阳光达公司)技术秘密,蓄谋跳槽,成立同行公司抢占其市场与客户,侵犯经营信息,犯侵犯商业秘密罪。朝阳中院第三次二审终审,对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人民法院(下称双塔法院)于2018年6月作出第三次一审判处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100万元等进行改判,判处张某
发布时间:2019.01.30 -
菲利华技术秘密侵权纠纷一审获赔1.98亿,原被告再上诉
近日,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菲利华)发布关于公司重大诉讼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菲利华涉案金额36050.36万元(约3.6亿)的技术秘密纠纷一审判决结果出炉,法院作出共计198420145元(约1.98亿)的判赔后,原被告双双提起上诉,目前案件二审暂未立案开庭。 2023年3月2日,菲利华发布公告称,菲利华于2023年1月6日收到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受理案件通知书
发布时间:2023.07.27 -
商业秘密的合法性之辨
,不影响商业秘密的私权保护?我国并未对商业秘密单独立法,商业秘密的法律规定仅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第十条。这一条规定比较粗疏,没有对商业秘密的合法性作出具体规定。但是,商业秘密毕竟属于知识产权,适用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理。在商业秘密尚未单独立法的情况下,其合法性审查可以参照其他知识产权法的相关法律规定。笔者认为,商业秘密包括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两大类,应当结合民法和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理,分别处理。 一
发布时间:2016.11.10 -
商业秘密的合法性之辨
,不影响商业秘密的私权保护?我国并未对商业秘密单独立法,商业秘密的法律规定仅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第十条。这一条规定比较粗疏,没有对商业秘密的合法性作出具体规定。但是,商业秘密毕竟属于知识产权,适用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理。在商业秘密尚未单独立法的情况下,其合法性审查可以参照其他知识产权法的相关法律规定。笔者认为,商业秘密包括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两大类,应当结合民法和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理,分别处理。 一
发布时间:2016.11.10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与侵权企业等承担共同侵权责任的认定
侵权行为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承担共同连带责任。 本案系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审结之后启动的民事侵权诉讼,既涉及对公司实际控制人明知或应知主观状态的认定,也涉及对其共同侵权责任范围的认定。“苏法视野”刊登本案,供研究与探讨。 【裁判要旨】 有证据证明公司实际控制人应当知道公司涉嫌侵害他人技术秘密,其非但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反而放任涉案侵权行为的继续发生,主观上存在明显过错,应当判令其承担共同侵权责任,但以
发布时间:2017.05.18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与侵权企业等承担共同侵权责任的认定
侵权行为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承担共同连带责任。 本案系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审结之后启动的民事侵权诉讼,既涉及对公司实际控制人明知或应知主观状态的认定,也涉及对其共同侵权责任范围的认定。“苏法视野”刊登本案,供研究与探讨。 【裁判要旨】 有证据证明公司实际控制人应当知道公司涉嫌侵害他人技术秘密,其非但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反而放任涉案侵权行为的继续发生,主观上存在明显过错,应当判令其承担共同侵权责任,但以
发布时间:201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