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赔偿
-
使用“白皮袋”销售侵权种子被判三倍惩罚性赔偿 构成财务混同的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对一起侵害植物新品种权上诉案作出终审判决,对侵权人未经许可生产并使用“白皮袋”销售授权品种繁殖材料的行为,参照许可使用费的倍数确定赔偿基数,并在此基础上适用三倍惩罚性赔偿;同时改判构成财务混同的股东承担连带责任。判决后,侵权人主动履行了生效判决确定的赔偿义务,该案得到妥善解决。 皖某公司于2019年5月24日获得“淮麦44”小麦植物新品种在安徽省内的独占实施权,并有
发布时间:2025.02.08 -
保护知识产权,专利法修订拟提高知识产权侵权赔偿额度
知识产权在中国,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不管是在网络平台上卖假货,还是随意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今后都将受到更严厉的打击。在今年的“两高报告”中,也专门拿出篇幅介绍保护知识产权的内容。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在接受红星新闻专访时透露,今后将会加大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的执法力度。正在修订中的专利法,也拟提高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的赔偿额度。 知识产权纠纷增加说明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改善 红星
发布时间:2018.03.15 -
保护知识产权,凝聚创新力量
可否认,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此前,浙江某家工厂发现专利侵权后寻求司法保护,前后历时4年、花费40多万元,但最终仅得到4万元的赔偿。类似这样的维权成本与侵权成本不匹配的矛盾如何解决?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业模式更加多元,“洗稿”“伪原创”等打擦边球的侵权行为不时出现,对于这样隐蔽性强、取证难的侵权行为又该如何处理?在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进程中,这些问题亟待破解。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
发布时间:2018.06.05 -
中共中央、国务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全文发布,《意见》明确,要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要完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证据规则、证据披露以及证据妨碍排除规则;同时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 下附《意见》全文: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 中共中央
发布时间:2019.12.24 -
中共中央、国务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审判和执行效率,防止因诉讼拖延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保障民营企业家在协助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时的人身和财产合法权益。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诉讼证据规则、证据披露以及证据妨碍排除规则。 (十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严格按照法定程序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依法严格区分违法所得、其他涉案财产与合法财产,严格区分企业法人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严格区分涉案人员个人财产与家庭成员财产。持续
发布时间:2019.12.24 -
周翔:对技术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如何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思考
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重大决策,使得知识产权法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价值目标 惩罚性赔偿,一般是指由法院作出的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具有补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惩罚和遏制不法行为等多重功能。 (一
发布时间:2020.05.06 -
依据侵权获利确定损害赔偿数额中的证明责任问题——“访问门户网站方法”专利民行交叉两案
【裁判要旨】 在侵害专利权纠纷案件中,权利人已尽其所能就侵权损害赔偿积极举证,且基于其所提交的证据可以合理推算出侵权获利,能够支持其所主张的赔偿数额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被诉侵权人主张该数额不应得到支持的,应当提交足以推翻前述侵权获利事实认定的反证,并证明其实际侵权获利情况。 【基本案情】 上诉人深圳维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盟公司)与被上诉人深圳敦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敦骏公司
发布时间:2021.03.29 -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基数和倍数认定
3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施行《关于审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以下简称“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民法典以及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对该制度的法律适用进行规范。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制度的适用前提是“被告故意侵害其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且情节严重”,其中“情节严重”是客观要件
发布时间:2021.03.16 -
江苏警方侦破一起特大网络著作权侵权案
亭”APP研发团队共10余人,付某、张某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所有涉案人员均对“小书亭”APP涉嫌侵犯著作权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目前该案已依法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修订后的著作权法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了侵权法定赔偿额上限,显示出国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心。宝应警方表示,对于此类案件,将有案必查,绝不姑息。
发布时间:2020.11.27 -
《关于审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的理解和适用
一、起草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了我国未来5年发展蓝图,设定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应当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服务保障构建新发展格局。引入和落实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依法惩处严重侵害知识产权行为,可以阻遏侵权并充分补偿权利人,符合新发展理念内在要求,有利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