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司法保护
-
知产保护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保障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具有主导性、稳定性与可预期性,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需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高度契合。在尊重各法域管辖权的基础上,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既规范和引导各法域市场主体交易准入、交易过程、交易退出、交易信用建设等,也担负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司法职责,同时负有对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的审查与监督的司法职责,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作为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无可争议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
发布时间:2019.03.05 -
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的司法保护
新闻背景 新修改的《专利审查指南》增加了有关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内容,允许就带有图形用户界面的产品提交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此举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如何通过司法途径保护GUI,业界持有不同观点。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对有关法律问题进行梳理,希望对解决此类争议有所裨益。 2014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审查指南》进行了修改,其中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和审查部分增加了有关
发布时间:2019.06.17 -
湖北省法院2020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案例
转化为生动实践,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过程中,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根据企业的司法需求和实际情况,通盘考虑诉讼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及案件处理效果,秉持善意文明司法理念调节经济关系、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知产保护、维护公平竟争。 基本案情 2013年,武汉市被列为我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单位。随即,武汉市某区投资1.75亿元购买建设“智慧城市”的软件产品及服务,并委托其下属控股国有企业智慧公司
发布时间:2021.05.12 -
自由贸易港语境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理念与路径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理念与实践,应当与自由贸易港特定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既立足国情省情实事求是,又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做到锐意改革与预防风险协调平衡,充分发挥自由贸易港的独特优势,为自由贸易港稳健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机制作出有益探索。 01 自贸港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价值取向,与一国一域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24.11.15 -
江苏高院出台《全省法院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十五条司法措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近日,省法院出台《全省法院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十五条司法措施》,要求全省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加大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全省法院 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
发布时间:2025.01.08 -
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
后,不会影响该技术手段与其他技术特征之间的配合、协作关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即便相关技术手段的替换是容易想到的,但若相关技术手段替换后,同时要求与该技术手段配合的其他技术特征需要作出适应性调整,此时虽然涉案发明可能不具备创造性,但不宜认定其不具备新颖性。本案二审法院通过在审理中严格适用新颖性的裁判标准,认定涉案专利部分权利要求具备新颖性,充分体现了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司法政策,展现了
发布时间:2021.04.22 -
2020年江苏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的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标行政授权程序。判决生效后半年内,原告商标顺利注册,为今后维权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本案在认定侵权成立的基础上,考虑到侵权商品涉及民生食品领域,被告系侵权商品的生产源头,加大侵权赔偿力度,体现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念以及制止抢注、维护诚信的价值导向,提高权利人的获得感,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案例6 精细化裁判确定赔偿基数并依法妥当适用惩罚性赔偿 ——新百伦
发布时间:2021.04.28 -
数字经济时代公平竞争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若干思考
内容提要:数字经济时代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工作既面临全新形势和空前挑战,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着眼于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更好地维护公平竞争和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这一主题,本文分别从三个维度展开论述:第一个维度是立足于宏观层面,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数字经济治理情况予以概述,并重点回顾我国近年来围绕数字经济工作战略部署及治理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第二个维度是聚焦平台反垄断,简要梳理
发布时间:2023.05.12 -
亡故作者著作人身权的司法保护问题探析
编剧署名不当造成的影响,并赔偿原告林某某维权合理支出10000元。 03 评析意见 (一)亡故作者的著作人身权应受法律保护 著作人身权并非与生俱来,其发端于欧洲,英、法、德等国通过一系列理论构造和司法实践,逐步认识到著作作品是作者智力劳动成果,凝聚着作者的智力和思想,与作者人身密不可分,由此确认了著作署名权、著作完整权等权利,进而形成著作人身权保护理论,推动将著作权构造为一种包含人身与财产两种权能
发布时间:2023.08.03 -
辽宁高院2020十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上与原告第6560545号“蹭吃“牛肉面”,“李先生”不答应!【辽宁高院发布十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上)】”商标极为相似,足以导致公众对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与原告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产生混淆,故被告的上述行为侵害了原告享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被告在其企业名称中使用“良子”字样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承担停止侵权的民事责任。 综合考虑涉案商标的知名度,被告的侵权性质、经营时间为2年、经营面积为242.2
发布时间:202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