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人工智能专利
-
USPTO:人工智能系统不能成为发明人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在一项重要裁决(并非最终结论)中指出,人工智能系统不能成为专利的发明人。该裁决与欧洲专利局和英国知识产权局的裁决类似。USPTO在2020年4月27日发布的一份裁决中指出,人工智能系统不能被列为美国专利的发明人(DABUS裁决)。DABUS裁决指出,根据现有专利法,“发明人”只能是“自然人”。 通常情况下,USPTO对专利申诉案的裁决不会引起广泛关注,但该局对第16
发布时间:2020.05.15 -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可专利性及其权利归属
教育的主要地区。[4]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已经不再局限于技术领域,包括知识产权法在内的各个法律部门都开始关注和研究人工智能,相关纠纷也已经延伸到司法审判领域,比如北京互联网法院在北京菲林律师事务所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案[5]中,就对某数据库软件自动生成的分析报告是否构成作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就专利领域而言,不仅有众多的涉及人工智能的专利申请[6],而且也有像“一种聊天
发布时间:2020.04.20 -
浅议新审查指南对人工智能及新业态专利保护
人工智能、区块链、新商业模式专利申请,近几年热度不断。针对此类专利申请和审查,业界一直存在诸多疑问,例如何种商业模式技术能被保护?AI中神经网络模型训练过程是否可以提交专利申请?技术特征与非技术特征如何结合?本次《专利审查指南》修改,在第二部分第九章中专门增加了一节进行了细化规定。笔者从实务角度出发,分析此次指南修改涉及到人工智能和新业态保护方面的内容,仅供业界参考。 一、强调专利审查中不应简单
发布时间:2020.04.08 -
谷歌被诉侵犯人工智能相关专利 被索赔16.7亿美元
据路透社1月9日报道,本周二,美国波士顿的一联邦陪审团开庭审理一名计算机科学家指控Alphabet公司旗下的谷歌(Google)侵犯其专利权的案件。庭审中,谷歌针对侵权索赔提出了抗辩。 马萨诸塞州的计算机科学家约瑟夫·贝茨(Joseph Bates)创立的Singular Computing公司是涉案专利的专利权人。该公司律师表示,谷歌在多次与Bates会面,讨论他解决人工智能开发核心问题的想法
发布时间:2024.01.10 -
英国知识产权局暂停了人工智能专利的审查
上周,英国高等法院就情感感知人工智能公司(Emotional Perception AI,PEA)的一项专利申请作出了一项备受瞩目的裁决,英国知识产权局拒绝了这项申请。作为对这一裁决的回应,英国知识产权局暂停了对有关人工智能专利的审查。 世界各地的专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人工智能发明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获得专利。现在,英国高等法院对其最新裁决对这一争论提出了进一步的质疑。 该案件涉及PEA公司申请的
发布时间:2023.12.01 -
USPTO警告专利申请人不要将人工智能发明冒充人类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从路透社获悉,本周三,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要求申请专利的律师必须在专利申请材料中披露人工智能在创造发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该办公室发布了新的指导方针,警告专利律师不要在专利申请中遗漏人工智能的参与,也不要在不核实基本信息的情况下使用人工智能起草文件,称这可能导致“严重的错报和遗漏”。 USPTO局长凯西·维达尔(Kathi Vidal)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指南是“我们
发布时间:2024.04.11 -
WIPO: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 这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显示,2014年到2023年的10年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量达5.4万件,其中逾25%的专利于去年公布。 报告说,自2017年大语言模型所基于的深度神经网络架构问世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专利数量
发布时间:2024.07.04 -
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技术专利分析报告》
知识产权中心发布了《2024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技术专利分析报告》,这是中心连续第七年就中国人工智能专利发展情况发布研究成果。 《报告》阐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技术创新的新发展新突破,并围绕模型能力的最新拓展,由算力芯片和软件框架构成的基础层、大模型打造的模型层协同提升算力效能的新范式,以及以智能体为标志的应用创新全面发展,从专利视角去理解、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技术创新当前的最新发展态势,旨在
发布时间:2025.04.01 -
人工智能专利保护客体审查标准探析
人工智能(AI)正在颠覆性地改变人类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自动驾驶汽车到医疗诊断,再到先进制造业,日益成为推动技术和商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由于与AI有关的发明主要指向软件,因此,AI的迅猛发展便将“可专利性”这一或许在10年前还很少被提及的法律条款推到人们面前,成为争议和讨论的焦点。欧美知识产权主管机构相继动作,对这一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与时俱进跟上技术的更新迭代。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9.12.09 -
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体系的重要指示,全面、深入诠释我国现行专利法律制度框架下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利审查政策,回应创新主体普遍关切的热点法律问题,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编写了《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供创新主体参考使用。 附件1: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docx 附件2:关于《人工智能相关
发布时间: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