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智能
-
“ZAO”换脸软件有版权风险?
据国内有关媒体报道,8月30日,一款名为“ZAO”的人工智能(AI)换脸软件上线并迅速蹿红,短时间内抓取了大量网络用户的眼球。这一“逢脸造戏”的深度融合换脸技术概念,让该款APP在短短两天的时间内在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和娱乐榜上令人称奇地拿了两个榜首。 用户只要通过该款APP上传一幅自己的正面高清照片,就可以达到将自己的面孔与影视片段中的明星面孔进行置换的效果,用户既可以自己过把“明星瘾”,又能够
发布时间:2019.09.09 -
机器人写的文章,享有著作权吗?人工智能写作领域第一案落槌,答案来了!
机器人不是人,它写出来的东西能享有著作权吗? 自人工智能蓬勃兴起,开始出现在新闻写作、视频音乐创作等领域后,有关人工智能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就一直在困扰着学界和实务界,争议颇多。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率先给出了司法方面的答案: AI生成作品属于著作权法保护范围。 这一由腾讯公司状告“网贷之家”未经授权许可,抄袭腾讯机器人Dreamwriter撰写文章的案件,为人工智能写作领域
发布时间:2020.01.03 -
人工智能数据带来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
当下人工智能的开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它的应用正在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领域中,包括交通运输、金融、医疗、制造业等。人工智能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全方位的变革,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 人工智能的大多数应用需要“大数据”支持。没有大数据的积累,机器就没有学习的对象,就无法进行分析、判断,也就无法模拟人的思维决策。换言之,没有高质量、丰富的学习数据,就会影响人工智能的开发
发布时间:2019.09.10 -
人工智能专利保护客体审查标准探析
人工智能(AI)正在颠覆性地改变人类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自动驾驶汽车到医疗诊断,再到先进制造业,日益成为推动技术和商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由于与AI有关的发明主要指向软件,因此,AI的迅猛发展便将“可专利性”这一或许在10年前还很少被提及的法律条款推到人们面前,成为争议和讨论的焦点。欧美知识产权主管机构相继动作,对这一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与时俱进跟上技术的更新迭代。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9.12.09 -
儿童智能手表专利布局分析
作者 | 李良平 齐婧浩 高瑾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销售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中,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占比迅速扩大,成为市场关注的热门产品。 目前,儿童智能手表的主要功能相对趋同,各大品牌的产品基本覆盖了定位、通话以及电子围栏等必要技术,在保证实现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其产品的外观设计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方向。本文以中
发布时间:2020.08.06 -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专利分析
作者|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智能网联汽车课题组 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使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汽车正由传统的机械产品逐步演变为机电一体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高科技产品,呈现出与电子、信息、交通等相关产业紧密相连、协同发展的趋势。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有助于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瓶颈,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基础发展能力,并最终实现智能出行、智慧社会的建设
发布时间:2020.10.26 -
美国联邦法官裁定: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作品不受版权保护
猴子自拍的那个案例。相反,豪威尔法官指出,在一个案例中,一名妇女用笔记本编撰了一本书,她在笔记本上写满了“她相信是由超自然“声音”口授的单词”,这样的作品是有版权保护的。 豪威尔法官也承认,人类正在“接近版权的新领域”,这将产生“关于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版权需要多少人类输入的挑战性问题”,并指出人工智能模型通常是在已有的作品上进行训练的。 斯蒂芬・塞勒计划对此案提出上诉。据《彭博法律》报道,他的律师
发布时间:2023.08.21 -
韩国发布世界首个超大型专利领域大语言模型
2023年12月21日,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与LG人工智能研究院举办了专利领域人工智能(AI)开发合作成果的发布会,该成果是以专利领域大语言模型为基础,开发的超大型AI审查系统,将于明年正式启动,这将是全球首个合作建立的专利领域大语言模型。 2023年7月14日,KIPO与LG人工智能研究院签订业务协议,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专利创新管理,构建超大型专利专用大语言模型是其首个合作任务。该大
发布时间:2023.12.27 -
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侵害著作权问题的探讨
摘要: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否可以获得著作权保护,虽然争论比较激烈,但目前已经形成基本共识。现在的问题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是否会侵犯他人所享有的著作权?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的实施,一方面将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商业化提供法律依据,另一方面也提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规范应用的合规义务。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不得侵害他人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23.10.07 -
碧梨等200位音乐人发公开信反对AI侵犯创作者权利
当地时间4月2日,包括比莉·艾利什(Billie Eilish)、妮琪·米娜(Nicki Minaj)、凯蒂·佩里(Katy Perry)、乔恩·邦·乔维 (Jon Bon Jovi)和诺拉·琼斯(Norah Jones)等约200名音乐艺术家支持的艺术家权利联盟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数字音乐开发商“停止使用人工智能来侵犯和贬低人类艺术家的权利”。 该公开信对人工智能开发者未经许可训练和制作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