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s/52/h5/_files/images/guojiban.png)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公益标志
-
“白蕉海鲈”地理标志公益诉讼探析
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二、地理标志检察公益诉讼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市场上假冒伪造地理标志等违法侵权行为屡屡发生,这不仅侵犯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运行秩序,影响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尽管目前立法对地理标志私力救济与行政执法的制度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改与完善,但仍存在诉讼主体缺位、行业协会主体维权困境等障碍,导致现有的违法惩治路径无法及时有效地实现对地理标志公共利益的全面维护。因此
发布时间:2024.03.04 -
北京高院改判含"315"商标有负面影响
争议商标: 裁判观点: “21315”作为商标使用,将淡化“12315”这一具有公益性质的电话号码的识别力,影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进而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秩序产生消极负面影响。 如果鼓励此类商标的注册,亦容易导致其他与官方标志、公益标志相近似的标志被作为商标申请注册,不利于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秩序而在社会公共领域与市场经营主体利益之间所作的必要区分,亦有悖于商标区分商品和服务来源的识别
发布时间:2017.11.09 -
“一颗西瓜”引出一起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公益保护案
博览会现场 一起知识产权支持起诉公益保护案便由这一个个鲜甜的南汇8424西瓜展开。2022年7月15日,由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支持起诉的“南汇8424西瓜”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公益保护案,已被法院受理立案。 更让检察官感到振奋的是,作为公共利益代表,通过介入支持起诉的方式对地理标志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公共利益进行保护,开拓了在知识产权领域通过民事支持起诉方式保护公共利益的新路径。 鲜甜瓜果背后的艰难维权之路
发布时间:2022.07.25 -
地理标志商标侵权应纳入民事检察公益诉讼受案范围
没有实施以上几种犯罪行为而是通过其他方式侵权,检察机关是无法介入的。因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无法有效缓解地理标志商标侵权纠纷。 检察机关有限参与地理标志商标侵权案件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将地理标志商标侵权纳入民事检察公益诉讼范围,检察院在面对地理标志商标侵权行为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陷入保守和被动的境地。然而,将地理标志商标侵权纳入民事检察公益诉讼范围有充分的法理和实践依据。 二
发布时间:2023.08.03
共计1页,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