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根植文化,激发创意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让汉服在创新中绽放传承之花

发布时间:2021-05-21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标签: 知识产权 汉服
字号: +-
563

9b9172e5bba9e27cfd68bee69447a20c_副本.jpg

“汉服市场规模爆发”成为近期社会热议话题。2021年我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或超100亿元,汉服爱好者将突破650万人。近年来,在我国传统文化升温的背景下,汉服热走出汉服爱好者的小众圈子,汉服线下体验店、汉服摄影等汉服文化消费项目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促使汉服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链。

伴随着汉服产业的“井喷”式发展,曾经在小圈子里发酵的“山寨”汉服问题浮出水面。近期随着一批汉服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案件的发生,汉服行业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呼声愈发高涨。


“山寨”繁 难分辨

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汉服爱好者交流、购买汉服提供土壤,目前,在互联网网站、电子商务平台购买汉服成为主流。在淘宝网上以“汉服”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汉服的款式可根据朝代进行挑选,“兰若庭”“十三余”“花朝记”等品牌店铺粉丝数量均过百万,其中不乏有多款月销数万件的“爆款”汉服,售价在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有些“爆款”单品在网页显眼之处标记有“原创”字样,“兰若庭”店铺客服表示店内大多数原创汉服设计均是在文物、文献资料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爆款”原创汉服的“山寨”产品最多,这些“山寨”汉服的款式、颜色搭配等与原创相近,细节较为粗糙,价格更为低廉。但是由于汉服设计趋同性强,消费者不易区别。

不仅是走亲民路线的汉服商家,汉服高端品牌也是知识产权侵权的频发区。登录汉服品牌“明华堂”官方网站后发现,该品牌官方网站首页明显位置提示“服饰工期排到2022年3月中旬”。记者随机浏览了一款明制“过肩蟒云肩通袖妆花织金纱”汉服套装,售价1万元左右,产品详情中有“原创设计”“定制”等字样,并注明了其产品在明代“蟒龙”“如意云”等经典图案基础上进行了设计。据介绍,“明华堂”汉服制作周期长,汉服价格不菲且十分紧俏,山寨“明华堂”店铺和产品颇多。2020年2月,该品牌在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公布了数家使用近似“明华堂”商标的汉服店铺名单,但目前仍有近似“明华堂”字样的店铺在售汉服。

在汉服这个服装行业“新势力”中尤为突出的知识产权问题,事实上也是整个服装行业面临的难题。今年4月,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易继明在《中国服装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服装行业中服装款式、商标、面料图案等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电商平台服装销售规模的扩大也增加了服装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复杂性。

意识弱 待加强

事实上,“山寨”问题从汉服仅在小众圈子里流行时就一直存在,那么,究竟是原创者不愿维权,还是不知怎样维权?

一家原创淘宝汉服店主告诉记者,其尚未对该店汉服产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仅在平台上申请了原创保护,店内原创汉服也曾遭遇侵权,但还未进行过维权。“我们一件汉服的前期设计从面料的图案开始到成品设计成型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平均一件汉服的前期投入在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我们会提前在网店进行新品预售,在此期间经常会遇到新品还没有正式发售,‘山寨’产品就已经在网上热销的情况。这种行为让我们深受其害,但遇上汉服销售旺季,我们也顾不上维权。”该店主表示,虽然该店铺也重视产品的原创性,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汉服的销售上。

解决汉服“山寨”问题,事实上从知识产权确权到维权都有相应渠道。

目前,除通过申请注册商标保护汉服商家的商誉外,我国服装款式的设计等主要通过外观设计专利予以保护,服装面料的工业技术等创新通过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进行保护,服装面料的图纹作品则由著作权法保护。由于汉服制作复杂,一款原创汉服产品可能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汉服制作的素材基本考据公开的历史资料,也一定程度增加了维权难度。

汉服产业在发展中,汉服款式改良、面料工艺升级等均创意不断,如果能有越来越多的原创汉服企业重视保护创新,走出维权这一步,汉服产业的营商环境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有关数据显示,从今年开始,汉服行业供不应求,部分汉服电商销售量同比增长近十倍。产业蓬勃发展是好事,但汉服知识产权是汉服从业劳动者的智慧所在,唯有对其有效保护,才能让汉服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得到传承。黄武双表示,只有全行业共同努力,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才能跳出“山寨”经济困境,带动产业整体升级。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