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维权之路漫漫而修远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浙江申报5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讲述自己的梁祝故事

发布时间:2007-09-27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金毅
字号: +-
563
        人民网浙江视窗09月26日讯 梁祝传说故事最大的误区是对祝员外的认识……这些天读者讲述这几段故事的热情高涨,他们都想为丰富浙江“申遗”工作献上一份力。

  日前,浙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确定,9月底将送往北京,包括梁祝传说、木活字印刷术、蚕桑习俗、青瓷制作技艺、文房四宝(会同有关省份共同申报)等五个项目。

  有关专家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讲究的是活态的传承,如果申报上去,联合国派人来考察,却没有人会讲这些故事,很难申报成功。

  网友阳春白雪在钱报论坛“收藏部落”一连发了四个帖子《含山蚕事》,帖子中介绍了浙江民间蚕桑习俗中浴种、糊筐、收蚁蚕、采桑、辍火等过程。

  讲述梁祝传说的读者就更踊跃了。家住杭州佑圣观路44号的读者陈义娣寄来了洋洋洒洒将近4页纸的信。信中,她比较完整地写下了小时候听奶奶讲的梁祝故事,从“求学杭城”、“草堂结拜”、“十八相送”,一直到最后的化蝶。

  梁祝传说,江苏、山东、安徽等省都在争着申报。陈义娣在信中提到梁祝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杭州:祝英台是在草桥亭(草桥旧址已无迹,在今望江直街秋涛路)休息时与梁山伯相识的,三年后又是在这里十八相送;两人在凤凰山拜师求学。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祝员外是一个封建家长的形象,是他扼杀了梁祝两人的爱情,是整个悲剧的制造者、元凶。钱报论坛网友方思雪却认为,梁祝故事里的祝员外是个慈父,他非常爱自己的女儿祝英台,他不是这悲剧故事的制造者。文中提到:“假如祝父真的是很有威严的封建家长,那他就根本不会让祝英台去杭州读书;假如祝员外真的是顽固不化的人,他就不让祝英台去读书,因为当时没有女子学院;假如祝员外是严父,他就不会答应祝英台出嫁时穿白衣素服。”(记者 金毅)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