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维权之路漫漫而修远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信贷风险预警:老字号遭抢注维护品牌安全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07-09-04 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
字号: +-
563
        据国家工商管理总署商标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口商品商标被抢注的有2000多起,造成每年约10亿元的无形资产流失。中国商标每年在海外遭抢注的案件超过100起,“狗不理”、“少林寺”、“桂发祥”、“六必居”、“冠生园”、“五粮液”、“红塔山”、“同仁堂”等国内知名商标均未能幸免。抢注“王致和”商标的德国欧凯公司,在德国还抢注了“洽洽瓜子”、“老干妈辣椒酱”、“白家方便粉丝”和“郫县豆瓣”等知名商标。甚至加拿大多伦多有个“中华老字号抢注公司”的网站,这家公司的页面中整齐地排列着数百家中华老字号商标,在网上公然大批量买卖中华老字号。
  
  目前国际炒家、自然人,再加上国外代理商,已经成为我国品牌在海外的三大威胁。

  银联信分析:

  一、品牌对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品牌一旦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后,企业就可利用品牌优势扩大市场,促成消费者品牌忠诚,品牌忠诚使销售者在竞争中得到某些保护,并使他们在制定市场营销企划时具有较大的控制能力。知名品牌代表一定的质量和其他性能,这比较容易吸引新的消费者,从而降低营销费用,所以有人提出品牌具有“碰场效应”和“时尚效应”。

  品牌有助于稳定产品的价格,减少价格弹性,增强对动态市场的适应性,减少未来的经营风险。由于品牌具有排它专用性,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一个强有力的知名品牌可以像灯塔一样为不知所措的消费者在信息海洋中指明“避风港湾”,消费者乐意为此多付出代价,这能保证厂家不用参与价格大战而就能保证一定稳定销售量。而且,品牌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产品差异化的重要因素,减少价格对需求的影响程度。比如国际品牌可口可乐价格均由公司统一制定价格弹性非常小。

  品牌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除有助于销售外,还有利于企业进行细分市场,企业可以在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不同品牌以适及消费者个性差异,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很多公司都采用多品牌战略,给每项或每种产品分别命名,根据产品的特性、品质、功能等多种因素,使每个品牌在消费者心里占据一独特的,适当的位置。

  品牌有助于新产品开发,节约新产品投入市场成本。一个新产品进入市场,风险是相当大的,而且投入成本也相当大,但是企业可以成功地进行品牌延伸,借助已成功或成名的名牌,扩大企业的产品组合或延伸产品线,采用现有的知名品牌,利用其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出新产品。

  二、中国品牌频遭海外抢注原因多样

  中国品牌在海外屡遭抢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中国企业已经成为海外市场的生力军,国际竞争的加剧使得国外公司有组织、有目的地给中国企业走向国外设置障碍,利用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可乘之机将中国企业的商标进行抢注,迫其支付高额的使用费并进而将该企业逐出该国市场。

  其次,由于国内企业不重视甚至忽视世界经济市场的“游戏规则”,给国外公司留下可趁之机。现在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基本都是在《伯尔尼公约》、《巴黎公约》和《TRIPS协议》等一系列国际知识产权条约的大框架下。很多国内企业总是等到要拓展某国的市场才想到在该国进行注册,才发现其商标早已经在该国进行了注册。法律总是保护有准备的人,如“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均在150多个国家进行注册,“松下”先后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1.3万多件商标。而中国企业能在海外注册成百上千件的还寥寥无几。如果等事情发生了再通过诉讼途径救济,不仅要付出高额的海外诉讼费和律师费而是耗时很长,很少中国企业能坚持下来。并且根据国际惯例,如果在先注册的商标已过5年,挽回的可能性极小。

  再次,国内多数企业由于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利润率很低,尚处于维持生存和起步阶段,而商标国外注册的成本很高,除通过马德里体系在多个国家注册可以节省很多费用外,单独在某个国家注册都要付出高于十几二十几倍国内注册的费用,如商标数量多,该费用会很高,这对大多数的国内企业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另外,还有一些国内企业没有长远的发展计划,根本不考虑品牌的保护。

  三、风险提示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有5年,在此期间,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对外经贸迅猛发展,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截至2007年5月份当月我国实现外贸进出口值为1656.5亿美元,增长24.4%,其中当月出口940.6亿美元,增长28.7%;当月进口716.0亿美元,增长19.1%。但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也有所增加,在此大背景下,知名品牌被抢注也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而且伴随我国的经济的持续发展,知名品牌被抢注的现象将与日俱增。

  另外,通常情况下诉讼途径使得维权企业不仅要付出高额的海外诉讼费和律师费而且还要消耗较长时间和精力,一旦品牌不能被挽回,企业就不得不推出该国市场或另外打造新品牌,这将给企业造成更大损失。因此我国品牌维护刻不容缓。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