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指标的审视与思考
摘要
版权产业经济贡献是衡量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上测量版权产业规模的通行方法,凸显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实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权因子的测算很难实现其动态性和稳定性、主观性和客观性、地域性和普适性的对立统一目标,没有有效反映版权产业对版权的依赖程度,现有统计方式也不能更为深刻揭示经济指标背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因此,有必要调整版权因子在版权产业经济贡献测算中的作用,围绕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中的高质量发展导向构建相关的统计数据标准,建立版权战略指数,测算版权保护、版权运营、版权贸易和版权服务对版权产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版权因子;高质量发展;版权战略系统
一、 问题的提出
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测量版权产业规模的方法,有助于揭示版权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理。200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指南》,并于2015年进行修订,有力推动了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在国际上的广泛开展。目前已经有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国、新加坡、泰国、巴基斯坦、博茨瓦纳等40多个国家采用类似方法对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进行统计分析。可见,开展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已经成为衡量各国版权产业发展各项指标的重要实践,这也意味着版权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得到不断提升。
我国自2007年首次发布版权产业经济贡献年度报告后,每年都会推出年度报告。持续开展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版权产业经济贡献是衡量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凸显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实力。国家版权局印发的《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以全面加强版权保护,加快版权产业发展为基本任务”,确立了到2025年“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7.5%左右”“核心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75%左右”的发展目标。
(2)全国范围开展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的同时,也会带动各个省份和城市开展类似的统计工作,有助于更为准确揭示版权产业经济贡献实现路径上的共同规律和地区差异。从“十四五”发展目标的维度观察,我国共有9个省市明确规定“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十四五”知识产权工作的预期目标,分别为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重庆市、山东省、四川省和河北省,如图1所示。
(3)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是世界范围的评价机制,有助于展示不同国家之间的优势和劣势,明辨其中的差距和路径,不断提高本国版权产业国际竞争力。202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更新《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报告》并对全球50个国家的版权产业增加值、GDP占比、版权产业从业人数等方面进行统计。根据该报告提供的数据,2021年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各经济体GDP比重的平均值为5.54%。此外,不少国家也会在一定年份公布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报告。例如,美国自1990年以来由国际知识产权联盟(IIPA)编写发布《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据2022年发布的第19份报告显示,美国版权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2.52%;同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人民币8.4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7.41%。中国与美国历年版权产业占GDP比重对比如图2所示。
当然也应该看到,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始于20世纪末,无论是在统计方式还是在统计中对版权战略的呼应度等方面,必然带有一定的历史印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虽然对该统计方式进行修改,填补了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产业分类遗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统计方式的滞后性。但是,整体上观察和审视,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依然有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首先,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借助于版权因子的测算,但是版权因子的数值受产业发展水平、实地调研程度、研究人员学科背景与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该种不确定性妨碍了版权产业经济贡献测算的科学性,也不能精准展示版权产业对版权的依赖程度。其次,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分析的主要指标均只是直观显现产业发展与经济贡献、社会贡献的关联性,却难以更为深刻揭示经济指标背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例如,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指标主要包括版权产业增加值以及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情况、版权产业的从业人数、版权产业的从业人员平均薪酬或平均工资、版权产业的货物贸易进出口额、核心版权产业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等,但是需要追问的是,核心版权产业是不是体现出创新驱动,部分版权产业和相互依存的版权产业是否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再次,版权产业经济贡献测算时,没有充分反映不同程度的版权保护、不同模式的版权运用、不同层次的版权服务、不同竞争力的版权贸易在版权产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例如,是不是越高强度的版权保护就一定带来越高数值的版权产业增加值、越多的从业人数以及越高的从业人员平均薪酬?结论未必单一绝对。实际上,必须介入版权战略的思维,才能更为精准把握版权产业发展与版权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版权因子在版权产业经济贡献测算中的作用调整
版权因子是版权在某一特定产业中的份额或者某一特定产业对版权的依赖程度。版权因子作为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体系中的重要因素,其测算工作已成为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对各类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进行调研分析之时,必须先确定该产业中的版权份额,并将非版权的部分排除在外。例如,不是所有黄金首饰的价值都与版权相关,只有艺术方面的价值才与版权相关。确立版权因子的具体数值存在三个方面的对立统一需求:
(1)动态性和稳定性的对立统一。版权因子的确立既要具有统一科学的标准,又应在调研各地客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具体测算。
(2)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对立统一。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确定的标准,核心版权产业的产品价值可以完全归功于版权,其版权因子数值为100%,具有客观性,但是主观性不足,因为并非所有地区、所有层次的核心版权产业,其真实的版权贡献均达到100%。除此之外,相互依存版权产业的版权因子、部分版权产业的版权因子、非专用支持版权产业的版权因子都运用抽样和调研获取版权因子的数据。需要考量的因素包括公司规模、公司百分比、规模加权、具有知识产权收入或支出的平均值和范围、源于创意活动的营业额所占的百分比的平均值和范围、全职工作和兼职工作的创意工作者各自所占的平均百分比、拥有全职创意工作者和兼职创意工作者的企业各自所占的平均百分比等。研究人员需要将统计数据列成表格,并且根据统计结果对赋值范围进行转换测算。显然,样本的选取和转换测算都是具有主观色彩的统计过程。例如,服装、纺织品、制鞋,家庭用品、陶瓷、玻璃这两个产业组版权因子的数值大部分都低于1%,但是如果抽取的企业恰恰是版权密集型的服装企业,其版权因子完全可能超出统计分析的数值。因此,实现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并非易事。
(3)地域性和普适性的对立统一。影响因子是测算某个区域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基础,从产业发展水平来看,发达地域的产业发展水平较高,技术研发与产品设计能力较强,其版权因子的数值就会高;发展中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更多处于加工、组装与生产等低端环节,其版权因子的数值就会相对较低。然而为了进行总体比较,版权因子波动的范围又不能太大,否则不同区域之间进行的横向比较将没有价值。通常的做法是,各国会参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做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版权因子。
版权因子测算中的上述特征必然带来不少问题。首先,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数值增长有可能是因为版权因子的不当调整带来的,不同区域之间因为采取的版权因子不同,导致在产业增加值、就业人数、贸易出口额等方面的比较并非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真实情况的反映。其次,版权因子也并不能准确、系统凸显版权工作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所有的核心版权产业的版权因子都是100%,但是实际上不同区域的核心版权产业中的版权价值并非都是如此,有的核心版权产业中不乏版权影响很低的实例。再次,版权因子如果不能保持稳定,本区域之内的版权产业增加值以及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年度之间的纵向比较等数值的真实性也将存疑。但是如果版权因子完全保持静态不变,或将不能准确反映版权工作对于产业发展的动态影响,特别是当创新驱动发展的力度增强,传统产业转型成效明显时,版权工作对于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功能必然需要通过对版权因子的调整予以实现。
因此,有必要调整版权因子在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中的作用,使之更好地实现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的纵向和横向比较,为在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中真实、精准、有效反映版权影响提供判定标准。首先,在世界上较为通行的版权因子测算标准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较为统一的版权因子判定标准和数值。针对部分版权产业和相互依存版权产业,在加强调研样本分析的同时,建立较为一致的版权因子判定标准和数值区间,在此基础上赋予调研人员以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其次,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指南》修订时对较为统一的版权因子进行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带来的模糊性。再次,版权因子作为评价版权产业对版权工作依赖程度的指标,与版权战略对版权产业的影响结合起来,实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结合。对于如何将版权战略与版权产业结合起来进行经济贡献评价,后文将予详述,此处不赘。
三、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中的高质量发展导向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着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各个领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政策措施、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遵循。版权产业与文化产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版权产业以版权命名,其基本意旨体现的就是创新驱动,也就是指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阶段。核心版权产业是完全从事作品及其他受保护客体的创作、制作(制造)、表演、广播、传播(展览)或销售(发行)的产业,与自主创新和价值链高端紧密相连,最能体现版权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理论上讲,部分版权产业和相互依存版权产业中,版权因子的数值越高,版权产业在产业链中的位阶也越高,受到有形财产约束的力度也越小,当然这也就是产业转型升级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方向。
从现有的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统计的基本路径来看,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性并非如此强烈,以至于版权产业本身的特色和属性被淹没在静态的公式计算和数量评判之中。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不再简单追求量的增加,而要实现“质”与“量”的高度统一。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高”字突出了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与新要求,强调了经济建设过程中质量水平的高级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协调成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特点,让绿色成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让开放成为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让共享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有鉴于此,必须将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的基础导向,关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具体有以下方面的要求:
(1)高度重视核心版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统计。要关注核心版权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增速是否明显,某种程度体现版权资源要素配置方式是否不断完善。核心版权产业各行业附加值不断提升,也是版权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展现。
(2)需要加强与数字经济关系密切的数字核心版权产业的统计。例如,关注并发布网络音乐和出版、数字视频、计算机软件、信息服务等数字核心版权产业增加值及贡献度的数据,有效促进版权产业创新协调发展。
(3)加强特色部分版权产业、相互依存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和分析。例如,在统计江苏省版权产业经济贡献时,应同步关注南通家纺、扬州漆器、苏州刺绣等地方特色版权产业发展情况。特色部分版权产业和相互依存版权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意、创造等生产要素在实现分配和收入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并通过与资本、管理、技术等要素的有效结合实现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这些与产业结构和产业创新发展有关的数据应该重点予以体现。
(4)巩固版权产业传统优势的同时,关注战略性的新兴版权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关联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尤其是版权产业获得较高附加值和体现国际竞争力的数据,应该在未来统计分析中成为主要内容。
(5)关注版权产业消费等民生方面的数据统计与分析。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在于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高质量发展不仅要重视单纯的资源有效配置,也要兼顾各方面社会民生,是市场有效和社会有效的有机结合。所以,版权产业经济贡献不仅关注供给端,还要分析需求端,将文化消费实际情况作为重要的统计数据予以展现。
四、版权战略系统对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影响
版权是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版权创造、版权保护、版权运营、版权贸易和版权服务等是版权战略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统计版权产业经济贡献并在此基础上审视版权产业发展路径,本质上就是探索版权创造、版权保护、版权运营、版权贸易和版权服务对版权产业的影响机理,也是实现版权产业可持续、可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有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在体现版权战略系统的功能实现方面,聚焦于版权因子,却没有细分版权战略的不同子系统去审视版权产业经济实现的内在机理。版权战略是一个系统,意味着版权与版权产业的发展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复杂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版权保护强度对版权产业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促进作用。并非版权保护得越多,版权产业经济贡献就越大。从版权保护是否促进或多大程度促进文化产业以及软件产业发展的问题出发,学者论证了显著的U型关系。然而,理论模型上的科学性与否,恰恰需要通过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予以持续印证。(2)版权运营是版权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版权产业发展的引擎。版权领域的多模式化运营、信用化运营、精准化运营、资本化运营及大生态圈运营将对版权产业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考虑文化企业、数字平台、文化机构、中介组织等主体基于用户价值建立创新性的合作关系的不同路径,以及由此带来的版权产业创新网络的差异性。(3)版权贸易凸显版权产业发展的国际影响力。版权贸易体现出文化差异性与国际竞争格局的力量对比,同时与文化价值观和软实力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版权产业对外贸易的贡献与版权贸易的贡献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有必要建立版权贸易对版权产业发展的影响评价机制和数据统计范式。(4)版权服务体现政府和市场在版权战略中介入程度和发挥作用的方式,对于版权产业发展路径产生重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看,市场型的版权战略重视版权登记等服务领域,而政府干预较多的版权战略却有可能实施资助补贴等政策推进版权产业发展。从战略视角观察,版权服务对于版权产业的影响体现出很大的政策选择空间,也应该与版权产业经济贡献同步进行统计分析。
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中应该纳入版权战略系统影响的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将版权作为文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纳入文化经济学的范畴,同时将版权保护、版权运营、版权贸易和版权服务等战略子系统融入产业经济学框架,丰富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解释宽度,为版权与版权产业发展之间提供实践依据。(2)建立版权战略指数和理论模型,以合理的权重涵盖版权保护、版权运营、版权贸易、版权服务等子系统指数,探寻版权战略助力版权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与驱动机制。其中,版权保护指数或者版权保护强度的二级评价指标包括立法保护、司法保护、执法保护、协同保护等内容,版权运营指数涵盖示范城市、示范园区单位、版权博览会、版权交易、版权质押等指标,版权贸易指数考虑版权引进、版权输出、版权货物贸易、版权服务贸易等因素,版权服务指数包括版权登记、服务机构、培训服务、版权意识等内容。(3)建立数字版权战略指数,评判数字经济时代版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鉴于版权保护、版权运营、版权贸易与版权服务对数字版权产业的影响机制与传统版权产业存在明显区别,随着数字技术、数字平台、数字交易在内容流转机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版权战略下数字文化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发生改变,数字驱动成为新的影响机制。因此,有必要构建数字版权战略指数并同时在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中进行应用分析。
五、结语
版权产业是以版权为核心的产业模式,拥有一项版权,这就意味着可以围绕它进行多维度的开发,并由此制造长尾效应,从而推动形成版权经济。测算版权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恰恰就是呈现版权经济运行规律的过程。现有的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模式具有国际性,业已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在全球范围认知版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从提升科学性的维度看,版权因子的测算既要考虑动态性、主观性、地域性,又需要照应稳定性、客观性、普适性。从高质量发展导向的维度观察,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分析不仅要在核心版权产业中呼应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而且要关注特色版权产业的统计分析,加强版权产业消费端的经济贡献测算。从版权产业与版权的关系角度观察,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统计应该强调版权战略的功能和作用,建立涵盖版权保护、版权运营、版权服务和版权贸易等子系统在内的版权战略指数,并且测算版权战略指数和版权产业发展之间的数值关联,为观察版权与版权产业发展提供实践依据。当然,新型的版权产业经济贡献测算将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已有的经济贡献测算指标之外,还应构建版权战略指数理论模型,收集各项可获取的统计数据,这需要更为持久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Ed Sheeran在《自言自语》歌曲的版权上诉中胜诉
- 国家版权局公布第一批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 《银翼杀手2049》制片人就人工智能图像起诉特斯拉和华纳兄弟
- 英国:版权与人工智能的对峙将在数月内结束
- 陕西首家民间文艺版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