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2022年底,博泰宣布与华为双方达成了在车机领域的交叉许可协议,在交纳许可费后,获得了华为在通信领域的知识产权许可。这也就意味着,使用博泰的产品的整车企业可以获得组件级许可,且无需向华为重复支付许可费。可以说,博泰为当前汽车行业标准必要专利(SEP)许可争议的焦点——许可层级,走出了实践之路。
可以与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公司合作,双方达成交叉许可的“博泰”究竟是什么来头?
对于消费者来说博泰的知名度显然与华为不在一个量级,但是在车联网领域博泰却是一家行业龙头企业。公开信息显示,这家创立于上海的车联网公司,已在行业深耕十余年,致力于通过自研汽车智能化技术,推动中国汽车智能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而且一直十分注重自有知识产权保护,截至目前,博泰累计申请知识产权6400余项,授权1200余项,其中发明占比达到80%以上;博泰所申请的知识产权涉及车载平台、车联网、定位导航、人机交互等,几乎涵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方方面面。
中汽中心近期发布的《2022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报告中显示“2022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公开量按创新主体 TOP20”中,博泰以177.82%的同比增长率位列排行榜第七位,名次较去年提升8位;“2022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网联化技术专利公开量按创新主体 TOP20”中,博泰仅次于高通、华为、长安、丰田,位列排行榜第五位;拥有这样的技术实力的博泰与华为携手合作便不足为奇。
202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及网联化技术专利公开量按创新主体TOP20
让我们把时间倒推10年,当时汽车行业除了外观设计和商标权的纠纷之外,关于知识产权的其他诉讼几乎少之又少。在步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时代的当下,汽车行业开始大量引入互联网、通信等跨界技术,自动驾驶、智能座舱颠覆了人们的用车方式,汽车渐渐演变成“有着四个轮子的手机”。在手机领域持续了十余年的知识产权“大战”,也逐渐在当下的汽车行业“重现”,正如美国某著名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公司COO所说——汽车行业正在走向知识产权“清算”。
知识产权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将主导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如何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整合传统制造业和科技行业间的知识产权资源,探索跨界合作的“价值奇点”,是当前汽车行业必须破解的难题。
1. 遇变局:产业跨界融合带来知识产权困境
从19世纪卡尔·奔驰发明的第一辆现代汽车以来,已经走过近150年的汽车行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已驶入快车道,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根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2上半年,具备L2级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37.8%,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的渗透率。《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等提出,到2025年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超过50%,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已经与我们的数字化、智能化生活融为一体。跨界技术融合、技术创新的浪潮已经将汽车的知识产权边界推到了基础功能之外,涉及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软件、数据、算法等逐渐成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传统车企在上述领域普遍存在明显短板,拥有“先天优势”的互联网企业看准机会,纷纷入局。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车联网巨大的市场前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通信企业、运营商和通信设备企业涌入赛道,积极布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兴、华为等多家通信行业企业陆续发布了C-V2X解决方案和商用产品。互联网、通信企业在智能座舱、人机交互、车联网方面的技术积累,为汽车产业带来了新技术、新业态。同时,随着通讯、互联网技术与汽车行业的交叉融合,对非传统厂商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由此引发了跨界知识产权问题。
其中通信标准必要专利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由于行业差异,以及商业惯例的不同,近年来在汽车和通信行业之间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纠纷、诉讼。通信企业希望将手机领域的许可模式完全复制在汽车行业,以整车作为被许可单元。而这一做法引起了汽车企业的普遍质疑,认为不应将通信带来的技术增量等同于对整车的全部价值贡献,应将许可层级限定在通信作为主要功能的通信模组。除此之外,标准必要专利的许可费率和专利池等也成为双方的争议焦点。据外媒报道,仅去年上半年,在美国,关于汽车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诉讼就多达20余起。
2022年9月,为加快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与技术创新,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中汽中心、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了《汽车行业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指引(2022版)》,其中明确提出了“产业链任一环节均有资格获得许可原则”,为汽车行业SEP许可提供参考。
2. 寻破局:行业携手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知识产权融合可持续发展
汽车是典型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谁拥有更多的核心专利,谁就能占领产业制高点。在由中国通信学会发布的《车联网知识产权白皮书(2022年)》中显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专利产出国。据“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AutoPat)”数据显示,截止到12月10日,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8万件,其中非汽车相关的互联网、通信企业持有大部分的核心专利,各方商业习惯的不同和知识产权处理方式的差异,为跨界知识产权纠纷埋下“种子”。
自2010年“赛格导航诉丰田G-Book系统侵权案”开始,我国汽车产业跨行业的知识产权纠纷日趋增加。从历史角度上看,在行业技术创新、高速发展的时期,总是伴随着知识产权纠纷,诉讼的多少甚至可以被视为是行业竞争性创新的一个指标。而如何找到解决当前汽车知识产权困境的那把钥匙,或许也在这些纠纷诉讼的“迷雾”中。
文章开头提到的博泰的知识产权发展方向为汽车行业提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首先,善用合纵连横。博泰作为目前业务深度首屈一指、本土汽车领域知识产权多、交付能力强的车联网公司,与华为牵手合作,进一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加快研发产品速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博泰深知,在智能时代里无法一家独大、一家独揽,需要的是行业间的开放与共享。博泰与华为等相关领域巨头公司的合作,拓宽了其在通信、车机系统、产品生态等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争当行业先锋。在关于SEP许可层级的行业焦点难题上,博泰作为国内供应商企业站了出来。在与华为达成交叉许可的声明中提到——“博泰的产品将获得华为公司在上述技术标准的标准必要专利在全球范围内许可,使用博泰产品的整车企业将无需重复支付专利许可费用”。博泰为我国汽车行业实施SEP组件级许可迈出了实践性的一步,以自身技术和知识产权优势为依托,在行业中率先施行组件级许可模式,展现企业的实力和担当,有利于我国汽车行业的SEP许可规则形成进程。
最后,集聚产业生态。我们可以从种种表现中看出,博泰正尝试以强大的“朋友圈”营造最优的智能网联汽车的“生态圈”。除了早先公开的与腾讯在智能座舱、车载平台等领域的合作以外,与华为在通信SEP领域的合作拓展了博泰的技术边界,为博泰带来了更多的商业合作可能性。整合产业资源,抱团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知识产权优势地位。
某著名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指出:“以抱团发展壮大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是企业的明智之举,是促进行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构建产业生态圈是协调行业知识产权竞争与合作,是化解和避免行业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的有效途径。”
这种跨行业合作的模式向外界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面对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要求,不论是车企、车联网公司还是科技企业都在寻求抱团发展、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更加长远、稳定的发展。
3. 新格局:构建技术壁垒,跨行业协同发展,推动汽车强国建设
(1)构建知识产权“护城河”
博泰董事长应宜伦认为,知识产权之争就是一场货币战争。诚然,知识产权同时也是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的战争。中汽中心首席专家秦孔建指出:“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当下,汽车行业更应该关注智能网联核心技术。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掌握行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我国汽车行业企业不应只做应用者、实施者,更应成为核心技术的贡献者、推动者,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贡献中国力量!”
站在汽车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如果不想被时代洪流狠狠抛下,汽车行业的每一个企业应该认识到构筑企业知识产权“护城河”的重要性,加大研发投入,形成高价值专利布局和核心技术专利群,注重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跨界融合,构建产业生态抱团发展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后劲强劲,发展空间不断拓宽,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等的加入,汽车产业链被逐步重塑,由原先的纵向延伸逐渐呈网状化发展。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行业间跨界融合、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中汽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知识产权分会副秘书长王军雷指出:“我国的汽车行业起步较晚,大部分国内汽车企业仅靠自身力量,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知识产权的运用战略上均难以与大型跨国集团相抗衡。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汽车行业应该跨界携手建立行业知识产权生态圈,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形成合力。”
中汽中心于2017年牵头成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知识产权分会”,成员涵盖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有效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博泰在与华为达成的合作中也能明显看出其构建产业生态、行业抱团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
这些都纷纷指向了汽车行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实现行业间、企业间的战略性优势互补。尤其在细分领域,以强连接深化“合作、交流、创新、发展”,通过交叉许可、组建专利池等方式向外拓展发展空间,放大生态圈的集群效应,共享共赢,凝聚发展,合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3)参与标准化制定,提升行业话语权
“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卖技术、四流企业做产品”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谁掌握着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着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汽车产业的要求,到通信标准必要专利对汽车行业的冲击,无一不体现标准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就此,相关标准专家谈到:“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技术创新展现出巨大活力,累积了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我们应该积极将‘中国方案’凝练成国际标准,以标准带动行业发展,引领行业未来。”
伴随汽车产业“新四化”趋势不断演进、跨界技术不断融合,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化需求更丰富、更多样。汽车行业企业更应该抓住机会,积极参与到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中,将高品质的产品、技术和相关经验,融入到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企业的技术优势和产品实力,引领行业发展新标杆,提升在行业的话语权。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如果能够紧紧抓住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机遇,把握跨界融合发展趋势,坚持“重技术、强保护、搭生态、共发展”的企业发展方向,就定能当好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否则,必然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秉承开放的跨产业合作模式值得汽车行业参考借鉴,以标准和知识产权构建企业的“护城河”,自主创新与合作并举,坚持跨行业协同发展,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智能化汽车产业发展和国际话语权;同时潜心积淀技术筹码,从技术自立到技术自信,以更强的体系化竞争力实现中国汽车强国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