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Base on one field Cast our eyes on the whole world

立足一域 放眼全球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隐入尘烟》或借鉴印象派名画

发布时间:2022-09-15 来源:综合互联网 作者:又青
字号: +-
563

1.jpg

近日大火的文艺片《隐入尘烟》或借鉴米勒的油画、莫奈艺术展风靡全球、哈姆雷特话剧巡演备受好评......随着版权意识的提升,许多商业运营会借鉴版权到期进入到公共领域的作品,并从中挖掘出新的商机。

商业行为中,使用公共领域的作品既可以大幅减少因侵权引起的纠纷,也能大大借助原有作品的影响力。该行为有着许多成功的案例,也有着因依旧可能面临的风险造成的反面教材。

1 经典改编陷入瓶颈

从我国说起,按照我国著作权法,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所以,古人的智慧结晶属于可用范围,近现代部分作品也进入了公共领域。

例如,四大名著改编制作成的影视作品《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延续了经典,成为我们的童年回忆。

海外也有着大量借鉴中华文化而成功的商业案例。例如日本漫画作品《龙珠》中,主角名字“孙悟空”,以及“如意棒”与“筋斗云”等元素,都来自《西游记》。

2.jpg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可用的公共领域作品数不胜数,但随着初代改编与翻拍等,如今的作品却越来越烂。

依旧以四大名著为例,从豆瓣3.9分的《真·三国无双》、到6.0分的10版《红楼梦》,“魔改”被喷成筛子的剧可谓层出不穷,即便有《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这些还说得过去的作品,与初版依旧有着不小的差距。

对此,有观点认为,中国守着“富矿”,却拍不出精品。近几年间,中国的经典改编作品都陷入了瓶颈期。

此外,我国各类引起反感的借鉴行为,大多与不尊重传统文化有关,因此在搞定版权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商业运用,考虑到大众情绪也尤为重要。

还需注意的是,著作权法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2 欧洲古典艺术中蕴藏商机

脚步来到欧洲,版权保护的一般期限为作者死亡后70年。国内引用较多的,是各种艺术流派,古典艺术、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尤其是印象派深受大众喜爱。

一个新的商机便是艺术展。近年来,逛展成为年轻人休闲娱乐新去处。数据显示,在画廊、美术馆线下预约观展的观众中,30岁以下的用户占56%,40岁以下占81%。

随着国人对于艺术展览的关注和热情不断提高,外国艺术大师作品也频频走进中国。内容上看,在引进的国外展览中,近现代艺术持续升温,比如印象派等在国内有较高辨识度的艺术流派热度较高。

近两年,继梵高展之后,又一风靡全球的国际大展 “莫奈与他的朋友们Monet&Friends”来到中国。

这类西方古典艺术经典展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以2014年在上海举办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为例,展览选在了上海市中心的K11购物商城。数据显示,展览总参展人数超过40万人次,商场人流量超出春节假期最高峰的40%。

与现代艺术展相比,这类展因所使用作品自身的影响力使得受众更广,而且既不用真的将名画“请过来”,也不用重金购买版权。

3.png

除了原封不动地照搬,一些隐晦的借鉴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近日,国产电影《隐入尘烟》因口碑逆袭,不少观众指出,除了故事本身,这部电影的光影、色调、构图、镜头设计、美术置景都十分考究。

也有观众发现,该片镜头语言下的农村、农民充满了印象派油画式的美感,像是在看油画作品,镜头中还可以看到很多经典作品的影子,并制作了对比

4.jpg

同艺术展展出梵高、莫奈的作品一样,对于这些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作品,无论《隐入尘烟》是否借鉴了经典油画作品中的景象,都不涉及抄袭,还得到了的一致好评。

综上所述,无论是借鉴一幅米勒的名画、策划一场莎士比亚的话剧,还是在商场里播放一首贝多芬的钢琴曲,都不涉及侵权。

在商业行为中引用西方古典艺术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还须注意,欧洲各国对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有所不同。

大部分西欧国家是作者终身加死后50年,奥地利、德国是作者终身加死后70年,西班牙是作者终身加死后80年,使用时还须查清作品背景,从而判断风险。

3 从米奇窥探美国版权问题

再来到美洲大陆,相比于欧洲深厚的古典艺术,美国的历史就稍显单薄,大量优秀作品都在现代出现。其中,最热的版权讨论,要属“耋耄老人”米奇了。

1998年,得益于迪士尼向国会的长期“游说”,美国国会通过《版权期限延长法案》(Sonny Bono Copyright Act),俗称“米老鼠保护法”。

该法案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延长了作品的版权保护期限。对于自然人创作者,保护期限由其有生之年及死后50年延长至有生之年及死后70年。对于法人作品,由首次出版起75年或创作之年起100年延长至首次出版起95年或创作之年起120年,以先到期者为准。

如今,美国相当一部分经典作品仍在版权保护期内,离不开迪士尼为“老人家”真金白银地续命。

网络上有关版权到期的讨论中,十篇文章有九篇都在分析这只小老鼠,我们也能从该事件中窥探美国著作权保护一隅。

历史短暂、法律严格、大量经典作品都在现代发表......因此,时刻都有着公众或企业摩拳擦掌,等待着这些经典作品版权到期之日。

比如,1925年,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的中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影响力颇深,最为观众熟知的便是小李子版本的同名电影。

去年,这本小说正式到期。到期的第二天,各种改编版本接踵而至。改编小说中,《不死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变成了吸血鬼,讨厌大蒜和太阳;《同性恋盖茨比》中,尼克有了同性伴侣。

能踩在版权到期的日子发表,背后是多年的有准备之仗。

改编小说《尼克》的作者史密斯在2014年就写了这部小说,那时他并未考虑到版权问题,因而该书即将进入出版流程时,律师们意识到他需要等到版权到期。因此,此书在写成五年后方才得到出版。

美国杜克大学指出,公共领域对旧作品流行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幸的是,版权法的立意很是复杂。欢迎经典作品进入公共领域,已经成为了一年一度的新年传统。

近现代的作品,每年都会大批进入公共领域,各国媒体也会积极总结,以供参考。但考虑到各国不同的背景,使用作品时还需慎之又慎。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