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创新产生权利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中山大学“妙用”专利信息精准治污

发布时间:2022-08-30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刘娜
字号: +-
563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着力加强公共服务机构重要网点建设,提升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效能,目前,已建设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和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体系公共服务网点等国家级重要服务网点269家。各公共服务网点机构在服务区域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特推出“IP公共服务”专栏,讲述公共服务机构在服务创新中的典型案例,介绍其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服务模式。

伴随工业化进程加速,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多发,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作为细颗粒物(PM2.5)的源头之一,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刻不容缓。业内专家认为,利用催化剂还原法帮助氮氧化物脱硝,可使其还原成清洁的氮气和水,在这一过程中,高效的脱硝催化剂则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

拥有专利就是拥有竞争力,为了把技术攥在自己手里,近年来,如何开辟新的研发路径成为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下称实验室团队)每一位研究人员肩上的使命。

全流程服务助查新

2021年7月起,我国全面实施《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17691-2018代替GB17691-2005)》(下称“国六”标准),其排放限值规定与欧洲第六代排放标准(下称“欧六”标准)相当,“国六”标准下,重型柴油车氮氧化物和颗粒物限值将分别减低77%、67%。研究发现,我国柴油车保有量占比仅为总机动车的17.4%,但其排放氮氧化物占到总排放的60%。因此,控制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是控制尾气排放的关键。

在推行柴油车“国六”标准下,找到可替代的催化剂成为实验室团队的当务之急。中山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下称信息中心)得知研发团队所遇困难和需求后,发挥文献资源优势,主动对接,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2021年8月,受实验室团队委托,信息中心完成了《重2022247涂装工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关键技术研发》科技立项查新任务,为实验室团队下一步研发国产化氮氧化物脱硝催化剂打下基础。

其后,信息中心组建“沸石分子筛脱硝专利信息服务小组”,建立联动机制,精准对接实验室团队。小组成员包括该校知识产权专员,以及具备化学、图书情报、理工等专业背景并经过广东省专利分析高级培训的学科馆员,为实验室团队提供“一对一”的全流程服务。

“实际上,我们研究人员的知识产权专业知识还有所欠缺,技术查新需要分析复杂的知识产权数据,专业性强,工作量庞大,信息中心帮助我们进行科技立项查新,开展国内外专利布局分析,实验室团队节约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姜久兴表示。

全景式分析破障碍

在深入了解该领域技术背景及内容后,信息中心对柴油机尾气脱硝催化剂专利进行宏观全景分析和微观技术分析,及时回应该领域在生产、研发和未来专利布局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如现阶段全球在该领域的专利保护体系及覆盖范围,如何充分运用现有科研技术与成果,开辟我国新型沸石分子筛机动车尾气脱硝材料研究领域专利布局与转化等等。

“我们通过对该领域5013项国内外专利族的全景分析,锁定了全球化工领域三大跨国行业巨头的发明专利,并邀请校内外知识产权专家团队介入协助指导,通过对三大跨国公司的核心专利,特别是涉诉事件的深入梳理与分析,寻找技术突破口。”信息中心负责人周旭毓说。

经过“全景式”调研和具体专利技术分析,形成专利全景技术分析报告和相关结论,并从更深层面了解了实验室团队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精准需求,通过深挖沸石分子筛脱硝催化剂的核心技术专利布局等,协助实验室团队开展高价值专利布局前的微观分析。

研究分析阶段,信息中心发现巴斯夫股份公司(下称巴斯夫公司)最早在世界范围内对SSZ-13分子筛基的催化剂进行了全方位的专利布局。此外,还有庄信万丰等国外企业也在相关领域开展了专利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景专利分析中,信息中心发现我国有民营企业在该领域曾与巴斯夫公司发生过专利诉讼,并已成功维权。

“这个成功维权的案例信息对我们非常重要,指明了实验室团队下一步研发的方向。”姜久兴说,目前实验室团队已找到突破口,开发出了另一种尾气催化剂,进而还需从技术角度思考权利要求的细节范围以及如何合理布局专利。

协同化联动促转化

除了提供专利检索、科技查新、专利导航与全景分析等全过程信息服务外,信息中心还积极组织开展联动服务,协同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家团队,指导团队开展高价值专利的产出、孵化、布局与运营。

100万元!今年,SSZ-52沸石分子筛柴油机尾气催化剂研究成果成功转让给了山东潍坊一家材料化工企业,下一步,将在实现量产后投入市场化运行。此次服务成果也为我国汽车生产厂商、催化剂生产厂商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加强自主创新、合理规避风险提供了有益示范和参考。

为加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当前,信息中心已联合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将专利信息服务纳入学校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建设的统一规划,对接创新团队的个性化服务,促进后续成果转移转化和专利管理。

“我们立足学界与业界,结合工业发展实际需求,解决高校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经验不足的难题,通过靶向精准对接为服务对象开展持续性的技术专利信息分析、深度追踪提高针对性与可行性,在多单位、多部门的无边界协作基础上,高效利用知识产权信息资源,促进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周旭毓表示。

回望这一路征程,信息中心与实验团队的奋斗者们感慨万千,满怀欣喜地等待着他们自主研发的脱硝催化剂实现量产后运用到汽车尾气治理、工业窑炉减排、精细化学品生产污染物治理等领域。面对未来,他们将持续深耕研发,用绿色创新技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