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Base on one field Cast our eyes on the whole world

立足一域 放眼全球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昌邑丝绸:丝路千年 绸语绵绵

发布时间:2020-12-17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冯飞,邓红梅
字号: +-
563

“古代,柳疃镇曾是昌邑人踏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柳疃镇有望成为昌邑人踏上‘一带一路’的跳板。”柳疃镇位于素有“丝绸之乡”之称的山东省昌邑市,当地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昌邑丝绸”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疃丝绸技艺”带到了世界各地。

“昌邑丝绸的制作工艺最早始于周朝的‘养蚕织帛,捻线就织’,绸布业起于嘉庆,兴于道光,鼎盛于清末民初。”近日,记者到中国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采访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关于昌邑丝绸的历史介绍。

历史上的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小龙河西岸,有个有名的码头叫陶家口子,当时的昌邑人从这里走潍河、入渤海,带着昌邑丝绸踏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当时的绸商以中国为中心,背着丝绸奔向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均为丝绸贸易之地。一时间,昌邑丝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抢手货”。

“抢手”的根本在于优良的品质,这与昌邑人一直非常注重改进丝绸制作工艺密不可分。“昌邑丝绸的技艺创新,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采访时,柳疃镇人大主席李海亮向记者讲述了昌邑丝绸的历史故事。

昌邑人李士祯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名臣,其长子李煦时任苏州织造,其女儿嫁给了江宁织造曹寅,即曹雪芹的祖父。李煦兄妹将苏杭织府绸的工艺传到故乡,使昌邑丝绸的织造技术融入了江南“血统”,丝绸技艺大大改进。自此,昌邑丝绸变得质地柔软、色泽鲜艳,被称为“柳绸”,远销海内外。

很长一段时间内,昌邑都是“商号林立,千家万户织绸声”的繁忙景象。这样的好光景持续到上世纪30年代,昌邑丝绸产业开始走下坡路。

“名气大,市场小。”昌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梁永彦简单的一句话,非常贴切地形容了昌邑丝绸近几十年来的发展现状。如何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让昌邑丝绸再次走出国门,重现当年辉煌?这成了当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

2006年,随着昌邑丝绸获得地理标志保护,柳疃丝绸技艺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知识产权的助力下,昌邑丝绸产业开始走上“复兴之路”。

“有了‘标’,我们出口产品的信心更足了!”谈及昌邑丝绸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后对公司产品出口带来的变化,昌邑市华信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信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华光赞不绝口。该公司是山东省丝绸出口的重点企业之一,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美国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华信公司生产车间,40台丝织主机正轰隆隆地作业中。“这些机器每天能生产6000米绸子,产品下线后全部出口。”华信公司员工徐天祜向记者介绍。

“丝绸是昌邑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丝绸文化是昌邑文化之魂,如何发展壮大传统丝绸产业、传承弘扬丝绸文化,要把产业发展与文旅相结合,与文化创意相结合,让昌邑丝绸焕发新时代魅力。”昌邑市委书记吕珊珊在柳疃镇调研时,规划了丝绸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打造地理标志品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昌邑丝绸产业的发展重心。”梁永彦表示,昌邑市将深入挖掘丝绸历史文化,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使知识产权成为推动昌邑丝绸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动能。

采访感言

如果说昌邑丝绸曾经的兴盛靠的是过人的工艺、过硬的品质,如今的崛起则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助力。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让昌邑人再次有了去海外市场“扬名立万”的底气,也让昌邑有望重现“丝绸之乡”的辉煌。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