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原标题:审协江苏中心审查员在抗击疫情期间克服困难,坚守岗位——审查“不打烊”,质效“不打折”
己亥末,庚子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下称审协江苏中心)在期待疫情拐点尽快出现的同时,更希望当前的返岗,能够成为恢复大家生活节奏的拐点。
坚守审查岗位
这场猝不及防的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成为每个人终身难忘的记忆,特别是家在湖北的审查员们。
审协江苏中心人力资源部劳资室的曾珍,来自湖北天门,在春节前得知武汉疫情严重,他担心受此影响节后不能顺利返岗,毅然放弃了与家人团圆的机会,选择留在苏州。他是个平时经常点外卖、煮挂面、吃食堂的人,经历了这次疫情,他也能做出几道拿手菜了。
因为疫情,很多审查员都无法与家人团聚。据统计,像曾珍一样,疫情期间选择留守苏州的审协江苏中心审查员有600余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牺牲了与亲人团聚的时光,为疫情防控和有序返岗做出了贡献。
身处疫情防控主战场的在鄂审查员们,暂时无法返回岗位,但仍不忘本职工作。“我们也曾有过不安,但此刻更多的是信心和温暖!”机械发明审查部姚捷、曹俊静,材料工程发明审查部黄萍、胡婷婷纷纷表示,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虽暂时无法返苏,但依然能够完成审查工作,实现远程办公和在线学习;虽身处疫区,他们都能感受到千里之外大家庭的温暖。
接受双重考验
早上8点30分,新审查员周佳自驾来到审协江苏中心,出示工卡、测体温、走楼梯,进入位于二楼的办公室,开始埋头工作。
返岗第一天,她看到中心组织错峰工作,拉开办公间距离,返岗的同事们都严格遵守防疫规定,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不接触,这让她的心定了下来。“中心一切工作都井然有序,在这里大家都能安心工作。”周佳说。这一天,根据导师的指导意见,她顺利发出了之前尚未完成的审查意见通知书。
去年8月,周佳来到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工作。作为一名还在培训期的新审查员,她丝毫没有懈怠。居家隔离期间,她按计划巩固自己的审查技能,为不久后的上岗答辩做着准备。隔离完毕后,她第一时间就返回了工作岗位。
“在疫情期间,无论是室主任、导师,还是其他同事,都没有间断对我业务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关心,我也想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周佳说。为此,她主动帮助居家隔离的同事递送笔记本电脑,拷贝、传送审查电子文档等。“我本来是一个‘月光族’,这次疫情让我反思,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希望自己以后更加努力工作,好好孝顺父母,成为一个对人生更有规划、对工作更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周佳说。
参与志愿服务
早上7点50分,化学发明审查部审查员董玉轩安顿好两个女儿,匆匆走出家门,赶到单位,开始了一天紧张而有序的审查工作。
这段日子,根据返岗工作安排,他随时切换中心和在家两种办公模式。在中心办公时,他会根据工作量完成情况和各类案件的审限要求,制定当天的工作计划;同时利用E系统完成审查意见通知书撰写等工作,并对在家检索的案件进行补充检索,避免漏检。在家办公时,他严格执行上班作息时间,为减少孩子的干扰,给她们安排一些小任务,保证进入工作状态后思绪不被打断。
作为一名有着10年党龄的老党员,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面对疫情,他都不是旁观者。
今年2月初,董玉轩自愿报名加入社区防疫志愿者队伍,承担为从疫区返回的居家隔离人员送粮食、蔬菜的任务。
董玉轩的大女儿5岁,小女儿不到6个月。起初,家里的老人认为风险大,对此并不赞同。于是,他对家人进行了耐心的劝说:“我们国家遭遇这么大的困难,身为党员就应当带头冲在前面,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在一线救死扶伤,但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社区防控是最基层的堡垒,只有每个社区做好了,才能战胜疫情。我身体素质好,抵抗力强,不会有事的。”
就这样,他如愿成为一名志愿者,走上了社区防疫第一线。对于审查质量等级连续5年为A的董玉轩来说,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的,只是工作方式,不变的,是他对审查工作的专注与执着,是他那一份党员的赤诚与信念。
在审协江苏中心审查员的家属阵营中,也有很多平凡而又伟大的医护人员,她或他背后的“守护者”又有怎样的故事?
电学发明审查部器件室审查员马海燕的爱人是一位白衣天使,也是一名共产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渴望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这是医生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党员的担当和奉献”。他紧盯各医院和单位发布的防控信息,第一时间冲到一线。家人知道他的想法后,都很支持他。“我知道,不让他去,他会遗憾一辈子。”马海燕说。
筑牢坚实后盾
朱森森,是审协江苏中心办公室行政事务室副主任。自1月22日审协江苏中心成立新冠肺炎疫情应对领导小组起,他就开始了连续30多天的工作,从未离岗。
除夕前一天,朱森森接到工作任务,成为中心疫情应对工作小组的工作人员,每天负责收集、统计、汇总各类相关数据,汇总并及时向局、市上报中心工作日志。
2月初,随着返岗在即,朱森森开始负责采办防控物资,并协调外地返苏人员的住宿事宜,为职工返岗提前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在苏州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他认真做好防护工作,用酒精擦拭好车门,带上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全副武装地开始了一天的采购工作。
“外出采购的次数还是蛮多的,像消毒液、喷壶、一次性手套等防控物资一直处于缺货状态。在网络商城无货的情况下,我们实地调研了多家单位,寻找供应商。”朱森森说。
终于赶在返岗前,朱森森和同事们完成了防控物资的采购任务,确保了中心如期返岗。
“这个春节唯一遗憾的是因为工作原因没能回老家给母亲办60岁大寿。”朱森森顿了一下,沉默了一会。“不过,我想她能理解。”
口罩、测温仪、洗手液、疫情宣传画、防控手册、每日体温管控……在中心领导的统筹安排下,正是有了像朱森森这样的一群人,在背后默默付出、提前筹谋、努力落实,才给中心返岗职工吃下了定心丸。(本报记者 陈婕 通讯员 尹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