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新闻发生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

——岱家山知识产权小镇靠得住!

发布时间:2020-01-08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柳鹏,霍志英,余新强
字号: +-
563

“不到两年,公司申请的知识产权数量从1件变为13件,知识产权确确实实成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筹码’。”近日,六合天地(武汉)环境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德坤表示:“多亏了武汉市江岸区岱家山知识产权小镇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在他们的帮助下,公司业绩最近两年实现了大幅增长,形势一片大好。”

目前,武汉岱家山知识产权小镇不仅有率先成立的“检察服务套餐”,还有与大学联手共建的高校专利成果转化基地,更有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在此设立的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加上园区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的各项知识产权服务,各部门协同保护知识产权,让岱家山知识产权小镇形成企业知识产权多维立体保护态势。

集聚资源 化解企业难题

“企业研发的专利被侵权,向江岸区检察院设立在园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咨询,获知维权的步骤后,经多方努力,侵权人因侵犯‘高空喷淋降尘系统’专利,每台产品赔偿了2.8万元。”近日,提起自主研发的“高空喷淋降尘系统”专利被侵权,武汉毳雨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恒深有感触:“我们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强有力的支持。”

事实上,早在2017年,武汉市江岸区检察院就在岱家山知识产权小镇专设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通过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机制,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提供“防护网”,为小镇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江岸区人民检察院是武汉市唯一具有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公诉权的基层检察院。该院结合岱家山知识产权小镇多小微企业、多高新科技的特点,倾听企业需求,搭建检察服务站等平台,制定定期“上门服务”、开展普法讲座等工作机制,探索便捷高效的沟通渠道,将知识产权服务延伸至企业管理,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提供“防护网”,切实为落户岱家山知识产权小镇的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与检察机关建立了畅通的对接机制,当企业遇到专利方面的问题时,可以马上向检察机关咨询,均能得到专业的解答。”岱家山知识产权小镇相关负责人说。

而当企业研发陷入瓶颈时,岱家山的校企合作对接平台就会及时发挥作用。11月28日,在武汉市2019年第十三届中国专利周启动仪式暨武汉知识产权保护江岸区岱家山工作站揭牌活动上,岱家山科技企业孵化器、岱家山科技企业加速器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轻工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就下一步共建高校专利成果转化基地和服务中心进行了签约。

从2014年起,岱家山知识产权小镇通过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对接,展开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共享合作。2017年,全市首个“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服务站”在此成立,搭建了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形成产学研协同互动机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

截至目前,岱家山科技企业加速器已促成53件专利技术转移,累计金额1482.06万元;与1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了40余名高校院所人员技术专家库。

“五集”体系 护航创业创新

岱家山就像一所创业学校,创业者只需要带着“点子”来就行,而岱家山科技创业城作为武汉市重要的创新创业园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早在2011年就成立知识产权服务部,在孵化器、加速器分别设立知识产权服务专员,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通过引进知识产权源头企业和促进企业知识产权转化,形成以集聚企业、集约资源、集中服务、集成技术和集群产业的“五集”知识产权孵化服务体系。

“在园区工作站的帮助下,公司开始积极开展专利布局。”武汉市安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晓东表示,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日益改善,公司更有动力进行研发,而有专利“加持”的产品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2019年第一季度,武汉市安友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订单额达到2000万元。

“企业之所以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离不开专利的助力,也离不开知识产权小镇工作团队的帮助。”武汉静磁栅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传仁说,武汉静磁栅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目前拥有17件专利,其主打的专利产品静磁栅绝对位移传感器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市场潜力十分可观。

“入驻岱家山知识产权小镇以后,我被这里浓厚的创新氛围所感染,在小镇的大力帮助下,作为公司负责人,我的思路渐渐被打开,了解了如何提交专利申请,以及通过专利打开市场的重要性。”武汉康立优医疗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田素胜如是说。成立短短两年时间,该公司在岱家山知识产权小镇不断得到发展,并通过专利布局逐渐尝到市场的甜头。

截至目前,岱家山知识产权小镇园区企业累计获得知识产权授权2109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8家,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15家,培育挂牌上市企业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湖北省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8家。2018年,园区在孵企业销售收入12亿元,连续多年实现15%的增长,成为推动江岸区乃至武汉市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