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Base on one field Cast our eyes on the whole world

立足一域 放眼全球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连心桥上的故事——国家知识产权局驻湖南桑植第24批扶贫工作组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9-10-31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李铎
字号: +-
563

在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脉北麓的崇山峻岭间,有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桑植县。从1994年开始,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桑植县开展定点扶贫。25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派出一批批扶贫工作组,发挥知识产权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以地理标志为支撑发展特色产业,依靠知识产权助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将扶贫、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激发当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提升长期致富的内在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扶贫工作组前赴后继的努力下,当地经济发展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也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在三湘大地谱写了一曲壮美的知识产权扶贫之歌。

守初心 真扶贫

金秋时节,桑植县陈家河镇仓关峪村新修的村级公路上,有一座新修成的连心桥,连心桥边,一簇簇烂漫的四季海棠花开正艳。在距离连心桥不远的空旷处,一栋栋整齐排列的集中安置房正在拔地而起。

“眼下马上进入深秋,我们一方面要加紧赶进度,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建设质量,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国家知识产权局扶贫干部、桑植县挂职副县长谷威正在工地上跟施工队长一起察看楼房建设的进度情况。

一问才知道,眼前的这排集中安置房,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扶贫办多方筹集资金为仓关峪村的16户无房贫困户建设的。仓关峪村距县城有将近40公里的山路,为了妥善解决仓关峪村无房贫困户的拆迁安置和其他贫困户的危房改造问题,刚到桑植县挂职仅仅6个月的谷威,已经无数次地往返于县城和村里,行程达5000公里。

谷威,典型的“70后”,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派驻到桑植县的第24批扶贫工作组成员、第49名扶贫干部,他与先期到达的其他两位同事一起组成扶贫工作组,并担任工作组的组长。“记者同志,我稍等一会儿再接受您的采访。”谷威十分抱歉地跟记者说完,便一头扎进了汽车后座沉沉睡去。记者有些诧异,仔细一打听才知道,他已经连续23天没有安心睡过一次完整的觉,只能在工作间歇躺在汽车后座上眯一会儿。

实际上,这是谷威来到桑植县工作后的常态,也是国家知识产权扶贫工作组成员们的工作常态。自2018年3月以来,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当地群众实际需要,加大帮扶力度,着力建设基础设施和助推产业发展,在“整村推进”帮扶村仓关峪村直接投入超过一千万元,重点对仓关峪村有关道路、桥梁、饮水设施等进行了建设和完善,惠及全村725户2830人。

仓关峪村“第一书记”时鹏也是第24批工作组里的一员。自2016年仓关峪村由4个自然村合并设立以来,他已经在村里驻守了3年。他告诉记者,在刚投入工作的前几个月,工作组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逐户排查、户户填报,开展精准扶贫户建档立卡工作。在排查过程中,工作组发现,村里很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病,但村卫生院没有相应的检测仪器。这些老年人行动不便,要检查还得步行到十几里以外的镇卫生院。经过工作组的协调沟通,国家知识产权局派出医务处医生、护士组成医疗队来村里义诊,免费为乡亲们体检,并捐赠了用于检测血常规、雾化治疗等诊疗的设备和一些常用药。

工作组的用情用心,换来了全村人对精准扶贫的凝心聚力。时鹏在老百姓口中的称谓也从“京城来的干部”变成了亲切的“知识产权局的娃儿”。后来为了工作方便,这个“知识产权局的娃儿”干脆把媳妇儿和孩子也“骗”到桑植“安营扎寨”。

工作组里还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叫蒋鹤鸣。来到桑植县后,平时没工夫带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只能趁着暑假让儿子从北京来桑植县才得以陪伴孩子。与此同时,在仓关峪村小学,蒋鹤鸣和工作组的同事们引入社会力量对厨房电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为老师、孩子们的伙食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在工作组的努力下,孩子们吃得更好了、长得更壮了、学得更开心了。可由于工作太忙,蒋鹤鸣实在没时间给儿子做饭,方便面成了儿子假期里最多的便饭,儿子也习惯了深夜甚至到凌晨才等到妈妈的归来。

“‘真扶贫,扶真贫’是中央对我们的工作要求,同时是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价值体现。在一批批工作组扶贫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要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谷威说,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25年来在桑植开展扶贫工作的初心,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用真心 暖人心

刚过中午,一辆大卡车在连心桥边的空地上停了下来,张家界湘滋味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湘滋味公司)总经理黄萍从车上下来,一边跟乡亲们热情地打招呼,一边张罗人手扎起了收购摊位。眨眼间,连心桥附近已经热闹起来,乡亲们陆陆续续用小推车把自家收获的莓茶、香菇、稻谷、红薯等农产品推了出来。

黄萍是土生土长的桑植人,她告诉记者,过去桑植县农产品一直以高品质著称,然而没有品牌、没有标准,让这些农产品难以拓宽销路。这些年来,工作组针对农产品积极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扶持优质农产品生产经销企业。在县里和工作组的推动下,湘滋味公司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扶贫产品经销商。“桑植萝卜等本地特产在省内外都是出了名的。而有了地理标志产品这样一个‘金字招牌’,我们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价值大幅度提升,现在网上销售订单已经排满了。”黄萍说。

“再过几天,我的几个小孙子就要回来看我了!”摊位旁边,果农王老汉跟记者拉起了家常。74岁的王老汉早年丧妻,儿子儿媳带着三个孩子在浙江温州打工,过段时间就要回乡看望老人了。看着满当当的收获,王老汉的话语饱含感激。

原来,为了支持村里的产业扶贫政策,工作组引进“三红蜜柚”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专业化种植。王老汉家的2.8亩耕地和6.3亩林地也种上了三红蜜柚果树,果树的收益加上土地流转租金,每年有将近4000块钱。“再加上我自己的养老金,孙子们的学费就不用愁了!”王老汉的脸上乐开了花。

谷威介绍,为解决仓关峪村产业发展空缺、集体经济收入空白的难题,国家知识产权局投入扶贫资金293万元,引入龙头企业资金296万元,着力打造蜜柚和莓茶种植两大基地。基地实行“合作社+龙头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产业分红等方式,覆盖仓关峪村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一村一基地、一户一产业”,为贫困户稳定长期脱贫提供了坚实保障。“发展蜜柚种植和茶叶种植等产业,给贫困户和村集体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收入,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舒坦。”谷威说。

半个月后,记者回到千里之外的北京,惊喜地看到黄萍经营的娃娃鱼面、高山红薯、桑植萝卜、桑植白茶等一批桑植县的代表性农产品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机关食堂亮相。原来,这是在工作组的推动下,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的“消费扶贫”新举措——“扶贫产品美食节”。“我们瞄准桑植县的地理标志产品特色,特意挑选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标志产品,希望更广泛地传播桑植农产品的品牌形象。”谷威道出了内心的想法。

事实上,自今年8月份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针对桑植县的“消费扶贫”订单总金额已达640万元,合作农户每户增收1000元以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针对消费者需求,进一步促进农产品销售,推动更多的桑植县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谷威说。

就在记者品尝桑植特产的美味时,王老汉打来电话:仓关峪村蜜柚、莓茶产业获得丰收,村里的2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分红资金23.44万元,他也如愿以偿有了孙子们下学期的学费。最后,王老汉还特意告诉记者:“连心桥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给我们修的,把国家知识产权局和老百姓的心连在了一起,村里的老百姓就叫它连心桥,世世代代,同心相连。”记者恍然大悟。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