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精致美观的北京宫灯、朴素雅致的草编作品、造型可爱的兔儿爷……在牡丹盛放的北京市景山公园广场,一场热闹非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正在举行,引来众多游客纷纷驻足围观。
广场的一隅,游客的称赞声不绝于耳。走近一看,在摆满各种面塑历史人物、卡通人物造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摊位上,一位身穿唐装的面塑手艺人正在娴熟地为一个手拿糖画的小女孩捏制面人。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一件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便创作完成。眼前这位技艺精湛的师傅,是面塑艺术传承人侯宪勇。
“我们家祖辈上就以捏面人儿为生,到我这儿已经是第四代了。”侯宪勇向记者介绍,面塑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用面团仿傩舞之形塑成面人的记载。到了宋代,面塑已经成为民间节令流行的习俗。其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2008年,面塑艺术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面团,它里面可是有大学问的。面塑的核心,一在发面,二在捏制技巧。掌握好发面技术,能够解决诸如面团不易塑造成型、作品易干裂以及后续的放置时间长短等问题;而在捏制面人时,需要几经捏、搓、揉、掀,用拨子或者篦子等工具灵巧地点、切、刻、划。”侯宪勇告诉记者,在一件形神兼备的面人作品创作过程中,从一开始的面粉、糯米粉、蜂蜜、防腐剂等成分比例的调和,到面团大小的把握,再到面人细微之处的捏制,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长年累月的结果。
出于对面塑艺术的喜爱,年逾半百的侯宪勇从事这项技艺至今已经有30多年,他捏制的《西游记》《穆桂英》等作品还在各类面塑作品评选活动中获得大奖。侯宪勇告诉记者,在这三十多年里,他有过挑着担子在大街小巷到处捏面人的经历,也收过一些热衷面塑艺术的徒弟,如今在国内外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活动中,侯宪勇也会带着他的作品向中外游客展示。
“从事这门手艺,一方面是为了生计,但更多的是为了把老祖宗传下来的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继续传承下去。在当今这个更新迭代迅速的社会,为了使‘香火’延续,我也在不断尝试着去创新。”侯宪勇说,在捏制面人时,他也加入了一些现代社会的元素来进行创作。
“在传承面塑艺术的这条道路上,我遇到了像老手艺人相继离世、接班人兴趣不浓等问题。但不管有多少困难,我都会不余遗力地把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让这一富有文化底蕴的艺术之花在指尖持续绽放。”侯宪勇语气坚定地说。
一个小小的面团,蕴藏了丰富的民俗、审美、教育、经济等价值,这便是面塑艺术的魅力所在。在面塑这门老手艺逐渐面临失传的情况下,如何让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持续散发它的光芒呢?从侯宪勇对面塑艺术持之以恒的传承与创新中,我们找到了答案。(本报实习记者 熊花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