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春深时节,保土浇水、除草施肥……原本是菜农较为忙碌的时候,但此时,在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棚户”(蔬菜大棚种植户)崔江元却显得有些“清闲”。
“我的大棚是新式的‘智慧大棚’,在家就能用手机‘种菜’。”4月初,记者跟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团来到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听那里的百姓讲述了他们与蔬菜大棚的故事,感受到一座因菜而兴的小城的独特魅力。
引进技术 种好“菜园子”
“寿光是一座与农业结缘,因蔬菜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寿光市委书记林红玉介绍,寿光是“农圣”贾思勰的故乡,其创作的《齐民要术》是世界上第一部农学巨著,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寿光试验成功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更是从根本上改写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
“我们这以前就有低温棚,冬天得靠烧煤加温,而且只能生产叶菜,成本太高。”在寿光人眼中,寿光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是帮助他们致富的带头人。1989年,王乐义带领村“两委”干部远赴东北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想要种植出售价好的黄瓜帮助农民增收,“那时村民们认为建设新棚投资大、风险高,没有人愿意尝试。”王乐义回忆,当时村里人怕担风险,于是他动员了17名党员干部牵头种棚。
“为了让黄瓜卖个好价钱,要赶在春节前上市,所以砍掉了当时村里一片刚刚抽穗的玉米地。”王乐义说,1989年9月底,三元朱村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全部建成,当年12月24日,棚里的第一批黄瓜上市,开秤就卖到每公斤20元。到来年6月,这些大棚实现平均收入2.7万元,“三元朱村一下子冒出了17个‘双万元户’。”
棚里结出的清脆黄瓜变成了握在手里的实在收益,百姓们“心动”了。于是三元朱村村民争相建棚,一场以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技术为源头的“绿色革命”在三元朱村打响,继而扩展到全国。
“我们的任务就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王乐义说,他们的试种成功了,但种植大棚却并非技术“复制”这么简单,“要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也要自主创新。”
记者了解到,三元朱村最早的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在建设中进行了几项技术创新,如把大棚墙体加厚到1米多;山墙中间起拱,大棚坡度由25度增加到45度;采用无滴膜,透光度由45%提高到90%;撑膜竹竿换成铁丝;大棚朝向改为朝南偏西5度……这些小小的改动不仅代表着王乐义个人的创新智慧,也体现了三元朱村对生产技术的重视,更由此促发了寿光全市依靠技术创新发展蔬菜产业的新浪潮。
不断创新 丰富“菜篮子”
“寿光因蔬菜而兴荣,更以蔬菜技术创新而扬名。” 潍坊科技学院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友祥表示,蔬菜大棚让寿光发生美丽“蝶变”。
“近30年来,寿光市聘请省内外农业专家、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不间断地举办培训班、农民夜校、科技讲座,大范围开展‘科技下乡’等活动,既培育了一批拥有先进蔬菜种植或管理技术的职业化农业科技人才,也打造了一支实力出众的蔬菜技术推广队伍。”张友祥介绍。
“这30年我跑了几十万公里的路,除了西藏,其他省区都去了。”已近朝杖之年的王乐义是寿光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当之无愧的推广“大使”。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以来,寿光常年外派技术人员赴全国各地乃至国外指导蔬菜大棚建设,每年从各地赶赴寿光学习交流蔬菜种植和管理技术的达到30余万人次,全国近53%以上的新建大棚包含有“寿光元素”。
林红玉介绍,目前,寿光也常年有8000多名农技人员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帮助建设农业园区或指导蔬菜生产。
“科技创新是区域生产力的决定力量,直接影响着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发展能力。”张友祥说,寿光通过技术创新引导蔬菜产业发展,让自身形成了强大的内生动力。“技术创新既确保了寿光蔬菜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也极大促进了世界蔬菜生产技术的国内集聚、实验检验和国内外扩散,并在倒逼机制影响下,实现了蔬菜技术的一次次升级和创新。”
近年来,结合灾后重建,寿光市新规划建设了18个高品质园区,全面推广大型水肥一体机、智能温控等新技术和区块链全程追溯系统,使每个大棚、每个园区都成为一个“绿色车间”“绿色工厂”,崔江元就是“新”棚的直接受益者。
“我的大棚里安装了自动卷帘机、智能放风机、智能雾化、智能植物生长灯、水肥一体机等智能装备。”崔江元说,他的大棚十分“智能”,通过登陆手机APP,就可以远程遥控大棚放风、补光、控温控湿、浇水施肥。“这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有效提升了菜品品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菜农收入,我们村‘两委’带头创办了众旺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80多户,积极发展边境蔬菜贸易,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崔岭西村党支部书记崔玉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该村合作社年出口蔬菜3.6万吨,年销售额过1亿元,社员销售蔬菜每斤比市场价格高2至3角,较同类种植户年可多收1万元,同时村集体每年也增收90万元。
“同时,我们还引进了专业技术人员为大棚精准技术指导,农户所需农资也统一配送,大棚的用药、施肥情况都可以追溯,保证了生产的蔬菜达到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标准……”说话间,崔玉禄为采访团端来一盘红灿灿的西红柿,他说,崔岭西村已将这种西红柿提交了“崔西一品”商标注册申请,他们将通过打造品牌引导村民发展更高品质的蔬菜产业。
打造品牌 鼓起“钱袋子”
经过近30年来的奋斗,寿光已逐渐探索出从“蔬菜大棚”到“农业产业化”的“寿光模式”,走出了一条通往小康的“绿色”发展之路。
“我到这里来,主要就是看中你们对农民的带动作用。大棚不错,希望继续努力”。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考察现代农业园区时,曾如此勉励寿光蔬菜企业负责人。“‘寿光模式’既是历史的产物,更是发展的事物,代表的是新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及其体现在农业生产技术上的不断创新能力。”张友祥表示。
数据显示,2018年,寿光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627万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010元。在蔬菜产业的带动下,寿光农民的钱袋子真正“鼓”了起来。
“我们要坚持世界眼光、全国定位,以生产标准化、农业园区化、蔬菜品牌化、农民职业化、乡村宜居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不断赋予‘寿光模式’新的时代内涵,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寿光力量。”林红玉如是说。
近年来,寿光打造了如“乐义”“燎原”“洛城”“七彩庄园”等被冠以当地菜农姓名或乡镇名称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目前,寿光市冠以“中国甜瓜第一镇”“中国胡萝卜第一镇”等称号的专业化村镇已达到587个,地理标志产品17个。蔬菜品牌化已然成为“寿光模式”新时代特征。
“我们将加快打造‘寿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加紧商标注册和品牌设计步伐。”寿光市农业局局长李秀欣说,目前,寿光市正以寿光农发集团有限公司为引领,聘请农业品牌策划专业机构对该市蔬菜产业进行品牌设计,未来,寿光菜将成为“健康菜、绿色菜”的代名词。
连方成片的高标准日光温室、整齐划一的智慧大棚……阳光下,一座座“新”式大棚正折射出菜乡大地的好光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