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新闻发生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北狮之宗新传奇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布时间:2019-01-30 来源:燕赵都市报
字号: +-
563

舞狮又名狮舞,俗称耍狮子,始于汉,盛于唐,作为一项古朴的优秀传统技艺,历经两千年沧桑,生生不息。
  

舞狮分为南狮与北狮,河北是北狮发祥地,保定市徐水区北里村舞狮被誉为“北狮之宗”,并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保定徐水区南北里小学,还在1999年起将舞狮文化引入校园,融入课堂,成立舞狮社团。学舞狮、练舞狮、表演舞狮,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演绎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传奇。
  

钩沉:北里舞狮,北狮之宗
  

1月10日,午后的阳光有些温暖。在保定徐水区南北里小学,教学楼侧面几行大字格外醒目:传承狮舞艺术,发展家乡特色,弘扬传统文化。
  

一位戴着眼镜、笑容憨厚的中年男人热情地与记者握手,他便是南北里小学的校长王春雨,身旁还有一位精神抖擞的老者。
  

王春雨说,老者名叫刘志德,今年67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北里狮舞”技艺的传承人之一,现在是南北里小学舞狮社团的技艺老师。
  

“北里舞狮是北狮之宗,在中国民间艺术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刘志德自豪地说,徐水区北里村舞狮团创建于1925年,以民间花会的形式存在近百年,以夸张的外形、逼真生动的表演、典型的地方特色久负盛名,传承不息。现在北里村各舞狮演出团体经常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演出,一直活跃在全国各地。2001年,河北杂技家协会命名徐水北里村“杂技舞狮之乡”称号。2006年,徐水北里舞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生:舞狮进校园,人人懂舞狮
  

王春雨是土生土长的北里村人,从小耳濡目染,对舞狮充满了感情。1999年,王春雨意识到由于舞狮道具昂贵、培养新人不易等原因,北里舞狮正面临着传承危机,便萌生了一个想法:在学校里教孩子们学习舞狮文化,练习舞狮技艺,把舞狮艺术传承下去。“当时就想着,传承了近百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就这么断了。”
  

于是,王春雨在当年学校的课外兴趣小组中加入了舞狮这一项,并亲自上阵教孩子们习练舞狮。虽然最开始只有十几个学生参加,但让舞狮艺术在南北里小学生根、发芽,得到传承。
  

“学习舞狮既可以增强学生们的体质,又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既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又可以把舞狮艺术传承下去。”2008年,王春雨坚定了在学校全面普及舞狮艺术的想法,开始组织编写教材,将舞狮编入学校的课程安排中,每周一节课。同时,学校还正式成立舞狮社团,组建了舞狮训练队,对学生们进行正规的舞狮训练。
  

时光荏苒,如今,经过近20年的发展,南北里小学逐步形成了人人懂舞狮、人人习舞狮的兴趣氛围。2016年,南北里小学通过了徐水区教育局特色学校验收;2017年,南北里小学被教育部命名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传承:四代人传承,演绎舞狮梦
  

刘志德出生于1951年,19岁开始学习舞狮,如今年近七旬对舞狮的热情丝毫未减。48年的专业舞狮表演生涯,刘志德作为非遗北里舞狮技艺的传承人,可以说是与舞狮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2018年3月份,刘老师找到我,说想教学生们舞狮技艺。当时,我真的是喜出望外!”王春雨说,刘志德是北里舞狮的名人,舞狮水平非常高,可以说是北里舞狮技艺的代表人物之一。刘老师加入学校舞狮教学,舞狮社团的培训水平和专业度一定能进一步提升。“而且刘老师不收取任何酬劳,完全是因个人意愿和传承舞狮的信念免费教学生。”
  

“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我们还得接着传下去。”刘志德听了王春雨的话,爽朗地笑着说。
  

南北里小学舞狮社团还有两位90后教师,一位是1991年出生的体育老师贾学超,一位是1992年出生的音乐老师王娇。
  

贾学超是学校附近村的人,从小就学习过舞狮。到南北里小学任教后,他积极加入到为培训学生舞狮技艺的工作中。贾学超说,他是看着舞狮长大的,所以希望把舞狮的精彩和魅力展现给现在的孩子们。
  

王娇最初没有接触过舞狮,来到南北里小学后,逐渐被学校浓厚的舞狮文化氛围感染,对舞狮艺术了产生兴趣,也开始跟着学习舞狮,并加入舞狮社团负责舞狮表演的音乐编排。“觉得舞狮很有意思,所以就想利用自己的音乐专业知识为社团做一些贡献。”王娇说。
  

刘紫彤是一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小姑娘,在南北里小学读五年级。别看她年纪小,却已经有两年的舞狮经历,她在三年级时就成为舞狮社团78名学生中的一员,还在舞狮表演中担任重要角色——“引狮郎”。“我很喜欢舞狮。以前,我很爱哭,现在性格坚强开朗多了。”腼腆的刘紫彤红着脸说。
  

王娇还举起刘紫彤的手给记者看,“你看,上面都是茧子。因为‘引狮郎’需要舞动很重的铁锈球,这手都磨出了茧子,但孩子从没喊过苦。”
  

就这样,从上个世纪50年代出生的刘志德,到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的王春雨,到上个世纪90年代出生的贾学超和王娇,再到如今的舞狮社团的学生们,在北狮之宗的发祥地,四代人齐心协力,在南北里小学演绎着北里舞狮的新传奇。

希冀: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转眼到了放学时间,一片欢声笑语中,舞狮社团的学生们来到舞狮活动室,准备开始当日的舞狮训练。
  

偌大的舞狮活动室内,舞狮服装和道具琳琅满目。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告诉记者,学习舞狮比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有意思:
  

“因为有朋友在!”
  

“锻炼身体!”
  

“有成就感!”
  

……
  

训练开始了,学生们分成两人一组,拉开架势,跟随刘志德练习动作:扑、跌、翻、滚、跳跃……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看着学生们认真投入的样子,刘志德脸上洋溢着笑容,传递着快乐,就像一个大孩子。
  

“嘿!”一声洪亮的喝喊声中,一位女生快步上场,手擎绣球,昂首挺胸,眼神中映射着自信与魄力。记者仔细一看,竟然是刚才表现得腼腆含蓄的刘紫彤。
  

“看这孩子,舞狮时和平时不一样吧?!”王姣在一旁笑着说。
  

看着眼前生龙活虎的学生们,王春雨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狮也是一样。学生们都很坚强,也能吃苦。舞狮服装很厚重,夏天穿一会儿就是一身汗,背上也经常会被腰带勒紫了,但是学生们没有一人放弃,就这样一届又一届地延续着南北里小学舞狮的传承梦想。

评论

在线咨询